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九章 徐括同志家在哪【1 / 1】

残翼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话一出,张志和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带着几分窘迫,几分懊恼。

他想起之前在后台,自己还因为徐括说要表演魔术而暗地里嘲笑过,觉得那是小孩子玩意儿,上不得台面。

结果呢?人家徐括不但上了台,还技惊四座,甚至最后还帮自己解了围,揭穿了那个假大师!

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张志和搓着手,面色无光,心中羞愧,讪讪地开口:“那个……徐括同志,之前……之前是我不对,是我狗眼看人低,不该怀疑你的本事……我……我给你道歉!”他说着,还真就对着徐括微微鞠了一躬。

徐括看着他这副模样,倒是有些意外,不过他确实没把那点小事放在心上。

他摆摆手,浑不在意:“张同志言重了,一点小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他越是这样云淡风轻,张志和心里就越是愧疚。

这徐括,不仅本事大,心胸也开阔!

他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脸上露出热切的笑容。

“徐括同志,你看……光道歉没诚意。要不这样,改天,改天我做东,请你吃顿饭!就当是赔罪了!顺便……嘿嘿,能不能……再请教请教你那手绝活儿?那魔术,太神了!”

请吃饭?还要请教魔术?

徐括本能地想拒绝,他不喜欢无谓的应酬。

但转念一想,这个张志和似乎跟盛旭关系不错,盛旭这个人,虽然目前看来对自己还算友善,但终究是官方的人,多了解一些他的态度和想法,总没有坏处。

通过张志和,或许能旁敲侧击地打探一下盛旭的口风……

心思电转间,徐括莞尔一笑:“张同志太客气了,吃饭就不必……”

“哎!必须的!”张志和见他似乎要拒绝,连忙打断,热情得不行,“就这么定了!徐括同志,你什么时候有空,直接去隔壁红旗镇找我!我家就在镇政府旁边那个大院里,第三排第二家,门口有棵大槐树,好找得很!”

他生怕徐括反悔,飞快地报出了地址。

盛旭在一旁看着,也没阻止。

徐括见他如此坚持,也不好再驳面子,便点了点头:“行,那等我有空了,一定去叨扰张同志。”

“好嘞!那我可就等着了!”张志和心满意足,又跟盛旭交代了几句维持市场秩序的话,这才喜滋滋地离开了。盛旭也冲徐括点了点头,带着保卫队员继续巡逻去了。

喧闹的市场终于安静了一些。徐括拉着姜秀雅,柔声道:“走,我们回家。”

两人离开了市场,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还没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黑压压一群人堵在那里,伸长了脖子往镇子的方向张望,议论纷纷。

这几天,徐括为了准备联欢会的魔术表演,搬运那些奇奇怪怪的道具箱子,动静闹得不小。村里人早就知道了,徐括要去镇上表演“戏法”,这可是村里头一份的新鲜事!

镇上的中心广场地方有限,哪容得下这么多村民去看热闹?

挤不进去的人,干脆就在村口等着,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此刻,看到徐括和姜秀雅这么早就回来了,而且姜秀雅的手腕上似乎还隐隐缠着布条,,人群顿时就炸开了锅!

回来这么早,还带伤?

指定是演砸了!

“看吧,我就说他不行!鼓捣那些破玩意儿能上啥大台面?”

“肯定是演砸了,被人家从台上轰下来了吧?”

“秀雅那手咋回事?看着像是受伤了?哎哟,该不是被台下看不下去的观众扔东西砸的吧?”

“啧啧啧,真是丢人丢到镇上去了!我们徐家村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刻薄的嘲讽声、幸灾乐祸的议论声,扑面而来。

牛二宝和谭旺也在人群里,他们是真心担心徐括,看到两人回来,连忙挤上前去。

“师父!秀雅师母!你们没事吧?表演……怎么样了?”牛二宝焦急地问,谭旺也一脸关切。

徐括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目光扫过那些七嘴八舌、面带讥讽的村民。

他冷哼一声:“表演很成功。我们只是有事先回来了而已。”

“成功?”一个尖嘴猴腮的村民怪笑起来,“成功了咋这么早就跑回来了?还带着伤?骗谁呢?”

“就是!我看是被人打回来的吧!还嘴硬!”

“哎呀,年轻人嘛,死要面子活受罪!”

姜秀雅听着这些刺耳的话,气得脸都白了,忍不住替徐括辩解:“你们胡说!当家的表演明明很精彩!镇上的领导都夸他了!”

“哟,小丫头片子还护着情郎呢?”

“精彩?精彩咋还受伤了?当我们傻啊?”

村民们的嘲笑更加肆无忌惮,充满了恶意。

徐括拉住了还要争辩的姜秀雅,眼神冰冷,连一个多余的表情都懒得给这些无聊的长舌妇。

他直接无视了所有嘈杂,带着姜秀雅,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他越是这样不屑一顾,那些村民就越是觉得被戳中了痛处,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嘿!你看他那德行!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装什么装!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等着吧,看他以后还有脸在村里待不!”

徐括和姜秀雅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很快就消失在了村道尽头。

……

翌日,清晨。

就在村里关于徐括表演失败、被打回来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之时,一辆刷着“镇委会”字样的牛车,却慢悠悠地开到了徐家村的村口。

车上下来两个穿着干部服的人,手里捧着一个红彤彤的奖状,还有一个用红布盖着的托盘,上面鼓鼓囊囊的,似乎放了不少东西。

两人站在村口,正准备找人问问徐括家在哪儿,迎面就碰上了刚从地里回来的牛二宝和谭旺。

“同志,麻烦打听一下,徐括同志家往哪儿走?”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的干部,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向牛二宝和谭旺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