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三章 苏远山卖蜜豆饼配方【1 / 1】

墨染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远山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连找货郎商谈冻疮膏的事都抽不出空来。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挑着担子穿梭在街巷之间,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今日难得收获颇丰,早早收了工。苏远山终于寻到一个货郎,将人请到家中看货。

那货郎捏着瓶子反复端详,不时用指甲轻轻刮蹭瓶身,似乎在确认制作工艺。

“这价钱”货郎摸着下巴,眉头紧锁。他放下手中的瓶子,目光在苏远山脸上逡巡。

苏远山知道他在犹豫什么。这货郎平日里卖的都是一文两文的小物件,走街串巷一整天,能赚个一二十文就算不错。这冻疮膏进价就要两文五,还得走远些卖,风险确实不小。

“大哥,你先试试。”苏远山拿出一瓶递过去,语气诚恳,“效果确实不错,我自己也用过。”

货郎接过来,在掌心摩挲片刻,又打开闻了闻。他的表情渐渐松动,但仍有些迟疑:“要是卖不出去”

“大哥放心,若是真卖不动,我原价收回。”苏远山拍着胸脯保证。

货郎眼睛一亮,终于下定决心,从怀里掏出铜钱:“那我先拿十瓶试试水。”

送走货郎,苏远山长舒一口气。虽然只卖出十瓶,但总算打开了局面。他转身走进院子,却见一家人都眼巴巴地望着他,连平日里最淡定的苏明月也竖起耳朵等着他开口。

“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陈玉梅一边择菜一边问道,眼角余光却紧紧盯着他。

“遇到个大主顾,全都给包下来了。”苏远山笑着解释,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眼神,心中一暖。

等回到陈玉梅房里,他才掏出那十两银子。银光在昏暗的房间里闪烁,映得陈玉梅的脸庞也泛着柔和的光。

“这是”陈玉梅眼睛一亮,手中的针线活都顾不上了。

苏远山将事情经过仔细说了一遍,从遇到县尉管事,到对方要买冻疮膏的经过,一字不落地讲给妻子听。

一旁的苏明月听完,眼里闪着光:“要是再来几户这样的人家就好了。”

“想什么美事呢?”苏远山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衙门里的人,能给钱就不错了。”

陈玉梅沉吟片刻,开口道:“这笔银子就归咱们所有了,单独放着不用混在一块。”她的声音很轻,生怕隔墙有耳。

苏远山点头,他本就是这么打算的。这钱来之不易,若是交到公中,怕是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两人不约而同看向苏明月,生怕她有意见。毕竟这事关系到家里的银钱分配,稍有不慎就会伤了和气。

“看我做什么?”苏明月被两人的眼神逗笑了,“理应如此才对。咱们各家各户都有各自的营生,赚的钱自然要分开。”

第二日一早,苏远山挑着担子到了城门口。天还没亮透,晨雾笼罩着整个城门,守卫的身影若隐若现。

守卫看见他,态度格外客气,就要了这几个铜板,还旁敲侧击打听他和县尉管事的关系。那殷勤的样子,与往日的趾高气扬判若两人。

苏远山含糊其辞,任由对方猜测。有时候,一个模糊的身份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正要离开时,一个自称聚福楼掌柜的人将他拦下。那人穿着绸缎长衫,腰间挂着玉佩,一看就不是普通商贩。

苏远山心中了然,这是冲着他的小蛋糕方子来的。他早有准备,跟着对方去了附近酒楼。

酒楼里人来人往,喧嚣声透过薄薄的门板传进来。

苏远山坐在桌前,看着对面的聚福楼掌柜,开门见山道:“方子可以卖,不过价钱得说清楚。”

他掏出一张纸放在桌上,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我这小蛋糕一天能卖二三百个,除去成本,每日能赚二两银子。”

聚福楼掌柜神色一凛,显然没想到对方如此精明。他原本以为是个普通的小贩,没想到竟然把账目算得这么清楚。

“六十两如何?”掌柜试探着开价。

苏远山二话不说起身就走,连茶都没喝一口。这价钱,连他一年的收入都不到。

“九十两!”掌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远山脚步不停,继续往外走。他知道,对方还有加价的空间。

“一百两!这是底价了!”掌柜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苏远山依旧往外走,心中却在计算。一百两,确实不少了,但还不够。

“一百五十两!”聚福楼掌柜终于急了,“再多真的不行了!”

苏远山转身,笑眯眯地坐回来:“成交。不过我要继续做这生意。”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可以,但只能在永安县卖,方子不能再给别人。”掌柜松了口气,连忙提出条件。

苏远山点头应下,心里暗笑。他本就没打算卖到别处去,永安县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他忙活的了。

至于加牛奶的事,他更是一个字都没提。这是他的独门秘方,若是全说出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商场如战场,谁也不是傻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藏着掖着,这才是生意人的处世之道。

聚福楼掌柜接过苏远山递来的方子,手指微微颤动。他将纸张展平,目光在那工整的字迹上来回逡巡,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方子”掌柜抬头,欲言又止。

苏远山神色平静地站在那里,任由对方打量。

掌柜转身将方子递给后厨的点心师傅。那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接过方子,眉头微蹙,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纸张边缘。

“师傅,您看如何?”掌柜压低声音问道。

老师傅的目光在方子上停留许久,最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赞许。

“县令府上的管事也买过这方子。”苏远山不紧不慢地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淡然,“不过他们只是自家食用,并不外售。”

掌柜眼中浮现惊讶,随即又带上了几分审视:“谁能想到你是个种地的庄稼人,做生意倒是精明。”

银钱已经交接清楚,契书也签好了。掌柜虽然心有芥蒂,却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人家确实是先卖给县令府的,这一点倒是坐实了方子的价值。

“远山兄弟若不着急,不如在这儿坐坐。”掌柜换上了一副热络的笑容,“让师傅借用后厨试做一回,也好让你瞧瞧成色如何。”

苏远山心知对方是为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买卖不放心。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薄汗,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茶童送上一盏清茶,热气袅袅上升。苏远山端起茶盏,目光落在杯中摇曳的茶叶上,思绪却飘向了远方。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惶恐无措,到如今能在这繁华的铺子里谈生意,一切恍如梦境。

不多时,后厨传来阵阵香气。点心师傅亲自端着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摆着几块新鲜出炉的糕点。掌柜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眉头渐渐舒展。

“味道确实相同。”掌柜放下手中的糕点,向苏远山投来赞许的目光,“远山兄弟果然诚信。”

离开聚福楼时,苏远山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卖完方子的他只觉浑身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