缦胡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娘啊,差不多了咱也往回走吧,我瞧着应该不会有百姓前来买盒饭了。”沈二伯站在摊位前,观察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们,同沈老太说道。
这时候,沈老三也扛着沈氏从锦绣坊之中带回得布料,回到来摊位前。
沈老太听了沈老二的话,刚要开口,便瞧见这夫妻两。
“老三媳妇儿,你们这是”沈老太不解的看着自家三儿子扛着的那一堆布料,十分不解。
沈氏闻言,示意丈夫将这些布料单独放到木板车上的一个干净的空位,并用其他物品遮挡着。
等沈老三将布匹放好,这才回答了婆母的话。
“娘,这些布料啊都是方才从赵掌柜那里带回来的。”
“这不,杜县令的师爷家的老太君要过生辰了,便到锦绣坊之中给老太君定了一个红棉袄嘛。”
“这剩下的料子,全是周县那些贵妇人提前跟锦绣坊定下的新年穿的冬衣。”
"本身不打算接下这么多活计的,可赵掌柜那话说的确实不错,若这些衣服做出来,能让那些夫人满意,也算是咱家在周县多了个人脉不是。"
沈氏一边帮着沈二伯母收拾摊位,一边跟沈老太聊着今日在锦绣斋之中听了赵掌柜的一席话。
她心中没跟众人说的是,她想靠自己的努力,多赚些银子,等着来年开春在这周县开家成衣铺子,等珞宝以后长大了,她跟老三手中也能有些积蓄。
日后,珞宝嫁人,她们给的陪嫁丰厚些,也不至于让人看不起。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沈老太闻言,心疼的拍了拍沈氏的肩膀:“咱家不用你们那般努力的赚多少银子,咱们如今手里头攒的钱,足够买得起十亩地了都。”
“等咱们明年先买个四五亩地,等种地的收成出来,便能盖上大房子了,再加上咱家这两摊子跟你的手艺,足够咱们一家糊口了!”
“可千万别将自己累着了,累坏了身子咱们珞宝可要担心了。”
说道此处,她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说来说去,还不是她这把老骨头不争气。
当初若是多攒些银子,也不至于让老头在半路上为了保护她们老小而死,若不是半路上捡了珞宝。
别说来年开春能有买得起十亩地的银子了,怕是她们沈家十三口老小都不知道身在何处了。
“娘啊,您莫要多想,您晓得,我是个闲不住的。”
“这绣楼能给咱搭桥,县城的这些贵妇人们有需要,咱家有手艺,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活计呢。”
“到时候这赚来的银子呀,咱们都存着留给咱珞宝,那多好!”
沈氏听了沈老太一席话,也能理解婆母的心思。
无非就是老太太觉得愧对她们这些儿女,不想看她们为了家计这般累。
殊不知,能做自己稀罕的营生,她高兴着呢。
“哎,你心中有数就好,这手艺这块娘也没法帮你啥,只能帮你把小珞宝给照看好咯。”
沈老太笑着道,见珞宝被沈小四从西街的抱回来,连忙将小娃娃接到了怀里。
珞宝忽的从四哥怀里到奶怀里,还有些懵懵的。
她手里头拿着一个拨浪鼓,摇的哗哗响。
【芥末多布料哇?】
【唔,等娘将这些都交上去,估计能赚到好大一笔银子啦。】
【那些大户人家应当会给娘一些赏银叭?到时候,银子加起来,便能给娘开个成衣铺子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