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宫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府里的下人们渐渐习惯了这两人的相处方式——表面和睦,实则疏离。每天清晨,卓雪都会准时出现在司云霆房前;每个傍晚,她都会静静地坐在书房一角。
老侯爷听闻此事后,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这孩子,真不知像谁。”他摇着头,眉头紧锁,“司家几代人,就没出过这么个优柔寡断的。”
与此同时,苏玉华正在卓氏的院里忙得不可开交。年关将至,各个庄子的庄头、铺子掌柜纷纷上门汇报账目。她的案头堆满了账本,手边的算盘噼啪作响。
“少夫人,杜队长和卓队长回来了。”霜红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喜色。
“让他们稍候。”苏玉华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桌上的烛火摇曳,在纸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杜队长和卓队长是司家商队的主事人。一个负责西路商道,一个掌管江西线路。两人风尘仆仆地站在院中,身上还带着远途跋涉的疲惫。
“见过少夫人。”他们恭敬行礼。
苏玉华细细询问了路上的情况,又让人给他们准备了热汤暖身。趁着这个机会,她仔细观察着两位队长的神色。
“杜队长,西边可有什么异常?”她若有所思地问道。
杜队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回少夫人的话,今年西边雪下得早,山路难行。再加上听说有些部落蠢蠢欲动”
苏玉华转向卓氏:“母亲,明年不如让两支商队都往江西走。”她的声音沉稳有力,“西边怕是要不太平了。”
卓氏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如炬:“何以见得?”
“今年大雪,西边诸国必然多有动荡。而江西年景好,正是做买卖的好时机。”苏玉华解释道,“与其冒险,不如稳妥行事。”
卓氏凝视着苏玉华的眼睛,似乎在衡量她的判断。良久,她缓缓点头:“你说得有理。”
离开卓氏的院子时,苏玉华挑了些商队带回的稀罕物件。“把这些分别送去给兰姨娘和雪姨娘。”她吩咐道。
霜红应声称是。
苏玉华又说道:“这些布匹你去送杜队长看看,来年卖往江西应该不错。”
杜队长回到家中不过半个时辰,就想蹑手蹑脚地往外溜,却被眼尖的杜老娘发现了。
“站住!” 薛氏一声厉喝。
杜队长浑身一僵,转过身赔笑道:“娘,这大冷天的,您怎么不在屋里烤火?”
薛氏手里的扫帚呼啸而来:“你这个不孝子,眼看都快三十的人了,还不成家!整日里就知道往外跑!”
“娘,我这不是为了赚钱养家吗!”杜队长一个闪身躲开,“商队那么多事要忙,哪有空去相看姑娘啊!”
“赚钱赚钱,你就知道赚钱!”薛氏追着他满院子跑,“你要把老娘气死才甘心是不是!别人家孩子都抱上孙子了,你倒好,连个媳妇影子都没有!”
杜队长边躲边喊:“娘,您消消气,这天寒地冻的,小心着凉!”
“我这把老骨头死了算了!反正你也不在乎!”薛氏气得直喘。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院门被轻轻叩响。杜队长如见救星,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门前:“来了来了!”
门外站着一位俏丽的小丫头,怀里抱着几匹绸缎,乌黑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正是今日在府上见过的霜红。寒风吹得她脸颊泛红,更添几分娇俏。
“杜队长,我是少夫人身边的霜红。”小丫头怯生生地往院内张望。
杜队长眼前一亮:“是你啊!快请进快请进!外头冷,进屋暖和暖和!”
霜红连忙后退半步:“不用了,我就是来送少夫人的话。这些料子样式,来年在江西应该很受欢迎。”
“既然来了,不如喝杯茶再走?”杜队长接过布料,目光却一直追随着霜红的身影,“巷口新开了家茶楼,听说点心做得很地道。”
霜红低着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这不太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