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章 苏秦奔齐【2 / 8】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了太后这些话,苏秦感到满心羞愧。他不知说什么才好,也不敢对她有些许的承诺。他再次抱住太后,将热烈的亲吻,雨点般落在太后满是泪水的脸上。

这时,萏儿急急跑来,报说有兵卒追来,苏先生快走吧。太后猛地挣脱了苏秦的拥抱,突然变得异常清醒、理智。她命苏秦立即上前面那辆高车,驾车逃走。

苏秦被太后推下车来。萏儿领着苏秦,上了前面的车子,毕成早已坐在驭手位子上,见苏秦跳了上来,急忙扬起长鞭,“啪”地一声脆响,两匹高头大马,拉动车子冲过转关桥,向夜的深处狂奔而去。

太后目送片刻,回过头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已从城门疾风暴雨般卷了过来。

为首的健卒,见有高车挡路,便急勒丝缰,停在太后高车前。“哀家在此,谁敢无礼”太后先声夺人。

“臣不敢!”领头的司寇张魁见是太后,着实吃了一惊,便拱手道:“臣斗胆相问,太后你怎么来到这儿?”

“哀家在后宫闷得慌,出来赏赏一弯新月,难道就不行么”“当然可以。”张魁扫视一下周围说:“可是新月已经下山,四周

一片黑暗……”

“还有星光隐隐,天籁声声呀。”

“哦,是,是。太后好雅兴,要听万籁之声。”张魁嘟嚷着,知道太后一贯我行我素,作风强悍。那次平乱,就是她带领一支健卒,横冲直撞,硬是把齐兵杀退。想到此,便敷衍两句,就要绕过高车,向前追走。

“且慢。”太后问道:“尔等匆匆忙忙,要到哪去?”“禀太后,臣奉大王之命,连夜追拿潜逃要犯。”“哦?既是要犯,如何被他逃脱?”

“听大王说,他们把狱卒灌醉,然后窃取通关文牒,逃出下都。”盘桓半响,估计苏秦已经走远,太后故作恼怒状,骂道:“饭桶。你是司寇,掌管都城治安,竟然让要犯逃脱,还不快去缉拿归案。”

“是。弟兄们,快跟我走!”

张魁大手一挥,率先冲过转关桥,百余名兵卒随后跟着,向前追去。

太后见他们去远了,这才上了车,返回后宫。

苏秦逃到平舒城外护城河边。但见吊桥高高挂起,河下湍急的水声响个不停,再看看前面的城墙黑糊糊的一片,心里不禁着急。尽管这一切都是他与燕昭王的安排,但他还是不敢松懈,生怕有所闪失。回头望望黑暗的远处,见火光跳跃着迤逦而来,知道燕兵就要追到了,便站在高车上,向城上喊道:

“齐军守将,快快救命!”

声音穿过夜空,传到城墙上,惊醒了守卒的睡梦。他们从城垛前往下眺望,见一辆高车停在护城河的那一边,后面还有追兵呐喊而至,觉得非常奇怪,便聚在一起猜测议论。

恰好此时,巡夜的将军田达(即达子)来到北城楼,问何事惊慌守卒举手一比,田达看到了河边的那辆高车,以及后面越来越近的火光,便知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救人要紧!”田达果断下令:“放下吊桥,让逃犯过来。”几个健卒操作起辘轳来,吊桥便嘎吱嘎吱地沉了下去。护城河刚被接通,毕成就猛抽一鞭,骏马拉着高车跃上吊桥,急急驶过了河。

这时,张魁抢先赶到吊桥前,他正要策马冲过桥面,吊桥忽地拉起,他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双蹄腾空,又落在河沿上,险些没有栽进河中。眼睁睁看着逃犯逃进齐营,张魁心生愤恨,命令随后赶到的兵卒立即放箭。

