印尼小说网

第1693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彭汉生给自己的徒弟解释了几句。

“是啊,阉猪长得很快,半年就能长到两百斤左右,而且不挑食,确实很适合平民百姓,可王爷为什么要规定,一户人家最多养两头猪?”

“每一头猪都是要吃饭的,一般的农民,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猪。当然,王爷还有一句话,那就是猪越多,发生疫病的几率越高,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所以最好是一家养一两头。”

“真的假的?那为什么王府里会养着成百上千的猪,难道他们就不怕瘟疫?”

彭汉生沉吟了一下,道:“当然怕,不过王府里的猪圈,每天都有专门的人打扫,还有大夫给猪治病,一般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这倒也是。”

“王爷买了一大片地,养着猪,养着鸡,种着菜,就是为了给出宫的人准备的,你看,林胜负责养花,李连负责养猪,其他的宫女和太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王爷对我们这些可怜的人,都是有救命之恩的。”

彭恩虽然不是阉人,但毕竟是个孤儿,如果不是管事在人市买了他,他现在是死是活还不一定呢。

所以他和彭汉生的关系很好。

而且,在百姓们的心目中,李想的名声,比之孙思邈,也不遑多让。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王府别院周围的田地,已经被李想买走了不少,有百草园,有鸡鸭鹅,有桑树,还有一座小山上,种着茶树。

李想骑着一匹枣红马,在管事的陪同下,在燕王府内转悠。

“王爷,王府收留了很多被遣散的宫女和太监,又从长安城里收留了很多孤儿,所以外界对我们一直指指点点。”

管事对府里多了一群老弱病残颇有微词。

“管事,这些宫女和太监虽然都是年纪大了,但如果能派上用场的话,岂不是比那些新来的人更好用?”

李想也不以为意,在这个社会,识字的人并不多,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大多都是识字的,甚至还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就拿林胜来说,如果不是识字的话,他根本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听到李想的话,管事也不再多说什么。

其实,他早就知道李想在想什么,但这次机会难得,他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现在各种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农田之中已经没有什么作物。

李想绕着农田走了一圈,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位正在耕种的农夫。

“管事,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人在田里劳作?”

前世今生,李想都没种过地,但也知道,种地的时间,只有春天的时候,并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要耕种。

“回禀王爷,这家人应该还算富裕,寻常人家,一年就只有一次春耕,但秋收之后,翻耕一遍,明年的收成会更好。”

李想看着这片田地,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为什么挖出来的土,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土?

等等!

这是哪种犁头?

这犁头为什么这么直?

就在这时,李想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曲辕犁!

这可是唐朝末年才出现的犁,一直用到现代,自己怎么就没想过要造出来呢?

李想前世看过不少网络小说,那时候还没有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曲辕犁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利器。

曲辕犁犁地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曲辕犁可以犁得深一些,有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说句不好听的,有了这个犁,耕地面积就能扩大一成,每亩地的粮食产量能提高两成。

这个时代,大唐的土地还不算太少,但是人手却很少。

“王爷……”

李想忽然出现在田垄间,吓得那人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问你一句,这犁,是不是所有农夫都用的?”

“王爷,这犁耙的规格,已经定下来了,每家每户用的都差不多,除非王爷自己动手打造。”

还没等农夫开口,管事就一脸疑惑的说道。

“这犁头怎么这么直,而且还不容易翻土。”

管事问:“王爷,这犁不都是这个样子的?”

此言一出,李想就知道,这犁还差得远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戴全,让他帮自己做几把犁,看看哪一种犁头更有效率。

他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具体怎么做,还是得找专业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