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秉进去,找到了王风,把情况照实说了,王风觉得这消息非常重要,可能父亲此时正急着等这消息,不敢耽搁,马上骑上快马,直奔刑部大堂。
3
刑部大堂上三法司的首脑们,正在会审李可灼。刑部尚书王纪坐在正中,左边是左都御史邹元标、左佥都御史杨涟;右边是大理卿冯从吾、大理少卿左光斗,此外尚有刑部主事王心一等。
李可灼跪在堂下,虽然已经受过了刑,但是坚不吐实,一副有恃无恐的神态。任其盘问,很少回答。突然堂外高呼:
“中使到!刑部尚书王纪接旨!\"
王纪一愣,低声对同僚说:
”请各位大人稍事休息,待下官听看是什么圣旨,再作商量如何?\"
大家退下,李可灼也被押下。这时候,来了三个太监,为首的是中书房掌房刘若愚,还有刘朝和李进忠两随从。王纪一看,是这几个人,心中的难受犹如是口中咽下了一只老鼠,这个刘若愚传说人品不怎么好,这也罢了,特别是李进忠和刘朝两个人,他们可都是郑贵妃的心腹,怎么会让这几个人来传旨呢?看来,表面上太监们各有派系门户,到了紧要关头,却是互助互益,同舟共济的。他心里虽是这么想,但依然跪下听旨,刘若愚口宣:
“皇天承运,天子诏曰:李可灼谋害先帝,证据确凿,着三法司急行处决,凌迟处死。钦此。”
刘若愚念完,便把那一段朱批连同崔文升的供词,一起递给了王纪,然后三个太监扬长而去。王纪回到庭上,将朱批和崔文升的供词仔细看了一遍,恍然大悟,高兴得
哈哈大笑。儿子王风打草惊蛇的妙计如今果然生效了,这时王风也快步上了堂来,把文秉转述冯姑娘所探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对父亲低声说了--遍,王纪也递过朱批,让儿子看个清楚。王风笑了笑,说:
“爹,往后该怎么做,你清楚了吧?\"
”如果我连这个都弄不清楚,那还不如回老家去。“王纪说。
王风默然退下,这时王纪重新唤出李可灼,对他说:”刚才圣旨到,你是听到了,你知道那圣旨是说谁?“李可灼有点得意,看来是那个魏进忠营救我来了。他又望了一眼王纪,看他情绪低落,必定是受了刚才圣旨的挫折,泄气了。便说:
”会不会与我有关?\"
“你猜的不错。”
“不知圣意如何?”李可灼双眼又滴溜溜转了几下。“你猜猜看。”
“皇上圣明,一定会格外施恩。”李可灼颇有把握地
说。
王纪不答,但叹了一口气,李可灼毕竟心里没有个底,迟迟疑疑地问:
“难道不是-----不是放我走?\"
”是放你走,但是你知道是怎么一种走法?“王纪犹豫
地说。
”总不至于把我杀了吧?“李可灼心中一凉。”如果只是把你杀了,那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那是凌迟处死吧?”李可灼想了一想,摇摇头冷笑了一下,又说:“王大人,看来你又在恐吓我了!\"
王纪什么话也不说,把崔文升供词上面的朱批,递给李可灼看。李可灼接过了朱批,双手不住地颤抖,好像是捧了一团寒冰。他全神贯注盯着那两行朱批,可是老看不清楚在眼前晃动的红字。过了很长时间,他费了很大的定力,最后总算看明白了那几个字,然后,整个人软软的瘫在地上,不停的喘气,喃喃地自语道:
“这就是圣旨?这就是圣旨。 这朱批真的是皇帝写的吧?\"
”朱批不一定全部由皇上写,有时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可以替皇上批写。你看,今天这个朱批,其实是由别人代写的,你再拿起来仔细看看。“王纪说。
李可灼再次拿起了朱批,只看一眼便认出那笔迹;先前由于心神大乱,没注意到笔迹,现在倒是一看就清楚。那笔迹它曾经贴身藏在身上,也不知是看了几百遍,还是几千遍,就像非常熟悉的朋友一样,不用多认就清清楚楚。又喃喃道:
”是他,是他,果然是他。 \"
“你认定了吧?没话说了吧?那就早作准备。”王纪又说。
李可灼似乎什么都不想,呆呆地坐在地上,望那公案的椅腿,一会儿看这条腿,一会儿看那条腿,突然一下子蹦了起来,狂叫道:
“我上当了!我上了魏进忠的恶当!\"
接着,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再次瘫在地上。
王纪待他稍微冷静之后,走过去,对他说:
”你为什么要存心谋害先帝?\"
“不是如此,不是如此,我是被魏进忠骗了。”李可灼非常委屈地说。
“如果真的是这样,你把事情说出来,情形大概就会好一点。”王纪低声地对他说。
“真的吗?”李可灼虽然没有开口,但是瞪着一双充满疑虑的眼睛,看着王纪,那神情就是这个意思。
