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王,前年吴、鲁联手出兵伐齐,齐人恨入骨髓。今齐国大兵十万已经集结于鲁境汶上,欲先灭鲁,后伐吴。以报前年吴、鲁伐齐之恨。大王为何不出兵伐齐以救鲁?吴国打败了万乘之齐,又收服千乘之鲁,威加强晋,震慑四方,大王的霸业便一举而成了。”
“子贡先生,寡人前年试兵山东,齐国曾许下世世事吴的诺言,可是今年不来进贡,本想出兵问罪,但近来勾践勤政训武,又以熟谷诓我,已露谋吴蛛丝马迹。所以寡人决意先伐近越,后治远齐,请先生谅解。”夫差礼貌地道。
“大王,臣以为此意不妥,大有无勇、无义、无信、无仁之嫌,让天下人窃笑大王呢!”子贡笑道。
夫差被子贡这样--说,火气顿冒上来,脸都气红了,但他慕子贡之大名,又强忍下来,平静地问:
“此话怎说?请先生教我。”
“大王,如今齐强越弱,避强齐而欺弱越,心存怯意,无勇也;鲁因助吴而罪齐,今见鲁危而不救,无义也;越臣服大王,年年进贡,大王背前诺而再伐,无信也;越多灾缺粮,今年稍丰,便守信还贷,百姓剩粮无几,仍处饥饿之中,吴欲起兵尽夺其民之食,无仁也。无勇无义,无信无仁,势必笑话天下,怎能称霸列国?”子贡质疑道。
“先生之高见,本合寡人之意。无奈今岁吴国大饥,军粮匮缺,怎能千里远征?且勾践训练精甲三千,日夜觊觎吴国。如果吴国大兵伐齐远出,他们势必偷袭。这腹背受敌,如何是好?”夫差问道。
“大王所虑,不无道理。但理有大小,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当然,这小道理也得想个办法解决。”子贡微微点头道,
子贡起立,双手放到背后,度了几个方步。突然转身向西施投来两道炯炯的目光。西施一时被看得羞红了脸。心想这位人人敬仰的孔子高徒,莫非不再“非礼勿视”了?
“大王,臣久闻施贵妃娘娘大名,不但色绝天下,而且聪明盖世。为何不请娘娘出个计谋,为大王解除伐齐的后顾之忧呢?”子贡坐下道。
夫差见子贡赞扬西施,他脸上有光,朝西施笑道:
“爱妃,先生夸你,你就说吧!&34;
”大王,臣妾女流之辈,严守吴国官规,向来不敢预问朝政大事。我怎好在先生面前献丑呢?&34;
“娘娘,宫规乃是大王所定,旨在巩固朝官。高为当今大王,他既可立,也可破。娘娘出言对吴国有利,又蒙大王恩准,为何墨守成规而不言呢?&34;
”先生,我想大王所虑乃越国三千兵甲,吴之粮草不足。先生可否往说越王,陈其利弊,悉起越国三千兵甲,随带粮草,助吴远征攻齐。这样,吴国既无后顾之忧,又添前方力量,岂不两全其美?“西施道。
”好计好计,果然施贵妃娘娘女中豪杰,大王有此贵妃,真是洪福齐天,臣也扩大了眼界。如得大王应允,臣当不避辛劳,星夜行至会稽,说服越王,以娘娘之计从事。“子贡拍手道。
”若能如此,寡人便择日举兵伐齐。否则,寡人仍先伐越后攻齐。望先生早去,寡人恭候佳音。“夫差道。
子贡当天就动身去越国了。
数天之后,果然文种相国前来叩见夫差,传达勾践之意,越国愿出甲兵三千,随带两千石军粮,助吴伐齐。并送来前王精甲二十领,”屈庐“之矛、”步光“之剑各三千把,以贺军吏。
夫差亲视精甲剑矛,心中大喜,终于放弃了伐越之意,下旨举兵十万伐齐。
至此,西施心中那一块为母国百姓挥忧的石头落地了。心中石头落地的那天夜晚,夫差探视了病中的王后娘娘之后,回到西施的官里,面对面凝视她良久,感叹道:&34;真是苍天有眼,念我夫差受尽苦难折磨,又重仁义礼信,才造化出你这个绝世美丽又盖世聪明的仙女,送到我身边,让我享受谁也享受不到的快活。连子贡先生都说有你为妃,洪福齐天。可是,我这次北上伐齐,少说也要半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身边没有你,叫我怎么受得了?&34;
夫差这一片真情的表述,让西施的心灵深处顿生一种柔情和怜悯,忍不住给他一个饱含激情的长吻。
在这一刻,她发现自己也已离不开这个近两年朝夕相处、柔情似水的吴国霸主了。尽管她眼前仍时闪过当年那双令少女西施心醉的深邃目光,但她不得不正视,她怀中的这个男人,已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夫差在她身边的这半年日子,她将怎样孤独无助地度过?
