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章 走为上策【3 / 4】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郄芮摇摇头,鼓凸着肿泡眼说:

“公子此言差矣!贾华奉主公之命前来,倘若公子反击,即是抗命’,那他只好真的杀你;公子若能逃走,不与他起正面冲突,他或许能放你一马!”

夷吾听了郄芮的话,这才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问:“逃?往哪逃?啊!不如到翟国去,和重耳在一起。”“公子,依臣下看,公子不能到翟国去。公子和重耳一向不合,每次见面,重耳只会一味地教训你,公子此去只会吃苦头;再者,重耳先到了翟国,如果你也跟着逃到那里,不就刚好落人话柄,说你们两个共谋?到时候,公子无罪也变成有罪。”

“那……那要往哪儿逃才好呢”

夷吾有些着急,生怕贾华率兵包围了屈城,如果被贾华杀了,那才冤枉呢!

“公子,”郄芮沉思了片刻,说道:“以臣下之见,还是去梁国,梁国靠近秦国,一来可以让骊姬以为我们会去向秦国求援,不敢再轻举妄动;二来,秦国君夫人是申生的妹妹,她会保护我们;三来,倘若国内有事,我们可以就近请求秦侯帮助。”

夷吾为人机巧,向来一点就通。他听了郄芮的话,高兴地说:“郄大夫,夷吾明白了,到时候,若是君父宾天,还可以请秦侯帮助夷吾回国。谁早一步回国,国君的大位就是谁的。”

郄芮看着夷吾,摇摇头说:

“公子,到那时候,一切就难说了。在国内,主公已改立奚齐为太子;而流亡在外的重耳也是接位人选,何况他比你年长。无论怎么说,要轮到公子坐上君位,都要花一番功夫,这不是回国快慢的问题。”

夷吾野心勃勃,权欲极重,听了郄芮的话,很不高兴。他提高了声音,说道:

“正因为难,夷吾才仰望郄大夫替夷吾筹谋良策。大凡立君以贤,夷吾自信贤于那妖姬的儿子奚齐,郄大夫一定要为夷吾谋到君位”

郄芮听到夷吾这么说,鼓凸的眼珠突放异彩,兴奋道:“公子有这么高远的志愿,正是臣下所期望的。公子放心,到时候,臣下将为公子筹谋,取奚齐而代之。”

夷吾点点头,心想:一旦君父去世,我还有什么好怕的?随便叫个人杀了奚齐,还不是易如反掌?想到这里,得意道:

“到时,夷吾不敢忘了郄大夫教海之恩,必与你共享荣华富贵。”

郄芮高兴地点点头,赶紧又说:

“走吧!公子,贾华很快就来了,再不走就走不了!”夷吾带了郄芮和一批随从,匆匆从屈城出走,到梁国去了。

夷吾出城仅半日,贾华便带了一批晋兵来到屈城。当他听说夷吾逃了,也不追赶,只进城住了两日,再派兵出城,假装做追赶的样子,跑了一阵。探知夷吾已逃到了梁国,便带兵回城里去了。

贾华在屈城逗留了数天,才带兵回到绛都。他到晋宫向晋献公禀报说,夷吾事先得到消息,逃往梁国去了。

晋献公并未执意要杀死夷吾,听说夷吾已逃出晋国,暗暗地放下了心。申生下毒的事已隔了一年,这一年来,由于骊姬不断地逼迫,晋献公才下令贾华去杀夷吾。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贾华并未使出全力追杀夷吾,不然,夷吾这小子是无法逃脱的。晋献公并不知道,贾华还没出发,吕省就已连夜派人将消息飞报夷吾,贾华动作再快,也不可能追得上。

骊姬听说夷吾逃到了梁国,而梁国就位于秦国旁边。申生的妹妹伯姬,对夷吾也有手足之情,她嫁给了秦穆公,说不定以后会叫秦穆公帮着夷吾,打回晋国来,那就麻烦了。骊姬想到这里,又忖道:要赶紧想办法,把夷吾诱骗回国,只要夷吾回到晋国,要杀要关,一切都好办。因此,她派东关五给夷吾送去一对价值连城的碧玉环,并叮嘱东关五要告诉夷吾,君夫人很喜欢他,请他尽快回国。

