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十一章 太子的又一份令旨【1 / 1】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雾气渐渐散去,露出一轮血红的太阳。官道两旁的田野里,庄稼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地见证这一切。

邱致中压低声音道:“太子的意思是,让您带着两位皇子和袁贵妃投降李自成。而我和祖千户则护送定王去永平。”

“这”王承恩脸色一变,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祖泽溥见状,连忙解释道:“只要皇上和太子平安无事,两位皇子在李自成手中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再说李自成也坐不稳北京城,等满洲兵一到,他就得仓皇而逃。”

王承恩沉默许久,目光逐渐变得黯淡。他想起昨夜太子分头突围时的情形,心中突然明白了什么。分头突围看似是为了增加生还的机会,实则是要把几个弟弟往死路上送。

“咱家”王承恩的声音有些哽咽,“咱家对不住皇上了。现在只能尽力保住几位主子的性命。”

邱致中恭恭敬敬地取出另一份皇帝御赐的命令:“这是太子爷赠予袁妃的珍贵礼物,还请王公公转交。太子希望袁妃能照看好五皇子。”

王承恩木然接过令旨,心中凄楚。他看着身边来回奔走的人群,耳边充斥着哭喊声、求救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马蹄声。

一辆破旧的马车摇摇晃晃地驶过,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袁贵妃憔悴的面容。她怀中抱着熟睡的五皇子,眼中满是疲惫和担忧。

“时间不多了。”祖泽溥催促道,“王公公,我们得赶紧分头行动。”

王承恩微微颔首,表示知晓,转身策马向袁贵妃的马车驶去。马蹄踏过泥泞的官道,溅起点点污泥。他忽然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入宫时的场景,那时的紫禁城何等威严气派,如今却

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马蹄声如雷贯耳。混乱的人群中不时传来惊恐的呼喊:“贼兵来了!快跑啊!”

路边的杂草在晨风中摇曳,沾满露水的叶子闪着微光。一队队逃难的百姓从官道上匆匆经过,有的带着简单的行李,有的空着手,神色慌张地向前奔逃。

一个跌倒的老妇人在路边哭喊:“谁来救救我啊!”却无人理会。逃命时刻,人人自顾不暇。

王承恩驱马来到袁贵妃的马车旁,掀开车帘。“娘娘,太子有密旨。”

袁贵妃接过令旨,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紧紧抱着怀中的五皇子,眼泪无声滑落。

“娘娘,时间紧迫”王承恩欲言又止。

袁贵妃擦去眼泪,强作镇定:“本宫明白了。一切但凭太子安排。”

远处,邱致中和祖泽溥已经护送着定王向永平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追兵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惊慌的人群更加混乱。王承恩看了看怀中的令旨,又看了看袁贵妃的马车,一咬牙,做出了选择。

“所有人听令!”他高声喊道,“准备迎接李将军!”

话音刚落,远处扬起一片尘土,模糊中可见大队人马正在急速接近。

官道两旁的树林中,几只受惊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晨光中,它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

此时的北京城内,已经乱作一团。街道上到处是仓皇逃窜的百姓,商铺关门闭户,往日繁华的市集空无一人。偶尔有几个胆大的百姓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着城中的最新消息。

城墙上,几个守军正用惊恐的目光望着远处的烟尘。他们知道,那是李自成的大军。有人已经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准备逃命;有人则僵立原地,不知所措。

而此时的王承恩,已经带着袁贵妃和几位皇子,在官道上列队等候。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皇上的愧疚,也有对太子心机的惊叹,更多的是对眼前局势的无奈。

追兵越来越近,马蹄声如雷,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而正阳门此刻依然硝烟弥漫,枪炮轰鸣。

正阳门外的街巷中,大队身着白色毡帽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出,手持盾牌云梯,向着高大的城墙发起冲锋。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人去楼空,只剩断壁残垣诉说着这座千年古都正在经历的浩劫。

城下呐喊声震天,城楼上守军们拼死抵抗。无数的箭矢划过天际,刺入攻城部队的阵列中,溅起点点血花。

这是大顺军第十七次进攻了。

初夏的阳光毒辣地洒在城墙上,映照出斑驳的刀剑痕迹。八座城门已经沦陷,只剩这正阳门还在苦苦支撑。城楼上那面迎风飘扬的黄龙旗已经破损不堪,却依然倔强地舞动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最后的倔强。

陈永福披着重甲,立于攻城士兵的最前列。铁甲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他的独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身边的亲兵递上一壶酒,他仰头饮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在铁甲上留下一道暗红的痕迹。

“这正阳门,今日必破!”他扔掉酒壶,声音嘶哑地吼道,“拿下这里,就是灭明首功。到时候,国公之位唾手可得!”

箭楼上的鲁密铳不停喷吐着火舌,一声声闷响中,火星四溅。陈永福身边又一名亲信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他胸前的铁甲,眼中还带着不甘的神色。

“兄弟们,随我杀!”陈永福挥舞战刀,率先跳入护城河中。河水齐腰深,刺骨的寒意瞬间侵袭全身,但他毫不在意。

数千士兵紧随其后,蹚水而过。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耀,宛如无数晶莹的珍珠。不时有人中箭倒下,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地涌上,踩着同袍的尸体前进。

城外“吃他娘,喝他娘”的歌谣声震耳欲聋。这粗俗的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是庆祝大明王朝的陨落,又像是对这座帝都最后的嘲讽。

城楼最高处,光时亨蜷缩在角落里,蓬头垢面地抽泣着。他身上的龙袍已经沾满灰尘,哪还有半分帝王的威仪。作为假扮的崇祯皇帝,此刻的他狼狈不堪,浑身发抖。

“光兄!”守在一旁的骆修身低声道,“不必太过担忧。待闯军使者到来招降,我们就投了。这样既保全性命,又能落个忠义之名。”

“可他们根本不派人来谈判!”光时亨几乎要崩溃了,声音中带着哭腔,“你看看外面,他们是要赶尽杀绝啊!”

骆修身皱了皱眉,转身望向城下。攻城的大顺军已经架起了云梯,一个个白帽子正顺着梯子往上爬。城头的守军正在拼命推打云梯,但总有漏网之鱼。

守城的将士们也已经连续打退了十七次进攻,疲惫不堪。有人开始悄悄往后撤,更有甚者直接丢盔弃甲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