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了王子地将军一连串的战地败绩票报,西施那涟涟珠泪已经滴湿了袍服。她已分不清,那是喜泪,还是悲泪?她四年来,日夜等待的不就是范蠡带兵前来伐吴,携她回越团聚的这一刻?如今范蠡真的带兵来攻城,战绩颇为辉煌。按理,她应该是喜泪盈眶才是。然而,却喜不起来。那位年仅二十四岁、聪明有为的太子友,就这样无辜地死了。这使她万箭穿心,鬼疚难安。西施连衣俯卧在床铺上,和着泪水迷迷糊糊地睡去。忽然听到有人喊她:
“王后娘娘,你看谁来了?&34;
她翻过身来,张开惺忪睡眼,见侍女阿花带着一位白须老人站在床前。西施惊愕地一跃而起。细看这白须老人有些面善,但记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问:
”阿花,这位老伯伯是谁?&34;
“你猜!”阿花做个鬼脸。
西施摇摇头,目不转睛地看着白须老人。只见那老人抬手往脸上一抓,白胡须被抓落下来,竟变成为一个大姑娘。这大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南林女。
“南林姐,你是来接我回去的吗?&34;
”不,阿光,我是奉范蠡之命,来长期侍候你的。“南林女平静地道。
”这是为什么?他们胜利了,难道就不要我西施了吗?&34;“阿光,你别误会。这算什么胜利?如果算胜利,也是你西施的功劳,怎会不要你呢?”南林女道:“你也许不知,至今越军攻城不进,夫差二十万大军将动身回来。越国虽然兵精将勇,毕竟还不是当今强吴的对手。要想获得胜利,还得从长计议。所以范蠡和越王商量,决定退兵,驻守越北,继续厉兵秣马,以图日后再起。不过,这次伐吴,杀了一个”小伍子胥&39;太子友,等于断了夫差的一条腿、挖了夫差的一只眼。从此吴国不振,日益衰败,灭吴大计必有可成之时。“
”那我怎么办?“西施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你还是继续当你的吴宫王后娘娘。“
”不,我不当,难道他们叫我当到死不成?&34;
“阿光,别这样。范蠡只让你当到夫差身亡,越兵占领姑苏城。”
不等南林女讲完,西施已经委屈得哭了起来:
“我明白了,他有了贝贝,就不在乎我西施了!&34;&34;阿光,你这可冤枉范蠡了!“南林女道:”我回国这两年,在训练兵士剑术之余,也常常到范大夫府邸看望贝贝和他们的胖小子。有次贝贝红着脸对我说,&39;南林姐,我们的孩子都会讲话了,可是范大夫他每次和我在床上时,仍然把我当成西施,总是梦呓般地叫唤着阿光的名字“ &34;
”是吗?“西施有些不相信,但南林女绝不会骗她,她心里有点甜丝丝的感觉。
”你还不相信?贝贝还没有学会讲假话呢!“南林女讲得很肯定:”阿光,说起来贝贝也怪可怜的,都为他生了孩子,还要承受那份做西施替身的酸溜溜滋味。甚至,范蠡还不让小孩叫贝贝做妈妈。所以我想也只有如此忠于你的贝贝妹,才能忍受这种罕见的尴尬。“
”孩子是贝贝肚子里生出来的,不叫她做妈妈,那又叫什么?“西施有点为贝贝抱不平。
”只让孩子叫贝贝做“姨妈”。范蠡对小孩说,你的妈妈名叫西施,现在吴国姑苏城做客。如此看来,他至今心中还只有你一个。“南林女继续道:”他怕你久居吴宫寂寞,怕你遭到意外不测,所以又命我回到你身边,好好伺候你,保护你。“
西施终于破涕为笑了。
3
夫差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如今从黄池回来已是晚秋九月,回军途中,军心不稳,逃亡日增,匆匆点阅,已不足五万,且兵无斗志。三个月不见,夫差瘦弱了许多,回宫见到西施,一反过去见面时那种欣喜的亲热,竟独自坐在一旁抱头痛哭不已。
这回他出师黄池,会盟诸侯,本是如愿以偿。路过艾陵时,同不甘臣服的齐军交战,节节胜利,使齐兵闻风丧胆。之后,二十万大兵逼临晋国京都城下,吓得晋定公连夜派大夫董褐,至吴营向夫差求和,拱手让出盟主之位。鲁、卫等国无不敌血拥护。周天子敬王派使臣祝贺夫差荣当列国盟主,加封给他为“吴公”称号,并赐给他专行征伐的钺,以及彤弓、彤矢和车马等礼品。
然而这些胜利并没有给夫差带来欢乐。相反的给他带来得不偿失的痛苦。
