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九章 雨后天晴色【1 / 1】

小卤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看,这鱼多有意思。”老永乐呵呵地说着,用树枝逗弄着池中的鱼儿。

看着几位老人兴致勃勃的样子,陈阳提着铁锹往瓜地走去。路上碰到不少放水的乡亲,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询问着各自地里的情况。

到了瓜地,正巧碰到四叔陈德孙在那忙活。他蹲在地头,愁眉苦脸地看着被大雨打蔫的瓜苗。

“三叔,情况咋样?”陈阳快步走了过去。

陈德贵叹了口气,“这雨来得太猛,小花骨朵打掉不少。你看这些藤蔓,都耷拉着。”

两人一起动手疏通排水沟,整理倒伏的瓜藤。忙活一阵后,陈阳又赶去帮陈刚。

父子俩正在高粱地里忙着,突然水沟里“哗啦”一声,一条大鲫鱼翻着肚皮游了过来。

“爸,快看!”陈阳眼疾手快,一铁锹将鱼连水带泥扔到了田埂上。

鲫鱼在泥巴里扑腾着,足有半斤重。这一下可提起了父子俩的兴致,放下手中的活计,专心抓起鱼来。

果然,水沟里的鱼不少,没多会功夫就又逮到了四五条。正高兴着,突然一条大鲶鱼从水草中窜出,足有三四斤重。

“爸,您堵住前面,我从这边往您那赶!”陈阳兴奋地喊道。

这一上午的收获着实不小。光是鲶鱼就抓到了两条,最大的那条足有四斤半重。陈刚乐呵呵地把鱼装进桶里,时不时看两眼,生怕鱼儿跳出来。

回到桃林的时候,正巧遇到钱建国带着妻女来买桃子。他媳妇小梅提着篮子,女儿欢欢追着豆豆满院子跑。

“建国哥,今天运气不错,”陈阳笑着说,“桃子刚摘的,个头都不小。”

钱建国从鱼桶里瞧了一眼,“我说阳子,这鱼是从哪逮的?个头不小啊。”

“高粱地的排水沟里,”陈阳得意地说,“这雨一下,鱼都顺着水沟游过来了。”

旺财追着豆豆跑得满头大汗,小梅连忙叫她过来擦汗。豆豆倒是机灵,一溜烟钻进了草丛,只露出一个尾巴尖儿。

“叔,婶,你们挑桃子吧,”陈阳一边收拾鱼桶一边说,“今年的桃子可甜了。”

小梅拿起一个桃子仔细端详,“是挺好的,就是有点虫眼。”

“虫眼的更甜,”孙老在一旁说道,“你们城里人不知道,这虫子啊,最会挑甜的下口。”

众人都笑了起来。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桃林里,地上的水渍反射着点点金光。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混合着桃子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对了,”钱建国突然想起什么,“听说镇上要修路,从咱们村边过。”

陈阳眼睛一亮,“真的?这可是好事啊。”

“嗯,说是年底就能通车,到时候运桃子就方便了。”

这个消息让陈阳心里一阵欣喜。确实,村里的路况一直是个问题,每到收获季节,运输都特别困难。要是能修条像样的公路,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日头渐渐升高,院子里热闹非凡。孙老他们在树荫下摆起了棋局,钱建国夫妇在挑选桃子,旺财还在追着豆豆玩耍。陈阳望着这温馨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忙碌了一上午,总算把积水都处理完了。桃子虽然落了一些,但问题不大。陈阳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远处阳光下的稻田,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勾勒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周末的桃林迎来了难得的热闹,三四辆豪车停在林间小路旁,其中一辆宝马七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陈阳站在桃林边缘,望着这些价值不菲的座驾,不由得暗自咋舌。

“这些观鸟的城里人还真是不简单。”他低声嘟囔着,目光扫过车身上反射的阳光。

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桃花香。钱建国一家三口早已兴致勃勃地出发去了水库,几位上了年纪的观鸟爱好者则跟着林颖去了候鸟亭。陈阳将昨晚精心挑选的桃子装进竹编的箩筐,小心翼翼地摆在桃林入口处。

“免费试吃”几个大字歪歪扭扭地写在一块风吹日晒的木板上。想起林颖早上的叮嘱,陈阳不禁摇头苦笑。城里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和乡下人大不相同,随手摘果子这种在乡下司空见惯的事,对他们来说却显得无比陌生。

陈阳找了个舒适的位置躺下,手边放着一碗散发着醇香的百花酒,膝上摊着一本翻开的书。阳光透过桃树枝叶细碎地洒在身上,远处竹林传来若有若无的琴声,倒是好一番惬意光景。

“小阳,你在这儿啊!”熟悉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陈阳抬眼望去,只见陈德贵带着几个扛着专业摄像设备的人快步走来。

“这位是省台的赵记者。”陈德贵面带笑意地介绍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自豪。

赵记者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几分干练。他热情地伸出手:“久仰久仰,听说最近丹顶鹤的事情,就特地来做个专题报道。”

陈刚见状,连忙从屋里搬出西瓜。虽然瓜还未完全成熟,但咬一口却别有一番清甜韵味。几人围坐在桃树下的石桌旁,一边吃着西瓜,一边闲聊起来。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只是陈德贵显得有些拘谨,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搓着手。每当话题转到环保问题时,林颖就会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那认真的模样让陈阳忍俊不禁。

“这片桃林的生态环境确实保护得很好。”赵记者环顾四周,赞叹道,“难怪能吸引丹顶鹤在此栖息。”

陈阳轻轻点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午时分,院子里摆起了圆桌。徐芳和陈阳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香味阵阵飘散。林颖好心想帮忙切菜,却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只得悻悻地去包扎。

“你还是别帮倒忙了。”陈阳看着她笨拙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

林颖气得直跺脚:“你”

“小虎,”徐芳佯装生气地瞪了儿子一眼,“别总是取笑人家。”

很快,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上桌:红烧鲤鱼肉质鲜嫩,爆炒黄鳝滑嫩爽口,绿豆芽拌粉丝清新可口,双色萝卜丝爽脆开胃。每道菜都让在座的客人赞不绝口。

“这鱼是今早现钓的吧?”赵记者一边品尝,一边赞叹,“鲜美得很!”

陈阳笑着点头:“水库里的鱼,没有任何污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谈笑风生。陈阳看着满桌的欢声笑语,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他最熟悉也最眷恋的乡村生活,朴实无华却温暖人心。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片杏林。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陈阳开始收拾院子。林颖站在一旁,望着远处的晚霞,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