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章 赵构的心病【2 / 5】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大臣见高宗龙颜大怒,跪着忍受双膝的麻痛,谁也不愿

先站起来答话。

大殿里鸦雀无声,静得可听到高宗的急促呼吸声。见大家不答话,高宗更火了。他抬手指着跪在最前面的左相吕颐浩说:

”吕颐浩,你身为首辅大臣,难道也不知道此事吗?&34;“臣早有风闻,已遣人到大名府查实,但尚不知详情,又怕是讹传,故夫敢惊扰皇上。”吕颐浩站起来一揖道。

见宰相已经站起来,大家也都陆续站了起来。

“启奏皇上,岳镇抚使的文书,臣昨天上午就已细细阅过,&39;引黄&39;乃臣所加,让皇上留意。岳飞为人忠义,常遭谍者深入金营搜集情报。臣以为,其文书所陈的事实确凿,无须怀疑真假。”

高宗视之,说话的乃御史中丞赵鼎。

赵鼎字符镇,山西闻喜人。现年四十有五,乃徽宗崇宁年间进士,曾任洛阳令,一向对金主战,为人精明、干练而又直爽。

高宗点点头,表示赞同赵鼎的判断。蓦然间,他怒声喊道:“张悫!&34;

”巨在!“张悫出列

”你极力保举让刘豫当济南知府。他不但杀了我抗金猛将关胜,举城投降,而且还僭号&39;大齐皇帝&39;,同我大宋分庭抗礼。你身为枢密使,知人不明,荐人不当,该当何罪?“高宗厉声喝道。

”臣知罪。“张恋赶忙跪伏在地,连连叩头,喏喏称罪。但是,他内心并不服气。心想,你皇帝当时在扬州十分赞成我的建议,还道刘豫是个难得的人才。如今出了问题,便把一桶污水全倒在下臣的身上。

”来人呀,将罪臣张煮给我拿下,推出去斩了。“高宗气虎虎地举手下旨。

随着皇帝一声旨下,两名挂着扑刀的御前兵勇,立即趋前,摘下张悫头上二品冠冕,并将其反手抓着。

众大臣见高宗欲杀张恋,都惊出一身冷汗,纷纷跪下谏道:

”皇上息怒,求皇上免张悫一死。“

高宗本意只是要出--口气,见众人都为张态求情,又想起太祖立下的”不杀大臣及谏官“的祖训,便改变了决定,道:

”好吧,看在众臣之面,赐张焘无罪。“

御前兵勇闻高宗重新下令,便将张恋放了,并帮他重戴冠冕。

”谢皇上不杀之恩,愿我主万岁万万岁!“张悫扑通一声下跪,连连叩头谢恩。

赵鼎又出班奏道:

&34;臣早晨又接到岳飞的一份上疏,现呈皇上御览。“”赵爱卿,快念,让诸位大臣一起听。“高宗大喜道。赵鼎展开手中的文书,念道:

”臣通泰镇抚使岳飞叩拜皇上:胡虏入寇我大宋江山,是为了满足他们贪得无厌、掠夺财富和强占土地的欲望。金人在大名扶立刘豫为帝,意在残害中原,用中原人攻打中原人,使他们得以休整兵力,伺隙从中取利。如今金兵北归,刘豫甫立,根基未稳,正是我收复中原、中兴汉室的大好时机。臣愿带兵十万,首当其冲,进攻河南,活擒叛臣刘豫,让皇上回归汴京主政。诚惶诚恐,词不达意,望皇上准奏。 &34;

“皇上,对叛臣刘豫以法治罪,臣由衷拥护。但岳飞乃列校出身,资历太浅,难以服众,怎可挂帅北伐?臣以为,命吕丞相大人为北伐大元帅,饬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为前军统制较为妥当。”右相范宗尹奏道。

张鼎不以为然,出班奏道:

“皇上,臣以为拜将之道,重在智勇,并非资历。岳飞年资虽浅,但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去年十二月,金兀术进攻广德,岳飞,仅以五百骑到广德境内截击金兵,六战六捷,擒获金将王权。岳飞爱民如子,驻扎在广德钟村时,将士无粮,忍饥挨饿,不敢骚扰百姓。适逢金人又派兵进攻常州,岳飞又追至常州,四战四捷。今年三月,金兀术北归,从黄天荡侥幸逃脱后,直奔已被他们攻陷的建康。没想到建康早被岳飞收复了,原守城的金兵皆被死灭。岳飞神机妙算,在建康牛头山下设埋伏等待敌兵,令一百健卒穿黑衣服趁夜间混入金营中进行扰敌,金兵惊恐,自相攻击,死伤不知其数。兀术大军路过新城时,又被岳飞以骑兵三百、步兵三千截击,金兀术弃却许多兵马辎重,狼狈奔逃,险些丧生。

”岳飞为人忠义。他的每篇上疏,忠义之言皆从肺腑流出,大有诸葛孔明之遗风。吾读史书,从西汉以来,诸如韩信、彭越、周勃、灌婴等名将,历代不乏其人。而寻求文武全才、智勇并行像岳飞这样的人,一代中岂能多见!