夫差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臣服不二的弱小越国,竟敢趁他北上,偷袭姑苏城,逼死了他最疼爱的独生儿太子友,烧毁了他最爱游的姑苏台,抢走了他最宝贵的余皇大战船,使得二十万大军,一夕崩溃。这一连串的惊愕与打击,令夫差痛哭不止。
哭过之后,他开始“悔”。悔自己没有听太子友的讽谏和西施的委婉劝阻,执意携全国的精兵强将北上黄池,给勾践有偷袭吴国的可乘之机。如今唯一的儿子也死了,来日王位将交给何人?他叫西施为他生一个儿子,可是西施肚子不争气,身体一切正常,就是不会怀胎,自己都感到奇怪。
悔过之后,就是“怨”。怨王孙弥庸蛊惑太子友,造成太子轻率出城,结果兵败身亡。他把已经战亡的王孙弥庸骂得狗血喷头。他还怨姑苏台周围的小孩,唱什么“桐花舞,吴王做盟主”,使他以为天意不可拂,才不顾一切带兵北上。
最后,夫差把一切悔怨都迁怒于伯嚭相国。当天夜里,他就把伯嚭召来,训斥了一顿:
“你一再说勾践臣顺忠心,必不反叛,所以寡人听你之言,才对勾践不杀不防。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子胥”属镂“之剑在此,今当属你!&34;
一向沉稳老练的伯嚭,见夫差勃然大怒,也吓得魂飞魄散。他伏地啼哭好长一阵后,才连连叩首道:
”臣知人不明,上了勾践的当,罪不容诛。大王欲以“属镂”之剑赐死,臣无悔无恨。但愿大王节哀息怒,保重玉体康安,和西施娘娘白发偕老,同享天伦之乐。“
伯嚭原以为夫差顶多怪罪一番罢了,没想到竟祭出”属镂“之剑。大难临头,如此突如其来,他颤抖着双手,去接”属镂“之剑,竟想不出自保之道来。西施在理智上知道伯嚭不能死,心理上却不愿意这么想,因此她跳到感情上去,想到伯嚭的夫人旋波和他们的周岁儿子,她便急忙跪下道:
“大王息怒,臣妾以为伯嚭相国跟随大王南征北战,也很辛苦,不可赐死,望大王三思而行之。”
夫差怒气稍解,想到伯嚭对他言听计从,不曾忤逆他,何况,他身边已没什么大臣可以倚重了,便道:
“看在王后娘娘面上,免你一死。起来吧!&34;
”谢大王,谢王后娘娘!“伯嚭叩首,擦一把额上的冷汗站起。
忽然侍卫武士传越国文种求见。
”不见,推出去斩了!“夫差愤然道。
”大王,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臣以为还是以礼相待,见机再说。“伯嚭顿首道。
”好吧,传文种!“夫差想了想道。
文种相国不卑不亢,脸带微笑地大步进来,频频顿首,道:”东海小臣文种闻大王北上会盟班师回朝,特奉越王勾践之命,随带十箱鹿茸酒,前来慰问,请大王笑纳。“他只字不提出兵袭吴之事。
夫差怒气正盛,厉声质问道:
”文种,你记得当年来纳降时,你是怎么说的吗?为什么勾践背信弃义,趁寡人北上黄池之机,来偷袭上国呢?你,你说!&34;
“大王有所不知,这回是太子友先出兵越国,无端杀死越国两员猛将。勾践不得已,才出兵应战。”文种十分无奈,又十分诚恳地说:“太子友不幸自刎身亡,我们也为之惋惜。勾践为报吴王前次不杀之恩,故把越国军队从吴国境内撤回。这当然并非越国怕吴国的军队。大王如果必欲一战,越国军队马上就开回来。这恐怕就不是吴国之福了。如果大王不想以兵戎相见,那从今天起就约定,吴、越两国为平等的兄弟之国,像吴国和晋、鲁、卫诸列国的关系一样,互不臣属,互不侵犯,共尊吴王为诸侯盟主。你看如何呢?&34;
夫差听了文种之话,顿时百感交集。他很想一剑劈了文
种,重振他的雄风,但越国对他的重重一击,却使他慌了,心虚
了,现实告诉他两国的形势已改观了,他转而想着如何保住眼
前相安无事而又不失面子的局面。他很想一口答应文种,但仍有犹豫,便问伯嚭:
“以伯相国之见呢?&34;
”蒙大王不弃,共谋国事,臣只好斗胆说了。“伯嚭顿首道:”臣以为今天的越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越国了。如果打起仗来,势必两败俱伤。何况我军刚从齐国回来,兵士疲乏,大王也需安静休息。如果越国尊大王为盟主,今后不再偷袭吴国,臣以为可以答应越国和吴国为平等的兄弟国家,不再为臣属的附庸国。请大王定夺。“
夫差仍未答应,朝西施一瞥:
”以王后娘娘之见呢?&34;
西施微微一笑,向夫差投去一个赞同的眼神,但口里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