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小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柜台后正在打盹的刘婶慌忙抹了抹嘴角,待看清来人后露出几分尴尬:“瑶丫头要买啥?“
“婶子,听说您家还有七五年粮站的红头信笺?“许瑶指尖轻轻摩挲着柜台裂缝里凝固的糖浆,余光却盯着货架后那扇褪色的蓝布帘。
方才那个佝偻背影消失的方向,飘来若有若无的旱烟味。
刘婶手里的鸡毛掸子“啪“地打在算盘上:“早八百年就“
“孙家上个月赊的苞谷面钱还没结吧?“许瑶将粮站记录册翻到某页,指腹在“孙志强“三个字上重重碾过,“三姐昨儿还让我捎话,说您要是为难她家亲戚“
布帘突然剧烈晃动,藏青裤脚带倒了摞在角落的汽水瓶。
许瑶眼疾手快扶住倒下的玻璃瓶,冰凉的瓶身上赫然留着半枚朱砂指印——和仓库帆布袋的褪色红痕如出一辙。
“死丫头片子!“满脸横肉的男人掀帘而出,沾着酒气的唾沫星子喷在许瑶脸上,“老子盯你三天了,真当孙家没人了?“
他蒲扇般的大手揪住许瑶的麻花辫,腌菜坛子里的酸腐味混着劣质烟味扑面而来。
门外纳鞋底的几个妇人慌忙收起针线筐,村民乙的瓜子壳粘在许瑶被扯散的辫梢上:“要我说,姑娘家就该像三姐那样“
“放开她。“
锈迹斑斑的秤砣砸在水泥地上的闷响惊得众人回头。
豆腐坊的瘸腿张叔拄着枣木拐杖立在门槛外,常年被蒸汽熏红的眼角泛着冷光:“孙老四,你裤腰上别的供销社账本,抄的是三姐家上个月赊的二十斤黄豆吧?“
孙老四钳制许瑶的手松了松,酒糟鼻沁出油汗:“关你屁事!“
“去年腊月二十三,三姐拿麻绳捆着两捆带血的毛票来找我。“张叔的拐杖尖精准戳中孙老四裤袋露出的账本边角,“说是要学许会计的字迹,我灶上蒸屉还烫着,倒叫她拿刀架着脖子磨了半宿墨。“
许瑶突然想起父亲书桌抽屉里那沓泛黄的习字纸,每张右下角都洇着可疑的油渍。
彼时三姐总爱倚在窗边嗑瓜子,瓜子壳纷纷扬扬落在父亲誊抄的《赤脚医生手册》上。
“三姐学字倒快。“张叔的枣木拐杖突然挑起许瑶手中的粮站记录册,枯枝般的手指划过某处墨迹晕染的签名,“就是改不了往印泥里掺朱砂的毛病,当年给公社写光荣榜“
货架深处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许瑶猛然转身,正瞥见蓝布帘后闪过半截藏青裤脚。
她弯腰拾起碎瓷片时,指尖触到块沾着朱砂的硬物——半截断裂的私章,凹槽里还嵌着“许记粮站“的篆体残痕。
暮色漫过村口的老槐树时,许瑶将粮站记录册压在青石板下。
晚风掀起纸页,月光恰好落在那枚褪色的红指印上,与战备库帆布袋的朱砂痕渐渐重叠成完整的圆。
月光在青石板上流淌成银溪,薛寒蹲在豆腐坊后院的柴垛旁,指腹抹过砖缝里凝结的朱砂颗粒。
蒸汽缭绕中,他冷峻的侧脸被灶火镀上暖色,掌心托着的半块私章与许瑶带来的碎瓷片严丝合缝。
“三姐用这个伪造粮站印章。“
许瑶将两片碎瓷拼在磨豆浆的石盘上,“张叔说当年她偷学父亲笔迹,总往印泥里掺朱砂防褪色。“
薛寒忽然伸手撩开她耳后碎发,粗粝的指尖擦过被孙老四扯破的衣领:“疼吗?“他问得突兀,却从腰间摸出个油纸包,里面躺着半块印着红章的供销社账本,“今早追查孙家赊账记录时,在废品站翻到的。“
泛黄的纸页上,三姐代笔的借条与粮站记录册的笔迹在月光下重叠。
许瑶忽然发现某处墨迹晕染的“贰“字右下角都带着细小钩挑——正是父亲教她写字时说过的“防伪笔锋“。
“不能直接找三姐。“薛寒用匕首尖挑开账本夹层,露出张盖着公社旧章的介绍信,“村长当年给三姐开过特困证明,他们“刀刃突然戳中某行模糊的数字,“看这里,七五年孙家领的救济粮,比实际多出二十斤。“
豆腐坊的蒸汽忽然浓重起来,许瑶望着薛寒被水雾模糊的轮廓。
前世她至死都不知道,这个总在深夜替她修好院墙的邻居,竟能一眼看穿层层伪装的账目陷阱。
晨雾未散时,村长家的公鸡刚叫过头遍。
许瑶攥着证据站在斑驳的朱漆门外,听见里屋传来算盘珠子的脆响。
薛寒突然按住她欲敲门的手,军靴底碾过门槛缝隙里飘出的半片烟叶——和三姐抽的是同个牌子。
“老叔,您看这事“许瑶将证据铺在八仙桌上时,村长正在往搪瓷缸里续水的手晃了晃,滚水溅在七五年先进工作者的奖状上。
薛寒的匕首“笃“地钉在账本某处:“退伍前我在后勤部管过战备粮,这种涂改痕迹“刀尖刮开泛黄的纸页,露出底下崭新的钢笔字,“至少改过三次。“
村长掏烟的手顿了顿,薛寒已经将退伍证拍在桌上。
鲜红的钢印折射着晨光,正好照见奖状边角三姐的赠言落款。
许瑶突然想起,前世村长儿子娶媳妇时,三姐送过一对鎏金鸳鸯枕套。
日头爬上窗棂时,许瑶抱着牛皮纸袋往家走。
薛寒沉默地走在她左侧,军用水壶随着步伐轻晃,里面装着村长签字同意的会议通知。
路过村口老槐树时,树影里突然传来火柴划燃的声响,几个抽旱烟的老汉正对着墙上新贴的告示指指点点。
许父的咳嗽声隔着院墙传来。
许瑶推开门,看见父亲正用胶水粘补那架摔坏的旧算盘,算珠散落在《赤脚医生手册》上,压住了三姐当年嗑的瓜子壳。
“瑶瑶“许父颤抖的手怎么也穿不上最后一粒算珠,“当年三姐说要学记账,我教她写数字该带钩“龟裂的指甲突然掐进掌心,“那借条上的"伍"字,其实“
许母摸索着握住女儿的手,将个温热的物件塞进她掌心。
那是半盒珍藏的桂花油,琉璃瓶身上还留着母亲年轻时描红的“许“字。
梳头时,母亲枯瘦的手指穿梭在她发间,把孙老四扯乱的麻花辫重新编得又紧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