一种别离的伤感,撕碎了西施那柔弱的心。为了免遭这次生离的伤痛,她突发奇想,决定随军观战去:
“大王,如今你和臣妾,已是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的恩爱夫妻了。为了让大王能够天天看到我,臣妾想女扮男装,作为大王的一名贴身内侍,同你一道远征山东。你说好不好?&34;
”不好,不好。两军对战,矢石无情,寡人怎舍得你冒险随军?“夫差大叫起来。然后他又道:”寡人为了早一天与爱妃相聚,早已命人赶建一座别馆,于吴北句曲,还叫他们在别馆周围遍植梧桐,号为&39;梧官&39;,让你移居到那里逍遥,待寡人胜齐归日,即同你梧官相会。至于随军征战,寡人于心不忍。“
”大王,梧官虽近山东,但毕竟相差千里之遥,你我怎能天天相见?臣妾为了夜夜侍候大王,愿披坚执锐,亲受矢石,死无所惧。再说,臣妾身边有南林女保护,万无一失,请大王勿虑!&34;
“如果爱妃一定要随军出征,那也只能在大本营内休息,白天可不许上战场。”
“大王,你恩准了?&34;
”到了梧官再说吧!&34;
“不行,大王如果现在不答应,那臣妾一夜都不上床,看你今夜怎么过?&34;
“好了,好了。真拿你没办法。”夫差边说边把西施抱起来,轻轻扔在床上。
3
周敬王三十六年七月初一,黄道吉日,阳光灿烂,和风轻吹。夫差亲率吴国十万伐齐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金盔金甲的夫差,着--领衮龙战袍,骑一匹毛色金黄的高头战马,前呼后拥,威风凛凛,走在旌旗飘扬、鼓号齐鸣的队伍之中。这位三十九岁的君王,勃勃英气,丝毫不减两年前西施第一眼看到时的神采。
西施和南林女乘坐一辆重帷香车,跟随夫差马后,悠悠前进。西施突然想,勾践及范蠡、文种,派她和郑旦两人前来征服这位霸主,旨在“消磨他的志气,削弱他的体质”,但二十四个月过去了,夫差的体质不见有损,郑旦却已花落玉殒。而西施的身体虽比过去更为健壮丰满,但情感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如今她眼中的夫差,已经从深恨的敌国君王,化成为依恋的多情郎君。她竟然不忍半年的离别寂寞,要随他出征伐齐。这“征服”与“反征服”之争,仅仅一念之差,如果她不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勾践他们的“美人计”将全军覆灭。
其实,她这次随军出征,还有她的奇特抱负,想一试自己的胆识,证明女人也能上战场打仗,而不是只会陪男人睡觉的玩物。
掀开窗帷往后看,中军副帅伯嚭、上军大将胥门巢、下军大将王子姑曹、先锋大将展如,各骑一匹银鬃战马,雄赳赳地跟随西施的车后。
再后面,就是越王派出的司马大将军诸稽郢,他率领的越国精兵三千,连同大车小车装运的大批粮草,昨天就赶到姑苏城待命出征。西施想,如果没有熟谷之事,也许这次越国就不必出兵运粮,跟随吴王伐齐了。这一兴师动众,又得浪费越国的多少财力和人力啊。文相国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不是她力挽狂澜和子贡无意中相救,那不堪一击的弱越,就永无出头的日子了。
队伍刚出“望齐门”,突然听到前面一阵吆喝声,西施掀开窗帷看去,原来是白须银发的伍相国跌跌撞撞地拦住夫差的马头。他用那如同洪钟般的声音,叩首道:
“大王,不可呀。南越,我心腹之大患也;北齐,乃疥癣之小疾也。今大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癣之微痒,而忘心腹之巨毒,老臣恐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寡人发兵有期,老贼故出不祥之语,阻我大计,乱我军心,该当何罪?”夫差大怒道。
见夫差欲杀伍子胥,西施赶忙下车,欲向他投去一个哀求的眼神。然而,夫差气得背过脸去,竟未看她。
伍子胥不甘示弱,再次奏道:
“老臣受先王之重托,力谏大王,保我吴国江山,何罪之有?今日大王被子贡巧语所迷,受勾践假意所惑,贪功名,逞雄心,不伐越而伐齐,这势必葬送吴国江山社稷于一旦。老臣叩首奉劝大王,悬崖勒马,改弦易辙,把队伍开到南越去,严惩其熟谷之罪。”
夫差暴跳如雷,一举金剑,喝令道:
“来人啊,将这老家伙拉去砍了!&34;
西施急了,叩首跪伏道:
”大王,请息怒,老太师出言,虽同大王旨意有悖,但念在其本意是为了吴国江山社稷,臣妾叩请大王赐老太师无罪!&34;
西施说完,再向夫差投去一个哀求的眼神。夫差轻轻点头,正想说什么,伯嚭跨马向前,顿首道:“大王,伍相国乃先王之老臣,臣赞同贵妃娘娘之意,不可加诛。但可命他星夜前往山东,向齐国下战书,以功赎罪!&34;
夫差似有所悟,点点头,向伍子胥道:&34;看在贵妃娘娘和伯大夫求情的面子上,免你一死。但寡人命你火速前往山东下战书,并数齐国伐鲁慢吴之罪,不得有误。“
”伯嚭,伯嚭,你这阴险奸诈的小人,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岂能瞒过老夫?“伍子胥愤然指着伯嚭。
伯嚭笑而不答。
队伍继续往前走。在香车里,南林女问西施道:”阿光,老太师多次欲置你于死地,你为何老是为他求情?&34;
“南林姐,伍太师一副忠肝义胆,一脸正气。我敬其忠,爱其贞,怜其才。但是。”西施微笑道。
“但是下面是什么,你不讲,我也懂。”南林女神秘一笑。“南林姐学聪明了。”
“当然,在你身边两年,再傻的人也会聪明起来。”南林女得意地说。
“南林姐,伯太宰奏请大王,命老太师到齐国下战书,你懂得为什么吗?”西施想考考她。
“伯嚭太宰是想齐人借手,除掉老太师。这样既除了政敌,又不落痕迹。”南林女大声答。
“嘘!”西施悄悄道:“小声点,车后有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