士卒们骑在马上,张弓搭箭,嗖嗖嗖地向对岸射去,城上的守将田达见状大怒,亦调集弓箭手予以反击,城上城下,箭来矢往,一片箭雨。

就在这乱箭对射中,苏秦左臂中了一矢,身子向前一扑,摔倒在车箱内。

城门刚刚开启,毕成就狠命挥鞭,高车窜入门洞,才躲过箭矢的追射。

张魁在河的那边,叫骂了一阵,无奈鞭长莫及,只好悻悻地收兵,回城复命。

苏秦被田达将军救下,抬到军帐中,拔了箭矢,敷上创药,又听苏秦说因得罪燕昭王,昭王就派人追杀于他,田达心生怜悯,热情地款待苏秦一番。第二天即派专车,将苏秦、毕成送往临淄。

燕昭王闻报大怒,即命张魁,去城北燕市设下刑场,仿效豫让故事,将苏秦的衣裙绑在五匹骏马身上行刑官挥鞭打马,五马向五个方向奔逃,硬把衣裙扯成五片……

2

齐都临淄,建筑在淄河西岸。大郭南北约九里,东西约八里,小城在其西南角,方圆十余里。宫殿建在小城西北部的夯土台基上,居高临下,雄视着整个都城。

临淄城中约有七万余户人家。居民都很富裕,擅长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有斗鸡、走犬、六搏、鞠(踢球)等娱乐活动。马路上车马熙来攘往,常常车轮和车轮相撞;来往的行人也是磨肩接踵。人们的衽(衣襟)连起来可以合成帷(围帐);人们的袂(衣袖)举起来可以合成幕。大家一挥汗就好象下雨一般。临淄户户“家敦而富”,人人“志高而扬。

这里何等热闹、繁华的都市啊。

临淄城中最热闹的街道叫做“庄”,是一条直贯外城南北的“六轨之道”,这条街道附近最热闹的市区叫做“岳”,在北门以内,聚集着冶铁、炼铜、铸钱、制革、加工玉石、制造兵器等手工作坊,以及交换各种货物的市肆。所谓“庄岳之间”,正是战国时代齐国人口最密集,市场最繁荣的地方。

君临临淄、并牢牢控制这个国家的,乃田齐第三任国君,齐酒王田地。此人许多方面酷似其父宣王田辟疆,生来面颐肥大,耳后见腮,视物如豕,下斜偷觑。为人骄横多疑,刚愎自负,做事常常反着来。他依仗国富兵强,不是西伐魏、就是南征楚,连年征战不止,除了西域强秦之外,山东(崤山之东)各国诸侯根本不在他的眼里。

齐滔王听说苏秦来奔,立予召见。听了苏秦的诉说,又查看了臂膀上的箭伤,张口就骂燕昭王狠毒。他安慰苏秦说:

“燕王要害死你,寡人就偏要保护你,他们不用贤士,寡人偏要重用,看他能奈我何?”

苏秦感激涕零,一再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代明君。

齐王抑制不住心头喜悦,当即下令拨了一座豪宅供苏秦、毕成居住。过了一天,又派出男仆女奴百余人,高车驷马五十乘,专门侍候苏秦、毕成衣食住行。

苏秦一边养伤,一边等待湣王授职封官。

这天,苏秦坐在后花园凉亭里,望着亭外出神。亭外翠竹绵绵,绿柳依依,池中荷叶田田,蛙鼓声声。苏秦欣赏着夏的繁茂,心里感到格外舒畅。他“逃到临淄不到半个月,就骗得王如此信任,实在得益于“苦肉计”的成功。他庆幸遇到了齐王这样的人。下一步的工夫,仍要做在王身上。他要彻底离间王与孟尝君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兴燕灭齐”的目的。

他正这么谋划着,门客毕成匆匆寻来了,他步履匆匆,一定又有了什么惊人的消息。

果然,毕成寒喧过后,迫不及待地说:

“孟尝君劝谏他的王兄注意我们的言行,并派出心腹冯谖,通过在燕国做客卿的田伐,打听我们的底细。”

