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82章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1 / 2】

山风木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王通的想法,李儒出逃,不外乎两个去处:

其一,去弘农。

其二,去郿坞。

此时,牛辅的本部人马驻扎在弘农陕县。牛辅的麾下大将李傕打败了朱儁,正追杀至荥阳;另一员大将郭汜出兵长社,劫掠颍川。如果李儒去了弘农,必会说服牛辅带兵回长安为董卓报仇。

然而,王通心中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李儒会去郿坞!

坞不仅囤积了大量钱粮,更有董卓的家眷。李儒素来精明,深知若要自保或反攻长安,钱粮与董卓家眷缺一不可。

钱粮是养军之本。

西凉军的粮草皆屯于郿坞,各部军队每月皆需前往领取。即便是牛辅驻守弘农的军队,军中存粮也不过两月之数。一旦郿坞失守,数十万西凉军将陷入粮荒,甚至因缺粮而自溃。

董卓的家眷则是聚军之魂,有了董卓的家人在,才可以聚军。如果董卓家人全都死了或散了,董卓的旧部西凉军就不会再团结在一起,就会四分五裂,再难凝聚力量反攻长安。

在原本的历史上,董卓死后,西凉军曾一度面临崩溃,就是因为郿坞被皇甫嵩攻破后,夺了郿坞的粮食和财宝,又杀光了董卓的族人。

从而导致西凉军没了粮草供应,又没了效忠对象,才差点崩溃。而后来他们能够受贾诩挑唆反攻长安,则是因为李傕和郭汜在兖州和豫州抢劫到了大量粮草。

但最终,李傕和郭汜还是反目成仇,自相残杀。

因此,王通断定,李儒出逃后,必会直奔郿坞。

与此同时,郿坞的粮草和财宝,也是王通谋划已久的必取之物。所以,一听说李儒跑了,王通便立即决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去郿坞。

……

出皇宫后,王通一路疾驰,直奔城外军营。

一边纵马奔驰,一边对徐晃道:

“天子已下旨命本将接管南军,然本将急于前往郿坞。接管南军之事,便交由徐将军代劳。南军主将杨奉,若能归附,王某必厚待于他。待你接管南军后,速来郿坞与本将会合。”

“诺!”

“诺!”徐晃高声应下,随即率数十亲兵纵马南去。

王通又转身对王越道:“王将军,你让史阿带三百虎贲营将士,护送本将的家眷去上郡,其余的虎贲营将士,由你统领,随本将去郿坞!”

“诺!”

王越也很干脆地应了一声。

……

出城向西,不多时便抵达王通的军营。高顺早已在营门口等候,身旁还押着一名五花大绑的男子——正是贾诩。

这是王通特意关照,让高顺抓来的。

王通看了一眼贾诩,没有跟贾诩说什么。

时间紧迫,王通现在没有时间跟他说话。只是让人给贾诩松了绑,再准备一辆马车,将贾诩关在马车里。

随后,便转头问高顺道:“军队可已准备妥当?”

“回将军!”

高顺抱拳行礼道:“回将军!”高顺抱拳行礼,“五千将士已整装待发,只待将军一声令下。”

王通点了点头,又问:“上郡方面可有消息送来?”

上郡方面的事情,也是王通非常关注的。

两个多月前,当王通离开上郡时,董卓派杨定担任上郡太守并接手王通的军队,让王通只带五千人马回长安。那时候,王通就已经布下了后手。

而在这次诛董的计划定下来之后,王通便立即让人送信给牛金和荀攸,让他们掐准“时间点”,夺回上郡的控制权,并派兵入关中来接应自己。

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太早起事会让董卓怀疑自己,太慢起事则会影响到后续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