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墨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洋,我就问你一句,你看我能帮东旭做些什么”?
他是贾东旭的师傅,他能做什么就应该做点什么,总不能一直坐视不管,那他们还要不要名声。
别人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对他指指点点?
“给他收拾一些东西,带一些零用钱,他在那边应该会好过一些”。
“15年也不是很长,你如果还想让贾东旭给你养老,那就好好活着,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早些领养个孩子吧”。
“领养一个年纪小的,等你们等你退休,他也能够进厂上班了”。
易中海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们街道就有一家领养的孩子。
可是孩子长大之后,带着老家的东西直接就走了,根本就没有给老两口养过了。
“二洋既然你和我说这些了,那老哥哥我也不瞒着你”。
“我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我害怕呀,你看咱们街道就有,老吴头,你应该听说过吧”?
老吴头他当然听说过,但是老吴头不一样,老吴头领养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
而且孩子的父母也都在。
只不过当年是和孩子走散了,所以才被老吴头收养。
孩子长大了,父母找来了,孩子当然愿意跟着父母回去了。
“老易这件事情我还真的清楚,我还真的认真打听过,老吴头领养的那个孩子年龄比较大,而且父母还健在”。
“你完全可以去街道办问一问有没有父母双亡的,没有亲人的,然后孩子还小的最多。三五岁那正是学东西的时候”。
“那么大的年纪那么大的人,还不是你教他什么他们学什么嘛”。
易中海正在思考,这个时候林恒也说话了。
“易师傅,我进的林姓易我们街道那边,有两个孩子也姓易,他爸爸重病也就这两天的事情。
他母亲呢,前两年生下老二,难产走了,现在只剩下两个孩子,和一个奄奄一息的父亲”。
“说起来,我那邻居和你长得还有些相似”。
说到这个易中海听得更认真了,还有些疑惑,因为他们这个姓氏并不多。
他们这一脉,在新中国成立前颠沛流离,都走散了,甚至都没有联系。
所以听到林恒这么说,易中海还真的是挺惊讶的,他甚至一把拉住林恒的手,急切地问道。
“林科长不知道那个青年,叫什么名字?”
这个林恒还真的知道,只是他不清楚易中海叫什么名字,他只知道叫易师傅。
毕竟一个轧钢厂那么多人,就算是6级钳工他也不认识呀,有八级工,为什么要认识6级的呢?
“我那邻居易中河,对了易师傅,我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呢”?
听到这个名字易中海直接就愣住了,晾了好久好久,他想起来那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弟弟,是他小叔的儿子。
“林科长,他眉心是不是有一颗痣?左边耳朵上还有一道疤”。
林恒认真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想?难道这世上真的有这么狗血的剧情?
“林科长,麻烦您带我去一下好吗?求你了”。
林恒原本也只是顺口一说,没想到真的和易中海有关系,一时间林和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他看向了何二洋。
“林哥,你就和易师傅去一趟吧,我去车间帮老易请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