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五十七章 明威将军【1 / 1】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此同时,沙船船队已经驶过了最危险的区域。沈廷扬站在船头,手中握着朱慈烺的令旨,远处已经能看到锦衣卫的旗帜。

任逸洲这个锦衣卫千户最近可不太平静。朝廷大势已去,他手下的人心也开始浮动。但职责所在,该查的还是要查。

“任百户。”沈廷扬将令旨递上,又从袖中取出几片金叶,“些许薄礼,还请笑纳。”

任逸洲却不接,反而后退一步。

沈廷扬一愣,“任百户可是嫌少?”

任逸洲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司业大人误会了,不是钱少,而是下官不敢收。”

“不敢收?”沈廷扬心头剧震,喉咙一阵发紧。

他在京城打滚这么多年,见过清官,可锦衣卫拒贿,这还真是头一遭。一时间,连手中的金叶都有些发烫。

任逸洲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千岁爷下了死命令,谁敢收沙船帮的钱,立斩不赦。”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冷汗顺着沈廷扬的额头滑落。沙船帮最近究竟得罪了谁,引来如此大祸?他们可是朝廷的忠臣啊!

北京被流贼占领,是沙船帮的弟兄们豁出性命前来救驾。如今怎么连送礼都不让送了,这生意还怎么做?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名锦衣卫从廊下疾步而过,刀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沈郎中莫慌。”任逸洲做了个请的手势,“千岁爷正等着您呢。”

沈廷扬诚惶诚恐,强自镇定地跟着任逸洲穿过长长的回廊。

元帅府内灯火通明,朱慈烺正专注地批阅着文书。案几上堆满了克难军将领的考核名册,左师已定了吴家管事王髯,右师则用了王七配合。

“臣国子监司业沈廷扬拜见殿下”,沈廷扬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额头抵在冰凉的地砖上。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落在这位红顶商人身上。灯火映照下,沈廷扬的官服光鲜亮丽,可脸上的惶恐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平身,赐座。”

沈廷扬战战兢兢地挪到绣墩上,只敢坐半个屁股。

“沈司业,听说你在江南很有些能耐?”朱慈烺轻描淡写地问道。

“不敢,臣只是略通商道,为朝廷分忧解难罢了。”

“分忧解难?”朱慈烺冷笑一声,“本宫倒要问问,你这国子监司业,花了多少银子买来的?”

沈廷扬浑身一震,差点从绣墩上摔下来。他想跪下,却被朱慈烺抬手制止。

“坐着说话,本宫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臣臣”沈廷扬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听说这位太子雷厉风行,已经处置了不少官员。难道今日轮到自己了?

“廷扬,不必害怕。”

朱慈烺站起身,缓步走下台阶。“这是一道免去你本兼各职的令旨。”他随手将一卷明黄色的圣旨递了过去。

沈廷扬心头巨震,双手接过圣旨时几乎要握不住。那些年来花费重金买来的官职,竟就这般被一撸到底?

额头的冷汗渐渐浸湿了发际,他强忍着翻开圣旨的冲动,等待太子下文。

“不过,”朱慈烺嘴角微扬,“本宫决定让你担任京营水师提督一职,全权负责沿海水路运输,授明威将军。”

沈廷扬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正六品文官到正四品武官,表面上是升迁,实则是降格。这样的安排,究竟是福是祸?

见他神色变幻,朱慈烺轻叹道:“廷扬,北京已失,天下已入乱世。乱世当以武为尊,文官治世的时代已过。本宫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你可愿入我大元帅府效力?”

沈廷扬在官场中沉浮多年,又是商人,心思活泛,这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直属太子的武职,这份靠山确实比什么都强。

“臣愿效死!”他重重叩首。

“起来吧。”朱慈烺示意他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说起来,你还是沙船帮总舵主?”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沈廷扬浑身一僵,额头又沁出了冷汗:“回禀殿下,那是祖上传下来的”

“不必解释,”朱慈烺摆了摆手,“本宫准许海商联盟统筹沿海贸易,设立护航船队。”他转过身,直视着沈廷扬的眼睛,“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沈廷扬呼吸一滞。这是要与满朝文武争利!朝廷各部衙门每年从北洋海贸中抽取的油水,谁人不知?如今太子要将这块肥肉独占,怕是要捅了马蜂窝。

“意味着从今以后,你不必再向那些官员、勋贵行贿。”朱慈烺笑着说道,“沙船帮是本宫特许的皇商,北洋海贸,你说了算。”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说实话,你每年给他们送多少银子?”朱慈烺在他对面坐下。

“殿下!臣从未”

“不必紧张,”朱慈烺给他倒了杯茶,“本宫知道你有难处。辽东和朝鲜都成了清国地盘,北洋海贸难做吧?”

沈廷扬握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这些年来,为了保住海上贸易的路子,沙船帮几乎榨干了所有积蓄。光是每年打点各路官员,就要花费数十万两银子。

“本宫计划重开东江镇。”

茶水溅出,沈廷扬猛地抬头:“什么?”

自从毛文龙被杀,东江镇覆灭后,这片区域就成了清国的势力范围。重开东江镇,无异于在清国眼皮子底下动土。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不用担心,这就当做一桩买卖。沙船帮出钱,你兼任总镇,大元帅府出人出将。如何?”

沈廷扬脑中一片混乱。重开东江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与清国正面对抗,意味着要在辽东重建军事据点。这般大事,岂是他一个商人能够承担的?

看出他的犹豫,朱慈烺不再多说,起身踱步到窗前:“不急,待你考虑好后给本宫回话。至于特许海贸值多少银子,你也好好算算,到江南后再谈。”

他停顿片刻,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沈廷扬:“记住,与本宫做买卖,比给那些人塞钱要划算得多。”

沈廷扬呆坐在原地,这位太子心思慎密,从免去文职到授予武职,从特许海贸到重开东江镇,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好的棋局。而他,不过是这盘棋上的一枚棋子。

可他还有选择吗?

北方局势日益动荡,清军的铁蹄已经踏破了北京城的门槛。在这样的乱世中,依附权贵或许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况且,太子给出的条件确实诱人。特许海贸意味着不用再向那些贪官污吏行贿,光是这一项就能省下大笔银两。至于重开东江镇

想到这里,沈廷扬不由打了个寒战。那可是在虎口拔牙!可若真能成功,沙船帮就能重新掌控辽东的海上贸易路线。

“殿下”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朱慈烺背对着他,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退下吧。记住本宫的话,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