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漆黑的书房内,烛火摇曳,在墙壁上投下一道道晃动的影子。案桌上的茶水已经凉透,却无人在意。
”朱家太子已去北城,我等时机已到!“粗犷的声音在黑暗中炸响,带着几分压抑的兴奋。
范重站在窗前,他面如铁塔,连鬓大胡如钢针般倒竖。作为天津三卫世袭千户,他继承了祖上万夫莫敌的豪气,却偏偏只是个饱读诗书的举人。此刻,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若隐若现的城墙轮廓。
”文达所言极是。“张举人从案桌旁站起,手掌不自觉地抚上腰间宝剑。剑鞘上镶嵌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南城现今只剩些乌合之众,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范重转过身,脸上浮现出一丝狂热:”只需天气放晴,吾料大顺军势必加紧进攻,势不可挡。到时朱贼兵力吃紧,我等内外夹击,必定手到擒来!“
”已经安排妥当。“张举人踱步到书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子时举事,攻打朱贼行宫。城中暗线已经打点完毕,只等号令一下,便可里应外合。“
”好!“范重一拍大腿,”届时我等穿上蓝衣白帽,高举风火旗“话未说完,他突然皱眉,声音低沉几分,”只是不知朱贼具体藏身何处?“
张举人露出神秘的笑容:”众将皆言无策可施,唯有老夫一番妙计。城中有我安插的眼线,那些宫中内侍最是好收买。“
与此同时,天津北城外。
”当当当“刺耳的鸣金声划破夜空,回荡在泥泞的战场上。
唐通部的将士们再次在进攻中失利。士兵们倒在泥水中喘息,铠甲上沾满了污泥,眼中尽是疲惫。战场上弥漫着血腥和火药的气味,不时有伤兵的呻吟声传来。
”该死的火铳!“唐老四靠在一棵歪脖树旁,摸着头上的伤口咒骂。那三尺长的破解锥差点要了他的命,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望着远处城墙上明军的火铳手,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拖着疲惫的身子,他向李过和唐通驻扎的村落走去。一路上遇到的老营兵面无表情,目光冷漠。这些眼神让唐老四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怨恨。
村口的茅屋里,李过正和唐通商议军情。
”天气即将放晴,东南风已止。“李过站在门口,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他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笑意,”李岩和红娘子已备好漕船,只待时机便可火攻浮桥!“
唐通却面色凝重:”属下部众死伤惨重,若再强攻“
”再坚持一夜。“李过挥手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
待李过离去,唐老四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茅屋:”总镇,兄弟们实在打不动了这些日子的强攻,死伤太多“
”圣上已下令拷问京中六品以上官员。“唐通的声音突然变得干涩,”刘黄虎已备五千副夹棍“话未说完,他的脸色骤然大变。
”总镇,您可要当心啊。“唐老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莫要把兄弟们打光了,到头来自个儿还要上夹棍“
唐通浑身一颤,冷汗顺着脊背流下。京中六品以上官员又有几何?何需五千副夹棍?那些刑具中,是否也有为自己准备的那一副?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跗骨之蛆般挥之不去。
夜色渐深,北城外的营地陷入了沉寂。偶尔传来几声哨声,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过的营帐内,烛火依旧明亮。他正在查看战场地形图,手指在浮桥位置停留许久。
”明日务必要火攻得手。“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否则“
话未说完,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斥候匆匆闯入:”大帅!南城有异动!“
李过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说!“
”城中有人在暗中串联,似乎要“斥候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要里应外合。“
李过的眼中精光一闪。他站起身,负手而立:”派人盯着,若有异动,立刻通报。“
斥候躬身退下。李过的目光投向帐外,夜色中的天津城若隐若现。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这场大戏,怕是要比想象中更精彩了。
城内,张举人的书房。
”一切准备就绪。“范重压低声音,”只等子时钟响。“
张举人点点头,手指轻抚剑柄:”这一战,我等成则青史留名,败则“
”何须说败?“范重打断他的话,”天命在顺,朱家气数已尽。“
张举人没有接话,只是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
军营中的唐通却难以入眠。他在帐中来回踱步,耳边似乎始终回荡着那五千副夹棍的声音。那刺骨的疼痛仿佛已经爬上了他的双腿,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莫非“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真要“
话未说完,却又将这个念头狠狠压下。现在不是动摇的时候,眼下最要紧的是明日的攻城。可那五千副夹棍的阴影,却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夜色愈发深沉,整座天津城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往往最是令人心惊。
绵绵细雨中,天津卫北三十里外的土丘上,一名身披蓑衣的壮士正翻身下马。雨丝如帘,打湿了他的衣襟,冰冷的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
他抬手摘下斗笠,仰头望向南方。天津城墙在雨幕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的炮火声闷雷般滚动。壮士的眼神深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斗笠边缘。
”将军,这雨连着下了半月,明日还来吗?“身后一名骑士上前问道,嗓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壮士沉默片刻,摇了摇头:”不必了,看这天色,雨快停了。“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回营休整吧,明日怕是有场硬仗要打。“
”是!“十余名骑士应声,纷纷调转马头。他们背上都背着用油布包裹的马枪,腰间配着锋利的长刀,显然不是寻常人物。马蹄声渐渐远去,消失在雨幕中。
与此同时,卫河之上,一艘华贵的官船静静泊着。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檐下的铜铃发出细微的响声。
李岩站在船头处,目光穿透雨帘,望向天津城的方向。红娘子为他撑着油纸伞,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相公这几日总是心事重重。“红娘子柔声道,”又在担心什么?“
李岩转过身,看了眼船舱方向:”朝廷已定,可这天下却未必安稳。“他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尤其是那位朱家太子“
”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有何可惧?“红娘子轻笑,”他再有本事,终究经历太浅。“
”十六岁就能让大顺军吃尽苦头,若再给他几年“李岩的话没说完,只是摇头叹息。船舱内隐约传来谈话声,他转身走向船舱,油纸伞下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