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罗地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他最大的倚仗,也是最后的保障。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皇城中,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宁远轻轻擦拭着枪身,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发生的一切。宁怀文的用意很明显,他想在自己去东陵城之前,在东宫安插眼线。
但宁怀文不会想到,这些伤残将士反而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只要善加利用,这些人未必不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夏日炎炎,院落中的老兵们汗流浃背,有的倚靠在墙边,有的席地而坐。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有的断了手臂,有的瘸了腿脚,还有的脸上留着狰狞的刀疤。
“二哥,听说你府上只养了一百府兵?”宁远踱步到院中,目光扫过这群伤残老兵,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宁怀文站在廊下,阴影遮住了他半边脸庞。他微微眯起眼睛,察觉到宁远话中的陷阱。
“按北魏律法,你可是能养两百人的。”宁远继续说道,“不如从这些人里挑一百个带走?”
一阵微风吹过,带起地上的尘土。几个老兵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宁怀文冷笑一声:“九弟说笑了。我府上刚好招满,实在是无法再收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仿佛抓住了宁远的把柄。
“哦?”宁远不紧不慢地踱到一个独臂老兵面前,“二哥府上满员就不必再收,那本东宫上早已满员,还在找人干什么?”
独臂老兵低下头,不敢与太子对视。但宁远能看到他眼中闪过的失望。
“说得好听谁不会?”宁远转身面对宁怀文,“我这是为这些为国尽忠的将士着想。二哥家大业大,不如全都带走养着?”
宁怀文的脸色阴沉得可怕。院中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连蝉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殿下”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兵颤颤巍巍地跪下,“求您给我们一条活路!”
其他人也纷纷跪倒,磕头如捣蒜。宁怀文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这时,欧阳策突然开口:“你们求二皇子做什么?现在是太子殿下在招人,他手上可有数十万两银子呢!”
宁怀文猛地转头:“宁远!你装什么穷?谁不知道你赚了大把银子?每年还要给兵部三十万两作为伤残将士补贴,你敢说自己没钱?”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这不是变相告诉这些老兵,宁远才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人吗?
“太子殿下仁义!”
“我们不该为难太子殿下!”
“东宫已经满员,我们还是走吧”
老兵们纷纷起身,脸上带着失落。有人拄着拐杖,有人搀扶着同伴,缓缓向院门走去。
“且慢!”宁远的声音在院中回荡,“你们都是为北魏流过血的功臣,如今离开只能流落街头,本太子岂能坐视不管?”
老兵们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宁远。阳光下,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忐忑。
“可是东宫不是已经满员了吗?”一个独眼老兵小心翼翼地问道。
宁远环视众人:“府兵编制确实满了,但本太子还有其他差事。只是月钱不多,月例银子能领两分,你们可愿意?”
“殿下恩典臣感激不尽!”众人大喜过望。对于这些无处可去的老兵来说,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已是天大的恩赐。
宁怀文冷哼一声:“宁远,我会盯着你。若你敢欺骗这些人,我必为他们讨回公道!”
“不劳二哥费心,”宁远淡淡一笑,“这些人,我自有安置之法。”
宁怀文甩袖而去,心中暗想宁远绝无法安置这么多人。若他敢留在府中,就以谋反罪弹劾他。
待宁怀文离开,魏忠信忧心忡忡地凑到宁远身边:“殿下,这么多人,我们该如何安置?”
“本太子不是有田产吗?”
“这个”魏忠信面露难色,“原本两千亩良田,因府中开销太大,都卖给二皇子了”
宁远眉头一挑,心中了然。难怪宁怀文如此富有,原来还吞了自己的田产。这么说来,把他的赌档给端了,也不过是拿回一些本钱罢了。
“无妨,”宁远道,“府中还有余钱,去买些田地。不在乎品质,只求面积够大。”
魏忠信眼前一亮:“殿下,老奴知道有块五千亩荒地,虽需开垦,但价格便宜,地租才一两一亩地。”
“好,给你五千两。能谈下多少地,剩下的银子就是你的。”
魏忠信连忙摆手:“老奴岂敢贪墨殿下的银子,这就去办!”
三日后,魏忠信带着地契回来。
他不仅买下了那五千亩荒地,还用剩余的银子买了些农具和种子。
宁远立即召集老兵们,将他们分成几个小队。
有经验的负责规划,有力气的负责开荒,手脚不便的则负责看守工具和准备饭食。
“诸位,”宁远站在临时搭建的棚子前,“这片荒地虽然贫瘠,但只要用心耕种,必能有所收获。本太子给诸位一年时间,能开垦多少是多少。收成之后,我们按七三分成,你们七,本太子三。”
老兵们面面相觑,没想到太子竟如此大方。要知道,一般地主与佃户都是对半分,有的甚至要收取七成。
“殿下对我们太好了!”有人激动地说。
宁远摆摆手:“诸位都是为国流过血的功臣,本太子理应善待。现在给你们一个月的口粮和木料,你们先建些简易房屋。等秋收之后,再建正经的房子。”
老兵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叩头。宁远连忙将他们扶起:“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消息很快传到宁怀文耳中。他冷笑连连:“愚蠢!就凭你那点银子,还想养活天下所有的伤残老兵?”
他已打定主意,要给宁远找来更多的退伍将士。让宁远在仁义的名声下,被沉重的负担压垮。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这些老兵虽然伤残,但都是经历过生死的硬汉。
他们不畏辛苦,互帮互助,很快就在荒地上建起了简易的住所。
有的人白天开荒,晚上还要轮流守夜,防止野兽破坏农具。
有的人身体不便,就负责煮饭送水。就连那些独臂和独眼的老兵,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计。
一个月后,已有近千亩荒地被开垦出来。老兵们将地分成几块,种上不同的农作物。
虽然第一年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但他们并不在意。
对他们来说,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找到了归属感,不再是无处可去的流浪者。
宁远经常来看望他们,有时带来一些药材,有时带来一些酒肉。
他会和老兵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战场上的故事,也会询问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渐渐地,这片荒地有了生机。老兵们不仅开垦出了良田,还在空地上种了些果树和蔬菜。
他们甚至计划着等秋收之后,要建一个祠堂,用来祭奠那些战死沙场的袍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