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4章 有些话【1 / 1】

火天大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见潘龙安签了字,邹爻才慢悠悠的提起比来,他草草看了一眼便看到了大坝两字。

这是潘龙安打算把他这三百两哄骗出来才同意的计划,邹爻心知肚明,一点也不怜悯潘龙安,反倒幸灾乐祸的在两张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后把潘龙安和他签过的其中一张给了轻舟。

他笑眯眯的道:“看来祁小姐这是打算修大坝啊,那这三百两我就当是为朱县做贡献了。”

刹那间潘龙安的表情变了三个颜色,他拿起一张协议来仔细的看了看。

果真是修大坝!他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被一个八岁的小孩骗的丢失了三百两白银。他呢喃了一下,还是揪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道:“祁小姐,我们”

“我们合作愉快!”祁云熙阖眸笑了笑:“希望我们以后也能有这么需愉快合作!现在咱们朱县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建大坝了!”

潘龙安面色铁青,手上的协议攥的都快烂了,祁云熙看他这番举动赶紧提醒:“潘老板,双方签订协议后,撕毁协议者可是要被大离法律制裁的!”

邹爻也连连附和:“是啊,撕毁协议可是失信罪,查抄半数家产给协议对方以作赔偿的。潘老板这半数家产跟三百两白银的数不相同吧?”

“”潘龙安自然不敢撕毁协议,他的家产一半可不止三百两,他可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他感觉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祁云熙到底跟邹爻说了什么才愿意让他这种人会同意拿出三百两白银跟祁云熙配合?

他憋了大半天最后只是问了一句:“朱县年年都做防涝措施,防住的次数几乎聊胜于无。我不是怀疑你,祁小姐,我只是质疑这天灾就是奔着要淹住朱县去的。六百两白银最多能构建起朱县一般的防涝措施,你真的能用这六百银两防的住这次前所未有的大涝吗?”

“自然,我防的住。”祁云熙抬眸和他底眸的视线对上,两人的年纪相差三四十年,但两人的对话却让邹爻有一种成人之间对峙的感觉。

“呵,”潘龙安冷笑了一声,转头离开了:“最好是这样,我信祁小姐的为人,这六百银两你最好不是自己揣进了兜里。”

潘龙安愤然离开,只剩下祁云熙和邹爻两人坐在凳子上,坦然自若。

她早就跟祁放商量好了,邹爻这么顺从也不过是祁放强硬的逼宫,在绝对权威下,土皇帝也会胆怯的。

“邹县令。”祁云熙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欸,你说祁小姐。”邹爻面带微笑,背后却为自己捏了把冷汗,心道这祁家兄妹好生厉害,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他跟潘龙安吃进去的钱全部吐了出来。

“我接下来说的话仅代表我个人,所以不用这么拘谨,听与不听全靠你自己。”祁云熙道。

她知道狗改不了吃屎,人是很难改变的。可是她现在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看到另外一群平民老百姓的现状这么惨,心中还是很不舒服。

这个项目是她让人带到朱县的,但也是这个项目让老百姓背上了枷锁,成为了资本的奴隶。虽然这不是她一手造成的,但她过于相信了那些造成现状的管理者,不理想的结果让她为此感到愤怒。

“祁小姐你说。”邹爻道。

“朱县是个地势低,容易被洪水侵害的地方。百姓皆是文盲,住着稻草的房子里,破败不堪。百姓们穿着破洞烂衣在外出行伤风败俗,这里的地方要经济没经济,要粮食没粮食,完全就算不上一个县,明明就是一坨屎。”祁云熙说的很难听。

邹爻听的皱了皱眉头,他好歹也在这管理了朱县十几年,祁云熙一来就否定了他对朱县的建设。

他心中不悦:“祁小姐,您可能不知道,在我来之前,朱县比现在还要差呢!”

“还要差?”祁云熙觉得好笑:“那你告诉我比稻草房还差的房子是什么?比麻布做的烂衣破洞还要差的衣服是什么?这里的经济和粮食得差到什么样?”

祁云熙连连追问把他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只能支支吾吾的为自己找补。

“邹县令,你应该知道比稻草房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比破衣烂布好的衣服是什么样的。您作为县令定是有见识的人,一定知道繁华的地方有多么绚丽多彩。”祁云熙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横铁不成钢:“您在这呆了十几年,早就对朱县的建设没了耐心,看着贫困的百姓一定早就麻木了。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

“我不会管理,就如同邹县令对经商经验薄弱一样。我并不认为发展朱县是一件难事,就和我不认为邹县令大肆敛财只是为了娶小妾一样。”祁云熙目光坚定地看着邹爻,“我这次来,就是想尽我所能,为朱县的发展出一份力。希望你也能振作起来,和我一起改变这一切。”

娶小妾?邹爻一懵:“打断一下,祁小姐,你说谁娶小妾?我吗?”

“嗯?”祁云熙挑眉:“嗯,潘老板说祁县令娶了很多小妾!”

邹爻咬牙切齿:“他胡说八道!我家中就只有夫人!从未娶过什么小妾!”

“原来如此。”祁云熙一脸歉意,“是我听信了谗言,还望邹县令莫怪。”

她还以为邹爻和潘龙安相对比,潘龙安好一些呢,结果传人家谣言!

邹爻有一点点的心好,潘龙安全是坏心眼子!

邹爻脸色好看了些,“无妨,不知者无罪。不过,关于朱县的发展,祁小姐有何高见?”

祁云熙微微一笑:“还是那句话,我们得把防涝措施做起来。”

他有跟潘龙安一样的顾虑,六百两白银不算少也不算多,他以前年轻气盛也不是没干过防涝措施,投进去的钱就像投石问路一样,一投一没了下落。

“这防涝六百两白银真能做出来?实不相瞒,祁小姐,我们县能请的师傅都请了,全部都被下一波洪水冲垮了。所以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