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830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唐的铁器作坊不止长孙家一家,但是长孙家却是唯一一个可以大量出售这些材料的人。

“这一年来,户部一直在抱怨铁涨价,现在已经涨得很厉害了,再涨下去,恐怕陛下也会受不了。刚好,在这钢的锻造作坊旁边,也可以再建一个炼铁作坊,等这座炼铁作坊投入生产之后,关中钢铁的价格,基本上都是我们说了算。”

长孙家人多,开销也大。

长孙无忌为官清廉,从不接受下属的馈赠。

不过,就算是朝廷不买自己的钢铁,也要从别人那里买,所以,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垄断了钢铁,并没有什么负罪感。

这在长安城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算是潜规则了。

……

燕王府。

这几天,李想几乎每天都会和段嫣然在一起,要么亲自下厨,要么带着段嫣然在王府里闲逛。

这一幕,让段开山等人都有些不忍直视。

段开山被段嫣然瞪了一眼,顿时不敢再多说什么。

“张兄弟,既然朱二福等人都要下南洋,那这张海图也算是你的,至于准不准,就看你自己了。”

李想非常支持前往南洋。

所以,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绘制出了南洋的海图。

当然,并不是很精确。

只能说,有总比没有好。

“王爷,铁匠铺出了一件大事,想请您去一趟。”

段开山几人刚要离开,管事却是走了进来,带来了一个让李想颇为意外的消息。

“王爷,大功告成,大功告成!”

在这条水泥路的尽头不远处,便是燕王府的冶铁作坊,再往前便是煤藕作坊、煤山。

李想刚到铁匠铺,罗通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走吧,带我去瞧瞧。”

钢铁是工业的必需品。

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漫长岁月中,钢铁生产与煤炭生产,一直被视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两大指标。

这几年下来,大唐的钢铁产量,李想多少也算了解了。

一千多万斤。

乍一看,好像产量不低?

可如果换算成单位的话,也就是五千吨。

后世随便一个工厂,一年的产量就比大唐高出数十、数百倍。

李想想,大唐想要改变,就必须要有钢铁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李想在铁匠铺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这些钱并不是用在那些毫无新意的灶台上。

而是修建了数座高炉,让工匠们有足够的权力,也有足够的资金,来研究如何制造钢铁。

在这个时代,钢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是直接熔炼的。

就连长孙家,也是如此。

并且,此时的铁矿石,品质也是一个问题。

燕王府的铁匠铺,并没有对外出售过任何的铁器。

“王爷,您看,这几块钢锭,都是前几天从炉子里倒出来的,这些钢锭做出来的横刀和其他的精钢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罗通一边说着,一边兴奋的介绍着。

老实说,在将这些铁熔炼成钢锭之前,他也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

毕竟,自古有“百炼成钢”之说。

好在,王爷总是能创造奇迹。

“哪一把是我们的?”

李想虽然很高兴,但却没有罗通那么激动。

毕竟,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王爷,您看这个缺口,比旁边的那个小了一圈,这说明,我们这里的钢,绝对不差。”

在这个时代,没有拉力测试仪和弯曲仪,它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是无法测出的,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衡量。

而且,大唐在钢铁上的造诣,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历史悠久,对于钢铁的好坏,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王爷,我能不能试试?”

身为习武之人,秦安然对于钢刀的好坏,心中自有一套评判标准。

在他看来,罗通所说的刀,并不是什么好刀。

“秦将军所言极是,王爷,要不,我也试试?”

席君买显然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