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泥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是熊油的添加。孙青山从柜子里取出一罐熊油,小心翼翼地倒入适量。原本他想加点香油提味,但想到那昂贵的价格,还是作罢。况且熊油本身就够香了。
孙青山站在屋檐下,手中的五联单模具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这是他精心设计的狗粮模具,一次能制作出五个骨头形状的饲料。院子里传来小狗们嬉闹的声音,夹杂着几声稚嫩的吠叫。
他的目光从模具上移开,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夕阳将天际染成一片橘红,云层堆积如同燃烧的棉絮,给这个平静的黄昏增添了几分温度。
填料、压实、倒模,他的动作越发纯熟。不到半分钟,五个骨头形状的狗粮就整齐地排列在木板上。孙青山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喃喃自语:“这速度,两分钟二十五个,倒也不慢。”
厨房里飘来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戴春燕正在煮的杂粮葱花面。锅里的热气氤氲着她忙碌的身影,她特意用五花肉炸了卤子,香味四溢,勾得人食指大动。
孙青山不自觉地吞了口唾沫,继续专注于手上的活计。模具与木板相撞发出规律的声响,一个个骨头形状的狗粮整齐地排列着,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青山哥,吃饭了!”戴春燕的声音穿过袅袅热气传来,带着几分俏皮。
厨房里,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摆在桌上,油亮的卤子均匀地浇在面条上,葱花点缀其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孙青山坐下来,筷子刚碰到面条,就听见“咕咚”一声,是自己的肚子在抗议。
“饿了吧?”戴春燕笑着说,“快尝尝。”
孙青山夹起一筷子面条,放入口中细细品味,随即赞叹道:“比北京的炸酱面也差不了多少。”这句话让戴春燕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吃完饭,孙青山继续制作狗粮,而戴春燕则忙着收拾碗筷。院子里,六只小狗崽正在追逐打闹,偶尔发出几声稚嫩的吠叫。
“我得去准备宠物的口粮。”戴春燕放下手中的抹布,转身就要往外走。
孙青山点点头,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等会我要去趟村委会。”
“去村委会做什么?”戴春燕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要点粮食,顺便找老丈人商量宅基地的事。”孙青山故意逗她。
“呸,谁是你老丈人!”戴春燕的脸瞬间红透,转身就要走。
孙青山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在她脸上轻轻一吻,随即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六只小狗崽立刻跟上,像是一支忠诚的护卫队,前呼后拥地簇拥着他。
出了院子,小狗崽们撒了欢,在村道上东奔西跑。它们东闻闻西嗅嗅,不停地撒尿划地盘,俨然把这条路当成了自己的领地。孙青山看着这群小家伙,心中满是欣慰。这些小东西虽然调皮,却从不会走远,总是紧紧跟随着他。
村道两旁的杨树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几个放学的孩子从身边跑过,朝着小狗崽们招手逗弄。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乡村景象,却让孙青山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村委会里,戴福德、魏书记等人正在坐班。屋子里烟雾缭绕,几个人正低头研究着什么文件。看到孙青山进来,几人都露出了笑容。
“青山来了?”魏书记掐灭了手中的烟,“正说着你呢。”
钱有德从抽屉里取出一本账本,递到孙青山面前。账本上详细记录着打猎的收入,字迹工整,数据清晰。三次打猎下来,总计一千零九十四块九毛。这还不包括那张价值两三千的猞猁皮,和几百块钱的熊胆。
孙青山仔细看了看账本,抬头问道:“魏叔,这账怎么个结法?”
“这样,”魏书记掰着指头算道,“现金给你三百多,剩下的用粮食抵,你看成不?现在粮食不贵,七百多块能买三四千斤呢。”
孙青山点点头:“行,那我要些大米小麦,再来点棒子和大豆。”
“没问题,”魏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大队的功臣,这点要求都好说。”
夜幕降临,松树寨村委会的灯光依旧明亮。
钱有德坐在一张陈旧的木桌前,手指不停地拨动着算盘珠子。他的动作很慢,仿佛在计算什么重要的数字。油灯的火光映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
“咔哒、咔哒”,算盘珠子碰撞的声响回荡在安静的屋子里。
戴福德坐在对面,手里的烟卷已经燃了大半。他注意到钱有德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忍不住问道:“老钱,到底算出来多少?”
钱有德抬起头,眉头紧锁:“七百多块钱,一千斤大米,一千斤小麦,两千斤玉米,二百斤大豆,外加五百斤高粱。”
“他娘的!”戴福德猛地站起身,烟灰撒了一地。
这可是整个松树寨储备粮的十分之一。几个村干部面面相觑,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孙青山站在一旁,看着几位长辈的表情变化。他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戴叔,我倒是有个提议。”
“你说。”戴福德回过头。
“不如这样,我可以少要些粮食,但希望能批一块宅基地。具体来说,我想要东山坡那块地。”孙青山说着,目光在几位村干部脸上扫过。
魏书记眉头一挑,放下手中的茶杯:“你家不是已经有宅基地了吗?”
“那是留给我哥的,我想另外建一处。”孙青山解释道,语气平静。
“这不合规矩。”魏书记摇头,“一家两处宅基地,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屋外传来几声狗叫,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孙青山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愿意出钱买,总该能通融通融吧?”
魏书记沉默片刻,目光锐利地看向孙青山:“你是打算在那儿盖房子?具体看上哪块地方了?”
“就东山坡。”
这话一出,戴福德立刻皱起眉头:“那地方可不好!土层薄,种庄稼都费劲。你小子怎么偏偏看上那儿了?”
孙青山似乎早有准备:“我和春燕商量过了。反正反正家里也没想着务农,就在山脚下建个院子,后面当园子养点家禽和蜜蜂。这样我还能安心给村里人看病。”
屋里几位当家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油灯的火苗轻轻摇晃,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你要想清楚,”魏书记正色道,“要了东山坡就没有口粮地,可别到时候说吃亏。”
“不会,我爹也同意了,让我自己拿主意。”孙青山语气坚定。
戴福德默默地点了一支新烟,长长地舒了一口。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缭绕升腾。他看着孙青山年轻的面孔,想起这小子从小就聪明,现在更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