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序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臣弟遵命。”
既然太子邀请,他自然要欣然接受。
也许正是因为那一次教训,促使他迅速成长。
就在说话间,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城墙之上,无数兵丁持矛严阵以待;而下方,则见内侍监王德手持拂尘出现,高声宣读旨意:“陛下临朝,召见文武大臣!”
……
进入大殿之中,只见李世民端坐于金鸾宝座之上。
两边列位处站着全长安城中品级不低于五品的所有官员。
储君的李承乾手捧玉笏站立于台阶前三个阶梯位置,身后不远处站着李恪。
他的眸子不经意间扫过了一脸淡然的李恪,心里也是对他重视了几分。
看来这次真的长记性了!
只是不知道这家伙到底道行精进了多少!
正当他思虑的时候。
左相房玄龄上前一步。
“启禀圣上,据闻吐蕃领袖松赞干布依然留驻通天河,并在此地专门为大唐公主建造行宫,尚未启程回返本国完婚。”
这句话说出来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坐于高位的李世民。
虽说与吐蕃之间的联姻事宜已依循礼仪完成,但按照对方的传统习惯,还需进行若干本地化的仪式,唯有如此方能算得上圆满。
听完汇报,太宗皇帝转身看向李承乾询问:“皇儿怎么看?”
“儿臣谨言。”
李承乾行礼回话。
“根据情报显示,当前吐蕃境内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革活动,比如取消面涂红赭石这一习俗等许多类似举措,这些都是由松赞亲自主导实施的。”
“嗯,此人确实非比寻常。”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表示认可。
随后,他继续嘱咐起来。
“有关此事的发展状况,你务必要持续关注下去。”
“遵命。”李承乾领命退下。
外交无小事!
尤其是李世民这种性格。
其实对于吐蕃利用这次机会全面开展变革工作早有预料,只不过依照之前太宗和宰辅大臣们的部署,等到将来这些落伍规矩都被废除时,将来要兼并这个小国便会简单得多。
紧接着吏部尚书侯君集迈步而出,同样手持文书呈递上来:“启禀万岁爷,经讨论决定调派全国范围内三十七位州牧进京述职,详单已准备好,请陛下审阅。”
王德立刻接了过来呈送上去,太宗粗略浏览一遍后点了点头说:“照此办理。”
于是侯君集又退回原位。
随后户部尚书唐俭也站出来汇报:“启奏吾皇,今年度全国总收入现已计算完毕,敬请御览。”
同样的程序重复一遍,王德再度奉上账本。太宗翻阅片刻后点头道:“看来相较去年增长了一百四十万余两银钱。”
对此解释,唐俭拱手道:“禀告圣上,由于去年我军攻克高昌恢复商路畅通的缘故,因此收入自然有所增加。”
虽然目前丝路正在复苏当中,但距离最繁荣时期还有一段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