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旁边的房遗爱也开口道。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听得懂汉话的俘虏,负责管理。
至于新来的首领,自然是要借助之前的海盗头子的脑袋来树立威信。
这也是一种投名状。
从长安城到定襄的水泥路,已经修了有一年的时间。
有这么多的人手在,再加上官道上已经铺好了路,所以速度还是很快的。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应该能在下雪之前完工。
但也有一些人,早早就享受到了水泥路的好处。
蜜桃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因为这里盛产桃子而出名。
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流行种桃树。
一到桃花盛开的时候,整个山谷都会变成一片花海,蜜蜂嗡嗡的飞来飞去。
即便是长安的一些文人墨客,也会来此留上两句。
可是,蜜桃村却离官道有数里之遥,距离长安城更是有两百余里。
往年的时候,蜜桃村都没几个商贩来买桃子。
这桃子皮薄肉厚,汁水又多,运输不便。
两百多里路,一路颠簸,等他们赶到长安城的时候,桃子已经烂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蜜桃村的村民们,根本就赚不到多少钱。
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着溪畔那几百亩的水田过活。
姚老二在蜜桃村算是最普通的村民了,家里种了三四亩水田,还种了一块桃园,能养活五口人,这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也就是不至于饿死。
“姚老二,你桃园里的桃子,可是我们村子里最好吃的,最近生意不错吧。”
眼看桃子就要成熟,姚老二每日都要去打理,顺便摘上一筐,拿到官道上去卖。
蜜桃村家家户户都种着桃树,周围的村子种的虽然没有蜜桃村那么多,但也有不少人在自家门口种了一些桃树。
所以,只能就近卖。
光靠自己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一年下来,只希望桃子成熟后,能换些铜板补贴家用。
否则,他们连盐都买不起。
还好,这些年来,已经有商贩挑着咸鱼过来卖了。
“哎,二叔,能卖个两三成就不错了。其他的都会腐烂,只会便宜我们家的猪。”
姚老二叹息一声,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样的事情,在千年之后也是屡见不鲜。
“最近官道上的马车比往年多了不少,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销路。”
被姚老二这么一说,二叔顿时没了主意。
“那我先走了,回头给你送几斤桃子。”
……
文华是个卖水果的,在西市开了家水果铺子。
往年的时候,他都是从长安城周围的村子里买些水果,然后运到西市去卖。
这个时代,水果的种植规模并不大,大家都是从各地收集来的,所以像文华这样的商贩,对周围的水果种植情况,其实是最了解的。
“文掌柜,这些日子,新鲜水果卖得不错,基本都是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见文华回来了,铺子里的伙计们,立刻迎了上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
明明已经是深秋,可长安城里的气温却依旧很高。
而且这些年,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对水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当然,最大的买主,还是住在朱雀大街两侧的权贵。
“哦?什么水果卖的最好?”
文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都很不错,尤其是昨天刚到的桃子,卖的特别好。”
“桃子是最好的?”
文华脑子转得飞快,想了想,长安城附近,种桃树最多的是哪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