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章 铮鸣音,且试锋芒【1 / 2】

耶律焉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王伦与杨志按照约定,在梁山众人摆酒想送后渡过水泊,下山便开始了前往东京之路。

这回杨志和王伦骑马上路,王伦赠给了杨志一匹坐骑,还外加一头帮他拉财宝的骡子,二人便自济州府境内南下,往那广济军、兴仁府方向而去,从京东西路进入京畿路,进入京畿地区。

其实水泊梁山距离东京城距离还真不算太远,保守估计如果快马加鞭,也就半个月,没准就能到东京了。

在路上行进了一天,这回杨志总算是有了和王伦单独接触的时间,杨志也对王伦越发好奇。

终于,他忍不住发问了。

“王寨主,我一直好奇一件事情,你那日与我交手所用的剑法可是自唐末就失传的双手剑术?”

杨志作为杨家将将门之后,精通十八般武艺,无所不博,他猜到王伦的剑术有可能和已经失传了的双手剑法有关,但是他也没有见过,不敢打包票。

“杨制使倒是一针见血啊,确实唐末我华夏双手剑术失传,我也没有将其复原,只是在一本古籍之中见到了一些关于双手剑术的描写,但已经是残缺不全,后来我自己领悟,又在雨中看到了螳螂捕猎,观其进退张弛,悟出来一点感悟,将螳螂的身法动作揉进那残缺不全的双手剑术之中,便成了这套剑术。”

王伦说的自然是前世自己门派祖师爷创出这剑法的经过。

“了不起,了不起,王寨主能文能武,堪称一代宗师,那这剑术可有名字?”

“叫做螳螂穿林剑!”

“好名字!颇为符合意境!”

杨志询问这剑术,其实还是有点儿不服气,因为他认为王伦这个原本作为文士的人,上一次却差点儿打输了他,要不是他凭借祖传宝刀,恐怕早就输了。

他不太服气,他杨志至少也是自幼习武的杨家将后人,精通十八般兵器,输给一个半路出家的文人,他不服气啊。

他想找个机会再和王伦比上一次,但是,王伦那完全不同于当世任何剑术的剑法又让他实在是摸不着头脑,便想要侧面进行一些了解。

正在二人谈话之际,前方已经到了一处村镇,还没等靠近村镇,两人就听到了一阵的叮当声响,就连整个村镇上空的空气都是颇为热烈的,好像整个村子的温度都要比周遭高些。

“原来到了此处,王寨主可知道此处是什么地方?”

杨志问道。

“未曾到过此地,这村子里叮当声响不停,此起彼伏,似乎都是金铁交鸣之音……莫非是在打铁?”

王伦听着这叮叮当当的声音,又感觉到了这里极其之热烈的温度,打铁出响声自然是无可厚非,可这热度……莫非全村子都在打铁烧炉子吗?

“此地属西平,乃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的圣地,春秋时归楚,战国时属韩。《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史记》载:九大名剑皆出西平,天下之剑韩为众,此地便是棠溪宝剑传人所在之村,名叫败剑庄。”

杨志点明了此地的来历,王伦却有些疑惑的发问。

因为他脑海中关于王伦本身记忆之中,有一段史书记载,在唐元和十二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时,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尽杀工匠,传说中的“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沦为废墟。

自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的历史风情画卷,从此不再有,包括棠溪宝剑在内的冶炼铸剑绝技,据说也从此也从此失传了。

王伦把疑惑给杨志说了,杨志则是告诉他,棠溪宝剑铸剑师一脉并没有断绝,当年有一支支卖在浙江龙泉与欧冶子的传人在切磋技艺,互相学习,幸免于难,后来隐姓埋名,回到了此处,再兴棠溪宝剑技术,如今与浙江龙泉都是天下闻名的兵器之圣地!

“天可怜见,能留棠溪宝剑一脉啊!”

王伦听了,不由得感叹起来。

“王寨主要是想找一口好剑,我看此地正是合适,这里工匠的技艺高超,所打造宝剑,并不逊色于古之名剑!”

听了杨志这么说,王伦倒是有点儿心动了,因为自己的剑确实质量不好,是普通兵器,上次和杨志的家传宝刀对阵,那简直就是被切豆腐一般砍断。

一把好兵刃直接就能影响到王伦的战斗力,这个“败剑庄”还真的可以去逛逛,要是能弄到一柄好剑,那便是不虚此行了。

王伦与杨志牵着坐骑踏入败剑庄,虽说这地方叫“败剑庄”,但实际上本质就是个不太大的村镇,据杨志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棠溪宝剑的后人为了再度出世,去龙泉寻了欧冶子的传人比铸剑,没想到欧冶子的后人们居然败了!

为了纪念棠溪宝剑再度入世,那一代棠溪宝剑传人的族长就把这里取名为“败剑庄”。

刚刚进了这败剑庄,扑面而来的灼热空气里裹挟着金属腥气。

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铸剑坊中,尽管是冬日,温度在火炉的炙烤下却非常炽烈,赤膊工匠们正抡锤击打烧红的铁坯,火星如萤火虫般在白昼之中闪闪发亮,不断明灭。

“这败剑庄的铸剑师都是棠溪铁剑一脉的传人,各有一家店铺,都以铸剑为生,其铸剑型号和擅长则各不相同,且看这"千锤百炼阁"里面东西怎么样。"

杨志停在一间门口挂着一把古朴青铜剑作为招牌的店铺前。

“看着这青铜剑似乎是春秋战国的古物!”

王伦明白,他们拿这个青铜剑做招牌,应该就是表现出自己的传承,根正苗红。

“二位是来买刀剑的吗?进来看看!”

这家店的掌柜见二人气度不凡,连忙指着自家的刀剑要介绍了起来。

杨志则是伸手制止了他,“我们都是内行人,不要花架子上阵不重用的玩意儿,去拿最好的来,少不了你的银子!”

说罢,杨志还把腰间的杨家宝刀拔出一截来,那闪亮的刀光瞬间闪了那掌柜的眼。

这就是告诉那掌柜,自己是见识过神兵利器的人,别拿一般货色以次充好来糊弄他们,这些天天和刀剑打交道的人一看刀光就知道这是把宝刀,便不敢忽悠杨志和王伦了。

那掌柜的见状,赶紧让人过去取茶水招待,忙捧出镇店之宝——柄三尺长剑。

“王兄看看如何?”

王伦抽出这柄宝剑,看了看,随即屈指轻弹剑脊,皱眉道:"剑身用夹钢法锻造,可惜软铁芯未完全融合,此处已有裂纹。"

指尖划过剑刃三寸处,果然有道发丝细的裂痕准确来说,是夹钢的内芯和外部的铁衣没有完全嵌合契合的产物。

“打造时,铁匠偷了工,省了力气,夹钢的钢片没有融合进去,这样夹钢,反而画蛇添足,多砍些硬物,就要片片崩碎的!”

王伦说罢,就放下了那剑,杨志拿起来也仔细看了看,果然王伦所说不错。

“想不到你对刀剑也那么在行!”

杨志不由得称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