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爷,书院一共有六个学院,分别是算院、医院、法院、农院、格物书院和经学院,虽然现在是冬天,但书院里还是有几个学生。”
许敬宗跟在李想身后,一边给他讲解着。
“第一批学生,就是各大工坊的学堂里招收的学生?”
李想弄出来的观狮山书院,论起名气来,自然不可能和国子监相提并论,就算是长安城中一些著名大儒开办的学堂,都要比它更吸引人。
可是,李想却一点都不担心。
教育乃是百年大计,岂能一年两年之功?
书院可以说是他为大唐带来的最大蝴蝶,将来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它,还只是一个婴儿,还在襁褓之中。
“王爷,这一批六百名学生,八成都是登州府、长安城的学生,还有长安城里的学生,孙神医的学生,学生们的学生。”
许敬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还有一个月就是会试,咱们观狮山书院初建之时低调,这次会试就不必低调了。”
以书院的规模来看,就算李想搞一场盛大的开学典礼,也不可能吸引到才子们的加入。
相反,如果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那才是最让人信服的。
有句话说的好,十年寒窗,一朝成名,李想就是要将观狮山书院打造成一座名动天下的学府。
宣政殿中,李世民和往常一样,看着面前的奏章。
大殿之中,摆放着一根根手臂粗细的鲸油蜡烛,将大殿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自从发现一条鲸鱼可以制造十万根蜡烛之后,李世民就再也不想节省了。
“父皇!算出来了!”
李世民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份奏章,突然之间,李治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手中拿着一本账本。
如果是别人,在自己处理政务的时候,贸然闯入,李世民一定会勃然大怒。
当然,如果是别人的话,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真以为张阿难他们是废物吗?
“喂,雉奴,你算出什么了?”
李世民抬起头,似乎并不在意。
虽然知道李治最近在忙些什么,但李世民却是一点都不看好。
“父皇,我已经统计好了今年的税收,请您过目。”李治将一份账册交给李世民,神情激动。
李世民并没有惊讶,也没有夸奖,只是淡淡地说道:“先放着吧,等朕忙完了,再看看。”
“父皇,你不是急着让户部统计数据吗?为了这件事,儿臣一夜没睡,手都酸了,你难道就不想知道今年的税收数字吗?”
李治心思单纯,并不知道李世民的用意。
不过,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李世民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可是你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成果,朕先看看。”
李世民接过李治递过来的账簿,淡淡道。
“父皇,这是最后一页,上面有各种物资的详细资料。”
李治靠在李世民身边,笑眯眯的给李世民讲解着这份账目。
“一千五百七十四万六千五百贯?”李世民皱了皱眉,他感觉这个数字太不靠谱了。
这不是瞎编的吗?
大唐这一年的税收是多少,李世民并不清楚,但多少也能估摸出个大概。
去年才一千三百多万贯,为何一年之内多了两成有余?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几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就会翻倍。
这也太扯淡了吧!
这和他所预料的,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