“臣以身家性命保荐岳飞,让他带兵十万进取中原。有岳飞挂帅,活擒刘豫,指日可待。这乃我大宋之福,中兴之望。至盼皇上当机立断。”

赵鼎这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大殿里一阵沉默。高宗从一位宫女手里接过来一杯热茶,用嘴唇轻轻地啜了一口;然后端详着手中青色的宣密暗龙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连连喝了三口茶,咀嚼着赵鼎的一番慷慨陈词,终于使他下了决心,道:

“赵中丞所言,深合朕意。朕素知岳飞是一位文武两能、智勇双绝的人才。朕唯才是举,定会给予大用。然而,刘豫僭伪,乃依仗金人势力,欲将他擒捉治罪,并非岳飞孤军能够实现。朕决定倾全国之兵,御驾亲征。”

“皇上英明,倘能如此,必胜无疑。”赵鼎立即拥护。

大殿里一阵骚动。

“皇上乃万圣之躯,刘豫系一叛臣。杀鸡何须用牛刀?臣虽不才,但为国家计愿冒矢石,帅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进取中原,活捉刘豫。如不胜,甘愿问罪受罚。”吕颐浩自告奋勇道。

大殿里又是一阵骚动,众臣还想就征伐刘豫一事发表意见,突然一位传事官走进来,奏道:

“皇上,秦桧从金营潜逃回来,他现在殿外求见。”“啊?太好了,快快传他进来!”高宗脸上露出意外的惊喜。

“皇上,秦桧突然从金邦逃回来,多有蹊跷。以臣之见,在未查明他是怎么逃回来之前,不宜御见。”吕颐浩赶忙奏道。

“好吧,就先由你找他谈谈,然后朕再亲自召见他。”“臣遵旨!”吕颐浩领旨退下。

高宗此时有点疲倦,抬一下手,道:

“讨伐刘豫之事,待明日早朝再议!&34;3

秦桧回来的当天晚上,高宗就在便殿上接见他。秦桧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如实地向皇上叙述了自己在北金四年的曲折经历和所见所闻。高宗听了很感动,高兴地赞道:

“靖康二年,你不怕杀头,挺身而出,反对金人立异姓的张邦昌为帝,要求延续宋祚安定四方。金人甚为恼怒,将你拘执而去。那时国人都为你的忠心爱国扼腕叫好。在北金四年,你洁身自好,虽屈身为挞懒的随军参谋,却像徐庶事曹操那般,始终不替他谋一计,令人可敬。你不怕被金人抓回处死的危险,不避二千八百里路途之坎坷,趁着担任转运使之便,携妻从楚州平安逃回行在,更是可贺。”

“这都是托皇上之洪福,才使罪臣夫妇一路顺风,平安无事。”秦桧嗫嚅道。

高宗接着道:

“你回来正是时候。如今刘豫僭伪,窥视我宋室江山,天下乱成一团糟,朕寝食不安。爱卿品学兼优,智能超人,有何计策教我?&34;

”臣以为,如果想要天下无事,必须是南朝自理南方,北朝自理北方。“秦桧想起新兴金朝的强大,看到南朝的虚弱,便脱口而言。

”那么中原呢?“高宗又问。

”中原么?······看来只好让刘豫暂时治理了。“秦桧想起自己在归来的一路上,看到归齐的南宋臣民有如过江之鲫,便如是说。但说了又十分后悔,深怕触怒了皇上。因为从下午左相吕颐浩的接见中,他已经得知赵构在早朝上表示欲御驾亲征刘豫的事。但话已出口,收回已不可能,只好惶恐地等待着皇上的训斥了。不料皇上却和气地说:

”这正合朕意。爱卿可否为朕起草一份“与挞懒求和书&39; &34;”微臣遵旨!“秦桧叩首头。翌日,高宗就邀秦桧列席早朝,让他在朝堂上宣读此份求和书,并请他发表大宋对刘豫政权的方略。

高宗充分肯定秦桧的高见,当即力排众议,作出了暂缓征伐刘豫的决定。临退朝时,高宗道:

“秦桧朴实忠厚,朕得到他高兴得夜不能寐。既闻知二帝、母后消息,又得到一名德才兼优的贤卿。”

第三天,一道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的诏书就下来了。没过多久,便提升秦桧为参知政事。次年八月,又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是为右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