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他也知道,想要禄东赞投靠大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已经试探过了,对方拒绝了,那他以后出手,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禄东赞这种人才,如果不被大唐利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王爷谬赞,赞普待下臣不薄,下臣这一生,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求有来生,能够投胎到大唐。”
果然,禄东赞拒绝了李想的提议。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时候,李想双眼微微一闭,冷哼一声,杀气四溢。
禄东赞心中“咯噔”一下,感觉自己这次来燕王府,恐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吐蕃地处高原,大相难得来长安一次,不妨在此多住些时日,领略我大唐的盛世气象。”
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小半个时辰,算是结束了这次的会面。
……
大明宫中,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等人商议吐蕃的事情,而禄东赞也得到了李世民两次接见。
禄东赞见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
可惜,李想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想儿,今日怎么过来找我了?”
李世民虽然正在和房玄龄、温彦博交谈,但听说李想求见自己,还是派人将李想带到了宣政殿。
这些年来,李想很少主动找上门来。
现在他主动要求见自己,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干爹,我这次来,是为了吐蕃使者的事情。”
李想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禄东赞,桑索赞,塞凡达三位正副使的出色表现,让吐蕃使团在长安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三人虽然是番邦蛮子,但却都是汉学高手,尤其是桑索赞,更是在国子监中,向孔颖达等人请教了不少的典籍,不得不说,他们对这三个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吐蕃国和大唐接壤的缘故,大家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要比其他国家多得多。
“哦”
李世民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李治前几天说过的话,立刻就明白了李想的意思,“这么说,你也反对和亲了?”
“干爹,若论和亲,大汉时期的和亲应该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再加上大汉当时的情况,儿臣是支持和亲的。”
李世民微微一愣,没想到李想竟然会这么说,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哦,大汉当时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忍不住问了起来。
“大汉开国之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社稷动荡不安,甚至有人易子而食。再加上汉高祖分封诸侯,皇权渐失,七王之乱,百姓急需休养生息,需要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李想说起话来,已经变得很有技巧,并没有像魏征那样,一根筋的说出来。
“至于匈奴,在冒顿单于率领下,南征北讨,统一大草原,不仅收复了大秦进攻匈奴时所占据的领土,而且打败了周围所有的部落,成为大汉最大的威胁,甚至有一次攻占了晋阳,汉高祖率军出征之时,在白登山被围困,差点酿成大祸。”
房玄龄和温彦博看着李想侃侃而谈,也是饶有兴致的听着。
这些天来,他们一直在和李世民商量着和亲的重要性。
不过,似乎所有人都没有从李想的分析角度去解读和亲。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汉高祖还是朝中大臣,都已经意识到了匈奴对大汉的巨大威胁,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劫掠那么简单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大汉的灭亡。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先稳住匈奴,暗中壮大大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