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回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对旧政策与新政策、老观念与新观念的激烈碰撞,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支持旧政策的大臣们振振有词,力挺新政策的官员也不甘示弱,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户部尚书涨红了脸,大声说道:“旧的税收政策已经施行多年,百姓早已习惯,贸然更改,恐怕会引起混乱,动摇国本!”
而主张新政策的一位年轻官员立刻反驳:“时代在变,旧政策弊端渐显,若不革新,如何适应如今的发展?”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李如风站了出来,笑着摆摆手,说道:“诸位大人,先别着急上火,咱们都消消气。这新旧政策的事儿啊,就好比新旧两双鞋。旧鞋穿久了,确实舒服,可脚长大了,它就挤脚咯。新鞋呢,刚开始穿可能有点磨脚,但只要合脚,走得远啊。咱们不能因为舍不得旧鞋的舒服,就不顾脚的感受,一直挤着走不是?”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一愣,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这时,一位保守的老臣皱着眉头,慢悠悠地说:“李将军,话虽如此,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怎能轻易更改?这是对祖宗的不敬。”
李如风挠挠头,一脸无奈地说:“老大人,祖宗给咱们留下规矩,那是为了让咱们把日子过好。就像祖宗给咱们留了个房子,住了些年头,有点破了,咱稍微修修补补,甚至加盖两层,让它更结实、更宽敞,祖宗在天上看到,也会高兴的呀。总不能因为是祖宗留下的,破了也不管,大家挤在里面受苦不是?”
老臣被说得一时语塞。
右丞相也忍不住开口:“李将军,新政策推行必然困难重重,还需谨慎行事。”
李如风点点头,笑着说:“丞相大人说得对,推行新政策就像过河,咱们不能两眼一闭就往前冲,得先试试水深水浅。要不这样,咱们选几个地方,一边按旧政策来,一边推行新政策,对比看看效果。就像两个人比赛走路,看谁先到终点,这样结果一目了然,大家也都心服口服。”
女帝一直静静听着,此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李爱卿所言有理,新旧政策并非不可调和。在革新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稳定。就依李爱卿所言,先试点推行,观察效果。诸位爱卿,皆应以国事为重,齐心协力,方能让我大夏繁荣昌盛。”
大臣们纷纷拱手称是。李如风巧妙地化解了朝堂上的激烈争论,平衡了各方观点。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新政策试点推行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各种难题。女帝虽支持他,但朝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他又该如何在这重重困难中,真正让新政策落地生根,推动大夏向前发展呢?
左丞相林正风与几位亲近的大臣同行,他微微皱眉,低声说道:“今日李将军的一番言论,虽然巧妙化解了朝堂纷争,但新政策推行毕竟充满变数。这试点之法虽稳妥,可若出现差错,只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一位中年大臣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地方官员心思各异,推行过程中能否用心执行,实在难以保证。一旦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右丞相陈宏业则与另一拨人走在一起,他神色平静地说:“李将军的思路确实新颖,不过新政策若真能成功推行,对我大夏而言,或许是一次腾飞的机遇。只是这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还需细细考量。”
旁边一位资历较浅的官员赶忙说道:“右丞相高见。就怕在这利益博弈中,有人为了一己私利,破坏了大局。”
这时,户部尚书一脸忧虑地凑过来,对陈宏业说:“新政策涉及诸多方面,尤其是税收和贸易,这可关乎国库收入。若推行不当,国库空虚,那麻烦可就大了。”
陈宏业拍了拍户部尚书的肩膀,安慰道:“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试点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如今女帝支持,我们也只能顺势而为,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而那位之前被李如风怼得暴跳如雷的翰林学士徐敬之,还在气呼呼地嘟囔着:“哼,这李如风,年纪轻轻,竟敢在朝堂上如此大放厥词。祖宗之法岂是他说改就改的,这成何体统!”
他身旁的一位老臣劝道:“徐兄,消消气。女帝既然已经表态,我们也只能观望一二。说不定这新政策真能带来转机,也未可知。”
徐敬之瞪了老臣一眼,说道:“哼,我看悬!这新政策若是失败,李如风难辞其咎,到时候看他如何收场!”
在朝堂之外,大臣们的看法和想法各不相同,或担忧,或期待,或不满。而这诸多复杂的情绪和态度,如同交织的丝线,预示着李如风在推行新政策的道路上,必将面临一场错综复杂的挑战。接下来,面对大臣们的不同心思,李如风又该如何应对?新政策的试点推行,又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