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5章 等等,子弹怎么办?【1 / 1】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检验结果很快出来——精度超出预期,误差不到01毫米,这在手工加工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精确度。

更重要的是,整个加工过程只用了十分钟,而手工加工一根同样的钢管需要将近一小时。

&34;李总工,这太牛了!&34;娄厂长激动地握着李明远的手,

&34;按这个速度,我们的生产效率至少提高六倍!&34;李明远谦虚地笑了笑:&34;这只是开始,等真正的数控系统研发出来,效率还能再提高十倍。&34;

工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这种技术简直是从天而降,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有人甚至悄悄掐了自己一下,确认不是在做梦。

&34;同志们,这只是第一台,我们要在一周内改造十台这样的机床,组成第一条半自动生产线!&34;娄厂长高声宣布,工人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李明远却已经在考虑下一步的计划了,数控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清单上,还有几项难度很大。

就在李明远思考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几个穿着军装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中年军官。

娄厂长一看,立刻迎上去:&34;张处长,您来了!&34;

原来是军工部的人来检查生产进度,没想到正好赶上半自动机床的首次亮相。

张处长站在机床前,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伸手摸着这台改造过的机床,嘴唇微微颤抖,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34;这……这是我们厂里自己研发的?&34;张处长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但语调依然不稳。

&34;是李总工设计的,&34;娄厂长骄傲地介绍,&34;从图纸到实物,仅用了三天时间!&34;

张处长使劲揉了揉眼睛,像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看着那根加工完毕的钢管,手指不自觉地抚过那完美的膛线,感受着那精确到几乎不可能的加工精度。

&34;同志们,把它启动一次,我要亲眼看看这个奇迹!&34;张处长声音有些发颤,脸上的表情比见了外星人还震惊。

李明远按下启动按钮,机床再次自动运转起来。

当加工完成的钢管被取出,张处长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他的思维似乎停止了运转。

&34;这……这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34;张处长喃喃自语,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34;李总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34;

李明远微微一笑,&34;意味着我们可以提前完成任务,而且质量更好。&34;

张处长猛地回头,眼神灼灼地盯着李明远,&34;有了这个,你能在多长时间内把任务完成?&34;

&34;给我十天,&34;李明远胸有成竹地说,计算着系统给他的数据,&34;十天后,我们就能完成全部生产任务。&34;

&34;十天?不可能!&34;张处长下意识地反驳,但看着那台正在自动运行的机床,他的语气又软了下来,&34;真的能行吗?&34;

李明远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

张处长走后,车间里的气氛依然沉浸在那种震撼的余韵中。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这个奇迹般的半自动机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李守正忽然拍了一下额头,脸色骤变。

&34;不对啊!枪的问题解决了,但子弹怎么办?&34;

娄厂长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猛地转向李明远。

&34;李总工,当初说的可是二十万发子弹,这……这根本不可能完成啊!&34;

几位老技师面面相觑,冷汗顿时冒了出来。

&34;以我们现在的设备,一天最多生产五千发,二十天也才十万发……&34;

&34;完了完了,枪能做出来,子弹跟不上,这任务还是黄了!&34;陈德忠搓着手,脸色发白。

整个车间瞬间安静下来,刚才的兴奋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焦虑和无奈。

娄厂长的嘴角抽搐着,似乎已经在考虑如何向上级解释这个难题。

李明远看着众人的表情,淡定地从公文包里抽出另一张图纸。

&34;子弹的事,我也考虑过了。&34;

他将图纸铺在桌上,众人立刻围了上来。

那是一台奇怪的机器设计图,看起来有点像缝纫机和冲压机的结合体,但又多了许多不明用途的组件。

&34;这是……什么?&34;娄厂长疑惑地问,手指在图纸上方悬停,不敢确定自己看到了什么。

&34;子弹自动制造机。&34;李明远的声音平静,但效果如同在寂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炸弹。

&34;什么?&34;一位老技师失声叫道,眼睛瞪得像铜铃,&34;子……子弹自动制造机?这世上有这东西?&34;

李明远点点头,开始详细解释图纸。

&34;这台机器可以自动冲压弹壳,一次冲压十个,然后自动装配弹头、火药,最后封装……&34;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游走,指出每个环节的细节。

随着解释的深入,车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34;这……这……&34;陈德忠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图纸上的一个数据,&34;每小时……五千发?&34;

李守正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他的嘴长得大到可以塞进一个鸡蛋。

&34;一小时五千发……一天工作十小时……就是五万发……四天就是二十万发!&34;

娄厂长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被身边的工人扶住。

&34;李总工……你确定这不是在做梦?这……这……&34;

一位从业四十年的老技师竟然&34;扑通&34;一声坐在了地上,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摇头,像是拒绝相信眼前的一切。

&34;这种技术……这种技术……&34;李守正的声音都变了调,&34;就算是在北极熊,我也没听说过啊!&34;

车间里的工人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有人掐自己的手臂,有人用力眨眼,仿佛要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一位年轻工人甚至激动得哭了出来,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脸颊。

&34;李……李总工,&34;娄厂长的声音都在发抖,&34;这机器……真的能造出来吗?&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