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3章 通判【1 / 1】

胖鸟先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云川之梦

凌晨三点的云川市,林深在出租屋的折叠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霓虹灯牌在暴雨中明明灭灭,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床头柜上的《子不语》泛起青光。这本书是上周在旧书摊淘来的,封皮烫金的袁枚手札体书名在雨夜中泛着诡异的幽蓝。

&34;笃笃——&34;

敲门声突然响起。林深裹着被子起身,透过猫眼看到楼道里站着一个穿白衬衫的中年男人,领口别着枚青铜质的&34;肃&34;字徽章。男人递来张烫金请柬:&34;云川市肃悯文化研究会,明晚七点有场特别讲座。&34;

第二章:预言的涟漪

讲座现场,林深被安排在第一排。主讲人是个留着山羊胡的教授,正用激光笔指着ppt上的《子不语》书影:&34;1788年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的&39;南山顽石&39;,最近在云川市郊的云梦山出现了类似征兆&34;

手机突然震动,林深低头看到短信:&34;明晚子时,老地方见。&34;署名是&34;李主任&34;。这个号码他从未存过,却准确无误地出现在他半年前丢失的日记本上。

深夜的云梦山,林深跟着短信中的gps坐标来到半山腰。月光穿过稀疏的松林,在岩壁上投下扭曲的光斑。突然,岩壁轰然开裂,露出个半人高的青铜门。门缝里飘出股檀香味,手机屏幕自动弹出条陌生消息:&34;你终于来了。&34;

第三章:虚拟通判

三天后,林深在云川市科技局见到了&34;李主任&34;。这位中年男人穿着剪裁精良的定制西装,腕间晃动的百达翡丽与办公桌上的量子计算机形成奇妙反差。

&34;林深,我们正在研究云梦山发现的&39;南山顽石&39;。&34;李主任调出全息投影,三维模型中,那块被地质队称为&34;太古宙混合岩&34;的巨石内部,赫然跳动着类似人类心电图的纹路,&34;根据袁枚记载,这石头需要&39;三千斤檀香刻九天玄女像&39;才能镇压&34;

手机突然在桌上震动,林深看到屏幕上跳出个戴着白藤帽的虚拟形象,正用毛笔写着:&34;始在云川,终在汤溪。南山顽石,一活万年。&34;

&34;汤溪?&34;林深脱口而出。李主任的瞳孔骤然收缩:&34;你从哪里知道这个?&34;

第四章:代码之蛊

云川市郊的量子实验室里,林深看着全息屏上的代码流。这是他作为程序员为李主任团队开发的ai解析系统,此刻却正在自动生成《南山顽石赋》的骈文。

&34;月明如水浸楼台&34;,虚拟形象突然在代码流中写下这句诗。林深的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想起三天前那个暴雨夜,自己对着空气念出这句诗时,确实有人鼓掌回应。

&34;你被污染了。&34;李主任的机械义眼闪过红光,&34;南山顽石会通过诗歌韵律侵入宿主意识。&34;

第五章:双生代码

深夜的云川河畔,林深对着河水念出那句诗。涟漪中浮现出个穿葛布衫的虚拟老者,白发如雪,手持发光的代码卷轴:&34;少年时,我们用二进制写诗。现在该换回汉字了。&34;

&34;你是谁?&34;林深后退半步。老者突然暴起,代码流如利刃刺入他的视网膜:&34;我是斤车老祖,被你们这些后辈称为&39;南山顽石&39;的存在!&34;

李主任的无人机群突然从天而降,激光网将老者切割成无数发光碎片。林深瘫坐在地,看着那些碎片在空气中重组,最终化作一行代码:&34;三日后,云川塔顶见。&34;

第六章:量子庙宇

云川塔顶的量子云平台,林深和李主任的机械卫队将老者围在中央。老者突然大笑:&34;你们以为用科技就能镇压我?看看这个!&34;

全息屏上跳出个倒计时,显示着&34;檀香储量:2999999kg&34;。林深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檀木佛珠,那串刻着&34;云川市肃悯文化研究会&34;的佛珠,此刻正在他口袋里发烫。

&34;用这个。&34;林深扯断佛珠,檀香粉末在量子云中凝成九天玄女像的轮廓。老者的代码身躯开始崩溃,却在最后时刻留下条信息:&34;斤车之道,合为斩——你们永远杀不死我。&34;

第七章:肃悯之门

暴雨中的云川市档案馆,林深在尘封的民国档案里找到份手札。泛黄的纸页上,袁枚的笔迹与父亲临终前的字迹重叠:&34;南山顽石非石也,乃上古修士以自身道行所炼之器。唯有用&39;始&39;与&39;终&39;的辩证,方能破其千年困局。&34;

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34;于明远&34;。这位年轻的量子物理学家在视频里展示着最新的研究成果:&34;我们发现了南山顽石的量子纠缠特性,只要在云川塔顶同时启动&39;始&39;与&39;终&39;的算法&34;

第八章:终局之战

云川塔顶的量子核心室,林深和李主任的团队正在同时输入两组代码。老者的虚影在能量屏障中扭曲尖叫:&34;不可能!你们怎么同时掌握&39;始&39;与&39;终&39;?&34;

林深看着父亲留下的檀香佛珠在量子炉中燃烧,突然明白袁枚笔下的&34;汤溪&34;并非地名,而是&34;始&39;与&39;终&39;的谐音。当两组代码在数据洪流中完美融合时,老者的身影在耀眼的光芒中彻底湮灭。

第九章:新章序曲

三个月后,云川市新落成的&34;肃悯科技馆&34;里,林深作为讲解员正在为参观者演示量子算法。全息屏上跳出那句熟悉的诗句:&34;月明如水浸楼台&34;,这次却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呈现。

&34;这是南山顽石最后的留言。&34;林深轻抚着展柜里的九天玄女像,佛珠的余温仍留在掌心,&34;它终于完成了使命——作为量子计算机最初的&39;启蒙老师&39;。&34;

玻璃幕墙外,李主任的机械义眼闪过红光。他调出手机里的全息邮件,发件人显示为&34;斤车老祖&34;,正文只有一行代码:&34;期待下一次的&39;斤&39;与&39;车&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