缦胡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大娘老伴去的早,好不容易将一个妙龄的闺女养大了,却又被那该死的刘地主找茬,做了姨太太。
两年都不曾见过自家姑娘,哪怕是在地主中做工,常年往地主府后院去,都不曾碰上过。
后来,不知是听哪位乡亲说她家姑娘入府那日便被刘地主折磨的不成人样,早早的撒手人寰了。
自此,张大娘便一蹶不振。
沈家到这玉泉村中,少说也得有小半年之久了,从未瞧见过张大娘在村里溜达。
一年四季,没有田地种,便靠着地主府每月发的那五十文工钱过活。
那日,在小广场上的字字泣血,是沈家人第一次瞧见这位张大娘,更是在杜县令的审问之中,得知了张大娘的过往。
年近半百的老大娘,却被那地主府如此剥削!
当真是可恶!
沈老太担心张大娘独自一人在家,过年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饭菜,便想着将人喊来自家一同过年。
许是张大娘担忧给沈家人添麻烦,连连拒绝了沈老太三次。
沈老太想到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妇,根本按耐不住,不管家里有啥吃的都要给张大娘送上一半。
【张大娘虽说老年丧女,却是一脸福气相,日后必有大用。】
【窝们对她好,便相当于结了善缘了。】
珞宝早在那日瞧见张大娘之时,便算出这位张大娘跟寻常人不同。
按理说她命中还有一子,却从未听她提起过。
沈老四听了老娘的话,乐呵呵的将饺子送到了村长家隔壁的张家,不等张大娘拒绝,一溜烟跑了。
张大娘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站在院子之中望着天空,听着家家户户响起的鞭炮声以及欢声笑语,眼泪止不住的落在饺子碗中。
一时间,她心中多了一丝感动,对沈家更是十分感激。
沈家人皆是顶顶好的人,这村里也唯有沈家人能将她当人看。
她这老太婆都半截身子入土了,居然也能体会到被人惦记的滋味。
………
沈家门外,沈老四麻溜的跑回家中,便瞧见自家老娘正一脸欢喜的站在门外等着他。
“咋样?给张大娘送去了吗?”
“这回,没把东西推出来吧?”沈老太一脸期待的询问道。
沈老四闻言,挽着自家老娘的肩膀,笑着摇了摇头。
“走走走,吃饺子!”
沈家一片其乐融融。
吃了饺子,沈老三便早早的骑着杜县令送沈家的高头大马,往县城当值去了。
“娘,我城里的人说,大年三十晚上县城里头热闹的很,还有花灯看呢!”
“咱们晚上也去逛逛呗?”沈大伯母一脸期待的看着婆母说道。
沈家的小子们听了这话,也眼冒精光,纷纷央求。
沈老太闻言,大过年的不想让家人们失望,等了许久,见小乖宝也是双眼亮晶晶的,并未有何不妥,大手一挥便同意了。
沈家众人见状,高兴得手舞足蹈。
傍晚,沈二伯母高兴的炒了一大桌子菜。
沈家人早早的用了晚饭,拎着食盒便赶着驴车往县城去了。
一家人刚好在周县城门口处瞧见沈老三,沈氏忙把从家中打包的吃食给了沈老三。
沈老三接过媳妇亲手递给他的餐食,那叫一个开心。
沈家人的驴车赶到西街之时,杜家的马车在街口等候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