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很多东西倭人都看不懂,但李想并不希望倭人学到太多东西。
就像张猛曾经建议他在倭国建立一个水泥作坊和一个陶瓷作坊,那样的话,运输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李想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
并且严禁任何制造水泥,烧制瓷器的工匠前往倭国。
从短期来看,张猛提出的这个建议,对捕渔队和大唐都有好处。
但长期来看,弊大于利,技术外泄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李想肯定不会答应。
“王爷,这条水泥路是建设局修的,按照现在的进度,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工。但人手不足,却始终是一个问题。”
上官仪也趁机解释了一下,他是负责这一块的。
李想:“建设局不是一直有捕奴队提供奴隶吗?”
听了李想的话,上官仪的脸色有些难看,“王爷,修建这条水泥路,每天都会有人受伤或者毙命……”
李想一听,顿时明白了上官仪的意思。
反正都是奴隶,上官仪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
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运河,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登善,你去联系一下淳于风,问问他,淳于家愿不愿意前往倭国、高句丽等国抓捕奴隶。”
李想想了想,还是决定用一些旁门左道的手段,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王爷,淳于家只是一个偏僻的地方的小家族,只要能赚到钱,抓些奴隶,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回去就跟他们说说。”
褚遂良显然很清楚这个登州府的地头蛇是个什么情况。
而且,他们也不是去抓唐人,所以压力并不大。
“好,那你就去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合作的可能。”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想听完了所有人的汇报。
现在看来,燕王府的产业,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幸亏有这么一群得力的手下,否则的话,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燕王府内,几个巨大的地窖已经建好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李想也让人把所有的菘菜都收了起来,放在了地窖里。
现在老百姓的饭桌上有冬葵和菘菜可以吃,没必要把自己家种的菘菜拿出来卖。
“王爷,最大的一株菘菜,竟然有七斤重,真是让人意外。看这产量,岂不是得上万斤?”
段嫣然也在菜地里,看着下人们忙着把一棵又一棵的菘菜放在田垄上。
嗯,既然王爷说是菘菜,那就是菘菜了。
“如果是普通人家,可能长不了这么大。但不管怎么说,一亩地收几千斤还是有的。当然,如果是晒干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了。”
“菘菜虽然不能填饱肚子,但产量很高,家家户户都能种上半亩地,到了冬天,就不愁没菜吃了。”
任何一个朝代,永远不会嫌粮食多。
“不可能每家每户都有这么多,如果不是有专门的地窖,怕是早就坏掉了。一般人家,最多在自己的菜园子里种上一点,个别人家可能会多种点,然后卖掉。”
李想没想仅仅用菘菜,就能解决大唐的粮食问题。
又不是土豆玉米。
“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王爷,我已经预感到,等到下雪的时候,长安城里会出现我们府上的菘菜。”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虽然是寒冬,但李想还是能感受到白居易的诗句。
有些事情,还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难怪那么多帝王短命。
“八筒!”
等日上三竿的时候,李雪又跑到这里来,一边打牌,一边吃饭。
“嫂子,我怎么看你这几天气色这么好?”
李雪一边打牌,一边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段嫣然。
“是吗?可能是地暖的效果太好了,太烫了。”
段嫣然俏脸一红,狠狠的瞪了李想一眼。
就是这家伙,不让她起来,好不容易准备好了,又要折磨她,差点……
“李雪,王叔为什么对你的婚事一点都不担心?你都比嫣然她大了两个月。”
显然,李想更擅长转移李雪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