“跟我走!”王纪将他扶起,并将李可灼带走。他们穿过一道走廊,左拐右弯来到了一个密室,两人坐了下来,王纪又对他说:“你愿意把事情都说出来吗?\"
李可灼似乎是精疲力尽了,软软地靠在椅子上,有气没力地说:
”事到如今,我也只好全说了。此事都是我自己急功好利。 那一日魏进忠找到我的寓所,那是一个晚上,他对我说:"皇上由于吃了崔文升的药,危在旦夕,弄得皇上杯弓蛇影,接下什么药也不肯吃了。尤其不愿意吃内官医生和太监的药。可是皇上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现在已是弥留状态。看来用不着几天,便性命难保,现在我手中有两粒非常好的药,那是得自异人。那人说是仙丹,有起死回生之妙,但是如果是我献给皇帝,估计他是不愿意吃的。你是朝臣,情形就不一样了。你把药进上,皇帝吃好了,就是你的一场大富贵。到时你如果愿意在皇帝面前说我一两句好话,那是沾你的光,这事你好好考虑一下。“
”我当时考虑了很久,觉得当真是一个机会。前些日子,那给事中杨连不过是上了一道奏本,替皇帝的母亲说了许多好话,立即成为顾命大臣。我想:如果这真的是仙丹,能把皇帝的病治好,我的富贵肯定要比杨连可观!但是我也不是没有犹豫,我问他:如果这个药治不好皇帝的病怎么办?他说:"你怎么可以这样想?既然是仙丹,吃下去只有好,没有坏。再不济也不过是效果差一点。"那魏进忠又说:“我跟皇长子的乳母关系非同一般,跟皇长子也很好,皇帝病好以后,我可以让皇长子在父皇面前为你多多美言,你往后肯定是青云直上,起码是锦衣卫都督。你好好地想一想,如果不想干,我就找别人去。”
“我听了他的话,不得不认真地考虑:我当时最担心的是,如果皇帝医好了病,结果魏进忠却跳出来抢功劳;还有一个担心,那便是这个药投下去,万一皇帝治不好,驾崩了,我那时是有口也说不清了。我终于把这两个顾虑说了。
“魏进忠说:"你如果是担心我将来会出来争夺功劳,或者是你进药以后,担心有什么严重后果,那我立字为据,让你解除后顾之忧。"他果然在书案上拿起了笔,立即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作为凭据:\"
”那纸条是怎么写的?“王纪问。
”他写道:"假如皇上服下仙丹,龙体康复,保你升为锦衣卫都督;否则,也保你十年平安。"就这几个字。“李可灼说。
”你就相信这些话?“王纪问。
李可灼叹了一口气,苦笑道:
”我当时也是半信半疑。事后,我去请教熟悉的太监,那太监说:魏进忠是客氏的"对食",确实长期陪伴皇长子,我想:真的医好了病,他说的话不会不灵。万一医不好皇帝的病,那药是魏进忠的,他没事,我更不会有事。如果是皇长子起来当皇帝,魏进忠自然没事,他没事,我也没事。所以,我就答应了。那魏进忠又告诉我进药的细节。两粒都是红丸药,但进食得有个先后。一粒有钻过小洞的,后吃,没钻过小洞的,先吃。结果是第一粒服下去确实不错,但是第二粒服下,不到两个时辰先帝就驾崩了。“
王纪听了这些,心中明白了,这个李可灼真的是上了魏进忠的当。只不过,口说无凭,如何能定魏进忠的罪呢?他想了想,问:
”魏进忠给你的那一张字条,还在吗?\"
“我把它放在家里的屋梁上,用油布包好,丢不了的。”李可灼说。
“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王纪说。
李可灼点了点头,王纪亲自去拿文房四宝,坐在一旁,看着李可灼写供词。待他写好,还让他盖上了手印,这才把李可灼送回牢房。
他深恐那供辞放在刑部有失,便放在衣袋里,带回家去。
4
王风把父亲引进了书房,知道今日父亲回来定有许多话要说。
因为据他估计,“红丸案”必有重大突破,果然王纪掏出了供辞,给他看。
王风认真地看了两遍,坐在那里沉思着。最后说:“果然是他。”同时心里则想:此事一定牵连很大,很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大。那么,这个案件真相的揭开,那就不是斗争的结束,而是斗争的开始!所面对的不是一、二人,而是十万九千人的庞大势力,魏进忠只是浮现于表层上的人,其它隐藏在幕后、面目模糊的高手,才是可怕的对手,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敌暗我明,因此,胜算是非常渺茫的。但是说出来,父亲是一定不相信的。不仅父亲不相信,便是他的同僚也不会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