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058章:惊才绝世花神组、一笑嫣然、一念杀生
迫不得已之下,沈墨立刻就把这份报告列为绝密,仔细封存了起来。
随后,他马上给这个花神三人组,安上了一个“整体军事战略研究室”的称号,给她们每个人开了四份的薪水,让她们赶紧换个研究课题。
这三个女瘟神,她们也不想想,如今蒙古的兵锋都已经打到哪儿了?
一旦她们计划中的这些手段要是释放开来,且不说大宋会首当其冲,变成生化灾难的下一个受害者。就连铁木真兵锋所至的整个欧洲,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都避免不了这一场大灾难!
在历史上一百多年后,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黑死病”鼠疫大瘟疫,足足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以死伤惨重闻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让欧洲人口损失,才仅仅是百分之五。就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一场世界性的大瘟疫,会给全球文明带来多大的打击!
于是沈墨只好忙不迭的把这三个美女徒弟外加大瘟神扭转了一个方向,让她们去干点别的东西,别成天想着毁灭全人类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如今的沈墨手中的这些天娇五营的学员,已经呈现出了让他又喜又忧的情况。
从原本沈墨教授给了他们现代的知识,并且一心要启发他们的思路和智慧。到了现在,他手下的这些弟子已经是学业有成,各自开始的天马行空一般,想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他们的老师实现目标。
这些孩子们有了现代的科学知识,但是他们应用起这些知识来,却完全没有后世那些人在伦理道德上的束缚,更是从来不考虑由此带来的后果。结果现在,沈墨已经开始慢慢变成了勒住他们马缰的那个人。
可以想象,要是再过一段时间,沈墨就不需要再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而是会频繁的提醒他们,什么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做了!
不过这种情况,幸好只限于天骄五营的第一期学员,也就是沈墨亲手教出来的那些孩子。
从第二批开始,沈墨已经放手,让自己的首批学员作为老师和教员。
如今正在受训的第二批天骄五营,人数比第一期学员又扩大了数倍。而且他们由于系统化的学习,进步速度也更加的快速。
但是,大概是正因为缺少了沈墨的亲手雕琢,因材施教。所以这第二批学员之中,像花神组和李慕鱼这样堪称妖孽的天纵之才,出现的比例却是大大降低了。
……
就在今天,沈墨的这些弟子们全都发挥的不错。在沈墨用蒸汽机船将老酒诱到港口上的人群中间之后。她们主动吸引目标,判定目标身份的一系列动作,都做得极为精准。
虽然阿不罕的出现让人措手不及,但是今天李慕鱼的惊艳表现,却把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消灭了。
说实话,李慕鱼这个小丫头的能力,就连沈墨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个孩子,就像是一个梳着羊角辫儿的少女死神,一个裙装阎罗!她随手轻轻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能要人的命!
在今天的行动中,她看似无意的几手行动在沈墨的角度看来,全都是在电光火石之间灵光一闪做出的动作。可是每一样却都足以让人事后想起来,觉得头皮发麻!
照这样要是再过几年,等这个女死神长大了之后,谁还敢娶她啊?
沈墨就像一个忧心忡忡的老爹一样,一边看着下面的情景,一边烦心不已的想着这件事。
而这个时候,当杨清岳把步枪接过来之后,随手也把手里面的望远镜递给了沈墨。
“先生,”只见杨清岳笑着对沈墨说道:“您说的那个把望远镜安到步枪上的事……”
“工业部门已经按照我给他们的图纸,试制了一次了。”
只见沈墨接过了望远镜,随后把眼睛凑到了目镜上,就见他接着说道:“染色蚕丝做的十字瞄准线倒是试验成功了。可是还有一大堆问题没解决。你先等等吧,别着急!”
杨清岳说的这件事,就是因为沈墨向他描绘过,把望远镜安装在狙击步枪上,就可以在目标在800米之外的时候,将其一枪狙杀的事。
杨清岳一听之后,就惦记上了这件事,他心痒难耐的每一次见到沈墨,都要向他问过一回。
不过沈墨新作出来的瞄准镜,他这几天曾经亲手做了实验。
说实话,新作的瞄准镜虽然还不错,但是问题还有一大堆。
比如瞄准镜座固定的问题要是不解决,每一次击发的震动都会导致瞄准镜的轻微位移,下一发的弹道就说不定会偏到哪儿去了。
除此之外,密封不严导致镜体里面产生霉变的问题,这在后世都是用充入氮气的方法解决的。现在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
还有瞄准镜的光学玻璃的镜片,由于加工的细微偏差导致产生的偏光现象。这些条件的限制,都使得现在的瞄准镜根本无法用于军用,更别提在战场上的泥水里摔打了。
所以像这样的事,还得一步一步来,沈墨现在攀爬科技树已经很有一些心得,有些东西是水到渠成的,是根本来不了半点投机取巧。
就以沈墨现在军队中所使用的子弹来说,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底火上的雷汞是采用的硝化物制作而成,使得这种紫铜底火的存储时间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标准。这种底火被后世的军火工业称之为“腐蚀性底火”。一旦保存时间超过了6到8个月,击发率就开始迅速的下降。
所以现在沈墨的工厂即使能够开动所有马力,大量生产这种黑火药子弹,也完全不能让他的弹药储备量上升,反而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类似像这样的事,在沈墨的工业体系里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每一样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能够慢慢的走向正轨,这种事真是急不得的。
这个时候,沈墨正在用望远镜看着下方港口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