“田伐与孟尝君还有这层关系,这太出我意料之外了。”苏秦不安地说:“田伐平时与我不睦,如果昭王那里稍有闪失,我们的计划必将全部败露。”

“是啊,而且还会危及大人性命。”毕成不无紧张地说:“情势紧急,不容拖延,大人赶快筹个良策,以应付突然之变。”

苏秦点点头,沉默了半晌,突然抬头问:

“朝中还发生什么事没有”

“有啊。”毕成神情兴奋,他说:“就在今天,楚国令尹昭鱼带领一

帮人马来到临淄,要求齐王准允楚国太子半横回国即位。”

“有这等之事”苏秦蓦地站了起来,在亭子里走了两个来回,

然后停在毕成面前,道:“快说,这事的来龙去脉。”

从苏秦炽热的目光中,毕成读到了信任与期待。他心头一热, 先请主人坐下来,然后说了一段秦楚之间令人扼腕的故事——周 赧王二年秋,秦惠文王采用丞相张仪的“抛砖引玉”之计,成功地瓦 解了楚齐联盟,以又打又拉的手段,迫使楚国倒向秦国一边,齐宣王 得知后十分害怕,亲自给楚怀王写了一封信,指出楚国事秦必将导 致韩、魏、燕、赵都求合于秦,而四国竞相事秦,楚必为郡县矣。楚怀 王害怕江山丢失,急命屈原出使齐国,经过艰苦斡旋,楚齐关系有所 好转,怀王也坚决表示联齐反秦。

这时,在秦国执政的是秦国的宣太后半八子,丞相正是宣太 后的同母异父弟魏冉。姐弟俩都是楚国人,当然不愿看到楚国与齐 国结盟,便派出使节,用重金厚币贿赂楚王及其左右,还请楚怀王小 子子兰迎娶秦女。在齐秦之间摇摆不定的楚怀王,经不住财、色引 诱,公然宣称永结楚秦之好。

这一下惹恼了齐宣王。他策动韩、魏反楚,并组织起齐、韩、魏 三国联军,向楚国发起猛烈进攻。楚怀王接到军报吓坏了,立即送太 子半横到秦国为质,恳求秦国派兵救援。宣太后即派魏冉率军十万 赶到楚国,三国联军见秦军来势凶猛,自认不是对手,便主动徽军, 楚国因此得以转危为安。

但是,过了不到一年,太子半横因失手杀了一个秦国大夫,仓 惶逃回楚国。楚怀王对此事不做任何解释,更不公开道歉,这便触怒 了以老大自居的秦国。为了向楚国报复,秦国先后与魏、韩相会结 盟,同时送昭裹王之弟泾阳君入齐为质以示和好。接着就在秦昭裹 王六年,兵分两路, 一路是秦国军队,由宣太后异母弟半戎率领,专 攻楚之新城; 一路为齐魏韩联军,围攻楚之方城。楚国派大将景缺迎 战,结果兵败被杀,新城、方城相继为两路大军所攻克。

怀王闻报大为惊恐,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接到秦昭襄王送来 的一封约请信。怀王展而诵之,不禁胆战心惊——怀王阁下:

早先朕与阁下约为兄弟,结为姻亲,相好已久。不料阁下却弃 朕而纳质于齐,朕不胜愤慨,是故冒犯阁下之边界,然这并非朕之本 意。今天下大国,只有楚与秦,我两国不和,怎能号召列国朕愿与阁 下相会武关,结盟订约,归还阁下的失地,恢复前好。阁下若有不从, 是明明拒绝朕也。到那时就休怪朕发兵攻打郢都了。何去何从,速

速回音。

秦昭襄王手书

楚怀王看完约请信,即召集群臣商议。

“寡人若不去,恐更加激怒秦国;若去,又怕受他欺骗。究竟如 何是好,众卿尽可发表意见。”怀王苦着脸说。

“秦乃虎狼之国,楚国被它欺骗,不止一次两次。大王如果赴 约, 一定回不来。”屈原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