夷吾才接到晋献公不许诸公子回国的命令,此刻却又收到骊姬送来的碧玉环,欢迎他回国。这其中的矛盾令他心生警惕,他一边把玩着晶莹剔透的碧玉环,一边笑眯眯地对东关五说:

“夷吾感谢君夫人赐赠碧玉环,以及夷吾回国的好意。请东关大夫回去转告君夫人,说夷吾会回去当面向她叩谢。”

东关五看着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那阴沉的双眼,嘴角的

一丝冷笑,令人觉得不自在,他这才知到骊姬要他送来碧玉环,原来是要诱骗夷吾回国。但是,眼前这个夷吾何等机灵狡猾,岂会轻易上当受骗?

“哈哈哈!”东关五笑起来像公猪在叫,他笑着说:“夷吾公子、郄大夫,事实上,君夫人对公子十分喜爱也十分器重,主公错怪了公子,君夫人还曾替公子说情。臣下敢在公子面前立誓,君夫人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公子回国,以辅佐主公,请公子不要误会。臣下今日如果请不回公子,君夫人定然会责怪臣下办事不力。”

夷吾又冷笑了,心里暗暗骂道:东关五,你这个贼东西,说谎话也是你的本行了,可惜跟我夷吾相比,可就差远了。想骗我哼!再回去多修炼几年吧!

一旁的郄芮亲切地对东关五微笑道:

“君夫人这么钟爱夷吾公子,公子是应该回去,只是公子在梁国还有些事必须处理,一时无法脱身,请东关大夫先行回国,夷吾公子过几天随后就到。”

东关五一介武夫,哪知道郄芮说的乃是敷衍之词,他转向夷吾求证:

“公子,郄大夫这话可是真的”“真的,自然是真的。”夷吾开心地笑道:“公子不骗臣下”

“夷吾岂敢骗东关大夫说实在话,东关大夫若回去告诉君夫人,说夷吾有欺瞒之嫌,君夫人怪罪下来,只怕夷吾死无葬身之地!”

“哈哈哈!就是说嘛!”郄芮纵声大笑道:“东关大夫,你不相信老夫,怎么也不相信公子呢公子年少胆小,向来不敢说半句假话。”

“臣下不敢!”东关五谄媚地笑着说:“臣下每次在君夫人面前说话,都提到公子是贤良忠厚、孝心可嘉的贤者,君夫人因此更器重公子,才特地命臣下送来碧玉环。”

“夷吾他日回国,定然不忘重赏东关大夫。”夷吾嘴里说着客套话,神态间却微露不屑。

郄芮眯着眼睛,仔细瞧着东关五,深觉得此人不可小觑,若让夷吾再逞口舌之巧,难免会泄漏了机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郄芮于是又催促道:

“请东关大夫光临寒舍!”

郄芮一再盛情邀请,东关五只好起身,向夷吾告辞道:“夷吾公子,臣下回去后会向君夫人禀报,就说公子随后就到,请公子务必早点动身。”

“夷吾说一不二,随后就到!”夷吾不耐烦地板着脸说:“谢公子。”东关五下拜告辞后,跟着郄芮走了。夷吾站了起来,鄙视着渐渐远去的东关五,冷笑道:“等着吧!看我将你们这些畜生全宰了!”次日,东关五启程返回晋国

4

重耳在翟国避难,终日思考着如何完成申生交托的重任——兴盛晋国、图霸诸侯。重耳认为,要振兴晋国,先要登上君位,因此他必须考虑的是,一旦晋献公宾天之后,自己要如何才能继承大位目前身边虽有数十名谋臣、武将,却无一兵一卒。要创造“走为上”计的转机,让自己“走”回晋国,必须先在朝廷安插内应,还要有统筹指挥的大谋士。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重耳觉得只有师傅掌卜大夫郭偃(职管掌卜之事,时又称“卜偃”)堪当此任。郭偃接到重耳的命令,轻车快马,秘密来到了翟国。

