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上午的阳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合适的人?我认识不?”何雨柱有点惊讶的问妹妹。
“当然认识,我好好的琢磨一下,这个事交给我了”何雨水对哥哥说道。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资源,看来在邮电所上班就是好”何雨柱心里的一个事情解决了,很开心。
“这和在邮电局上班没关系?嫂子带零钱了吗?大过年的别忘了给院里的孩子们发点压岁钱”何雨水提醒道。
“这事我能忘了吗?所有的孩子都有,三大爷家的解娣都想到了,东旭哥的两个孩子是亲戚一人五毛,其他孩子一人一毛钱就行了”何雨柱说道。
“挺好的”何雨水不再说话了。
今天的棒梗和小当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穿新衣服,并且还有压岁钱,今年贾家生活好了,压岁钱比以前也更多了,贾二雷一人就了两块钱,许大茂一人给了五毛、何雨柱也是一人给了五毛,其他人一毛、五分不等,连阎埠贵都给发棒梗和小当一人一毛的压岁钱。
“爹,这是长辈我给我的压岁钱,你凭什么要拿走?”棒梗开心的时间不长,压岁钱贾东旭说要替他保管着,棒梗不高兴了。
“我替你存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贾东旭说道。
“我不让你替我存,你自己都没有钱,能替我存了钱吗?”棒梗跑到了一边,离贾东旭远远的。
“棒梗又啥你爹没有钱就不让他存呀?”许大茂逗他。
“大茂叔,这个还不简单吗?就好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人家让他保管两个馒头,他能忍住不吃吗?”棒梗举了一个例子。
“棒梗果然聪明,你爹没钱都能想到?不简单”许大茂笑着表扬了棒梗一句,许大茂的话让院里的邻居笑了起来。
“你就知道骗孩子的钱?你都多大了?”贾张氏出门说了贾东旭一句。
“妈,我小时候你也这么对我说的,说等我长大了就把压岁钱给我”贾东旭说道。
“你长大了吗?”贾张氏回了儿子一句,收走了棒梗的压岁钱,然后转身进了屋子。
“我都二十七了,马上就是三个孩子的爹了,还不算长大吗?”贾东旭有点懵。
“东旭哥,你想啥呢?你活到一百岁,在贾大妈眼里也是个孩子”许大茂笑坏了,贾东旭还真有点意思,进了贾张氏口袋的钱你还想要出来,你也真敢想。
“我……”贾东旭无言以对。
95号大院的邻里关系比以前好了几分,没有易中海pua院里的住户,邻里之间比以前真实了很多,交流也比以前深了。
贾二雷早上起来,到95号院给本家大娘贾张氏磕了头,然后提了点礼品去了贾大雷家里,贾大雷的岳母来了,不带点东西不合适,并且贾大雷过完年就要走了,这很有可能是兄弟两人的最后一次过年。
中午贾二雷在贾大雷家里吃的饭,兄弟两人说了很多话,临分开的时候都是眼泪汪汪的。
“大雷,你堂弟比你亲弟弟还强不少”贾二雷走了后,岳母对贾大雷说道。
“三雷让我妈惯坏了,二雷从小受苦自然懂事,那个孩子不想被妈妈宠着呀,谁愿意懂事呢?”贾大雷想到了去世的父母和弟弟,想起了小时候的遭遇,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伤害太大了,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一直偏心弟弟,不管自己怎样努力学习、怎么在家积极表面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赞扬,但是弟弟哪怕是给父母拿了一个碗,父母都会觉的弟弟懂事,是个好孩子。
贾大雷考上了中专,然后分配了工作、成了亲,他明白了,偏心的父母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改变他们的看法,所以他离开了95号院,并且极少回去,他想要过自己的生活。
本以为这样能一直生活下去,结果短短的时间,弟弟、父亲、母亲都先后离世,至亲的离世让人很痛苦,但更多的是恐惧,堂弟的命太硬了,并且是专克亲人,自己的孩子还小、老婆肚子里还有一个没有出生,自己还不能死,贾大雷怕了,尽管他心里想和贾二雷亲近,但直觉告诉他,必须离开,离开后自己能活的久一点。
堂弟今天来看自己,带了礼品,还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百块钱,没出生的也给了,亲兄弟最多也就是一两块钱,他竟然给了两百块压岁钱,贾二雷这是怕自己到了外地过的苦,找借口补贴一下自己,二雷,你这么好,哥哥却不得不走,真有点对不起你。
贾大雷哭了很长时间,眼中的泪怎么也擦不干。
“大雷,你拿这么多钱放这里干嘛?”妻子过来了。
“这是二雷给孩子的压岁钱,收起来吧”贾大雷说道。
“二雷给两百块压岁钱?太大方了吧?哪有这么给的,他要是有了孩子,我们怎么还回去?”贾大雷的妻子说道。
“这是二雷怕我们去了外地生活的苦,找借口补贴我们,他是个有本事的,打猎挣了不少钱,以后找机会再还吧,这是他的一份心意”贾大雷说道。
“二雷脑子不好使,但是对人真诚,比三雷强多了”妻子说了一句,把钱收了起来,把这个事和她母亲说了,母亲也觉的贾二雷有情有义,是个好弟弟、好叔叔。
贾二雷回到家里,心情不是太好,唯一的亲堂哥也要去外地了,自己这克亲的名声确实大了点,不过以后肯定不会出现了,因为自己要娶的媳妇是秦京茹,自己还想让她生四五个孩子呢。
贾二雷半躺在躺椅上晒太阳,今天阳光不错,就是有点风,天气稍微冷了些。
孩子们过的很快乐,过年了,他们的手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了压岁钱,于是代销点里的小鞭卖的很火,院子里、胡同里到处是“砰砰”的小鞭声。
“二雷哥,这是昨天和今天我们的收获”阎解旷和刘光福两人来了。
“自己拿糖吃,看来今天清理的这个地方住的都是穷人,以前住的地方都是富人,以前大洋多,现在铜板多,我看看有没有好的铜板?”贾二雷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