这是一次谋略家的高参会议(高级参谋共同商谈的会议)。重耳请狐偃、赵衰、狐毛、先轸、魏武子、颠颉、胥臣、狐射姑、介子推、壶叔等人,来到他的馆舍后厅聚会。等大家都坐定之后,从后厅西侧的密室走出了一个人,他个子瘦高,面容清朗,留着山羊胡,满脸微笑。

大家认出来是掌卜大夫郭偃。他态度亲和地微笑着,向大家躬身问候,便在单席上坐了下来。郭偃胸有韬略,腹藏良谋,突然从绛都来,真使众人感到意外。

“诸位大夫,”重耳向众人说道:“卜偃大夫突然来到翟国,是为了与大家共商大计,诸位大夫与重耳局守在此,不知何年才能返回国都,重耳于是派人将卜偃大夫请了来,好细细商议。”

“卜偃这次来,是来禀告重耳公子,有个大好机会出现,看看公子可否见机行事。”郭偃微笑道:

郭偃讲到这里,看着厅里众人。大家听郭偃说得藏头露尾,不禁纳闷,都不发不语,等着听下文。郭偃又继续说道:

“这个大好机会就是主公要二度出兵,征伐虢国。”“重耳已经接到消息了。”重耳说:

“这次有谁将跟随主公出征”魏武子问郭偃。

“卜偃与荀息都奉命随主公出征,上、下二军并肩作战。”郭偃答道:

“上次主公借道虞国,攻伐虢国,这一次又要故技重施,只怕虞国的智士宫之奇(一作宫奇)会出面反对。”

“他反对也没用,”郭偃很有把握地说:“虞公第一次得到晋国送去的垂棘美璧和屈产良马,立刻答应借道;这次,荀大夫更献出美婢,让主公收为义女,再送给虞公当夫人,听说虞公非常满意这位新的君夫人;何况,他成了主公的女婿,一定会答应主公二度借道的要求。”

“等到君父攻灭虢国,便可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国也消灭。到头来,垂棘美璧和屈产良马还不是又回到君父手上而美婢说不定也能一并收回。”重耳一语道破晋献公的谋略。

“主公何时出兵”狐偃问道:“九月底、十月初。”郭偃答。魏武子突然说:

“公子,以臣下之见,应趁国内空虚,联合反对骊姬的大夫们,带兵杀进宫去,把骊姬、奚齐母子杀了,一了百了。等主公凯旋归来,没了妖姬,没了奚齐,主公也就不会再听妖姬的话,到时候只好立公子为太子了。”

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清君侧”的策略,或许也是郭偃赶来翟国的原因。

郭偃听完魏武子的策略,微笑不语。如果众人真的杀进宫里,到那时候,他正跟随着晋献公在出征的路上,没有人会怀疑清君侧

一案与他有任何关联,更没有人会想到他早在随晋献公出征前,就先来翟国向重耳通风报信。

“这个计谋无懈可击,绝对会成功的。”赵衰说:骊姬下毒陷害、逼死申生,还谣言蛊惑晋献公派人杀重耳、杀夷吾,并且把其它公子都逐出了晋国。重耳想起这些事,心里就一肚子火,他恨这个恶毒的女人!眼前似乎是个为申生复仇的机会,也是

一个伸张正义、惩罚凶手的机会。复仇的火焰在重耳胸口熊熊燃烧,他满脸通红,热血为之沸腾起来。但他旋即又想到晋献公没有了骊姬,日子不快活,而且,他不愿意在君父出征之际,发动内乱,此为国法所不容。重耳想到这里,开口说:

“要杀掉骊姬、优施等人并不难,问题在于君父太爱骊姬了,重耳不能让君父伤心。”

“公子,”颠颉愤然道:“骊姬作恶多端,根本不值得同情,我们绝不能让她再蛊惑主公了。”

“公子也可怜骊姬这就是申生当时要为自己辩白所遇到的难处。”狐偃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