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焱必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攀谈中,三人不知不觉回到了胡家湾生产队。
到了生产队,曹雪萍和陆晓雪都以为,大队的人会先关注到他们,和他们打招呼。
毕竟他们母女俩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
结果到了生产队,却发现队员们把他们母女忽视了,都去和林子阳热情的打招呼。
这世道什么时候变了?下乡知青竟然都这么吃香了,刚来几天,就和队员们混的这么熟了?
“哎呦,小林知青,你这自行车从哪来的?自己买的吗?”
“是啊,林知青,你这去一趟县城,不声不响搞了辆自行车回来,是借的还是买的啊?”
“小林知青,你这自行车看起来质量不错啊,是凤凰牌的吧?乖乖,这车看着真气派!”
林子阳的这辆自行车,之所以倍受关注,主要因为这年头,在乡下,自行车很稀罕,普通人家可买不起这玩意。
谁家要是能买上一辆,就等于在后世农村,家里买了辆大奔,足够让人羡慕万分的。
随着队员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干活的知青们也朝林子阳看了过去。
看到林子阳推回来的自行车,知青们同样很羡慕。
今天江建军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开始出来干活了,这要是再不出来干活,想着每天损失那么多工分,真的晚上都要睡不着觉了。
此时江建军也在田地里,同其他知青一样,看见了推着自行车回来的林子阳。
那辆凤凰牌的自行车,看着十分扎眼。
再听到周围人羡慕的话语,江建军握紧了拳头,林子阳这小子又在大队出风头了。
他郁闷的叹了口气,看向林子阳的眼神,带着嫉恨。
同时又不自觉的想起,上次陷害林子阳的计划,到底哪个环节出了意外?
那封英语信件,咋就好好的不翼而飞了呢?
如果英文信在的话,林子阳那天就被他整死了,这小子现在哪里还有机会,在大队到处嘚瑟。
周琴琴盯着林子阳推回来的自行车,同样嫉妒的不得了。
嫉恨之余,又酸溜溜的说道,“我看不是他买的,多半是借的,这自行车都不是全新的,顶多六成新,谁买自行车,会买个旧的啊?”
周琴琴刚酸完,下一秒就被林子阳打脸了。
只见林子阳笑着冲队员们说道,“确实是今天刚买的,我今天运气很好,这辆车不是全新的,大概六成新,所以供销社那边只要钱,没要自行车票,我这算是捡了个漏。”
这年代,很多人出得起买自行车的钱,但是自行车票却非常难搞到。
买自行车只要钱,不要票,在大家看来,确实是捡了大漏。
林子阳说完,虽然大家知道自行车不是全新的,但还是羡慕得很。
“虽然不要票,可一辆车还是得一百多块钱啊,看来小林知青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啊,不然哪里买得起?”
“是啊,我瞧他这么能干,还以为这小子是苦日子过来的,没想到人家家里条件这么好,在城里过惯了好日子,下乡还这么肯吃苦,真难得啊。”
“那是因为林知青的品行好,人家虽然家里条件好,但却不骄纵傲气。
不像有的知青,家里条件没见得多好,结果吃不得一点苦,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资本家的少爷大小姐。”
队员们这话,是暗讽大队里其他的知青。
有了林子阳的对比,这些城里来的其他知青,被衬托的一无是处。
虽然队员们说的不好听,但大多数知青,还是承认这些评价的,他们无可反驳,他们内心里确实心高气傲。
林子阳的本事,这几天大家都见识过了,哪个知青敢站出来说,自己比他厉害,比他能吃苦的?
而江建军和周琴琴两人,脸色铁青。
尤其是周琴琴,她刚说这自行车肯定不是林子阳自个儿买的,结果就被啪啪打脸,真是太丢人了。
周琴琴见不得林子阳出风头,嘴上继续酸道,“不就是一辆半新自行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全新的,二手货,有啥好嘚瑟的。”
涂卫国就站在周琴琴不远处,听到这女人的酸言酸语,暴脾气顿时上来了,直接怼了起来,“哎哟,周知青,你的口气还挺大啊。
要不你也整辆半新的自行车回来啊,啧啧,我估计你连个车轮子都买不起。”
不得不说,涂卫国真相了。
周琴琴现在别说是自行车了,她连个车座子也买不起。
因为在火车上,她的钱和票都被人洗劫一空了。
想到这事儿,周琴琴就气得想吐血,这事儿都赖林子阳。
要不是林子阳放走了那两个抢劫犯,她的钱还有希望追回来。
现在她的钱想追回来,已经几乎不可能了,那些抢了她钱的人,估计早就把钱花完了。
见周琴琴闭嘴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涂卫国咧着嘴笑了。
他阳哥是真厉害,没想到还是个隐形富二代,手里藏着那么多钱呢,他就知道,跟他阳哥混是对的。
林子阳和队员们寒暄完,扭头冲曹雪萍道,“婶儿,您家住哪儿,我把东西给您送到家门口。”
曹雪萍这才抽回神来。
她估摸着,是林子阳的自行车太扎眼了,所以大家的注意力,才全都聚集在他身上,导致都没什么人注意她和闺女回来了。
曹雪萍指了一下自己家的位置,林子阳推着自行车,把行李给他们送了回去。
陆家,和乡下普通人家差不多,住的也是土坯房,不过他们家的房子明显大不少,家庭条件应该比普通人家好一截。
刚才在路上,林子阳和曹雪萍也不是瞎聊,已经暗戳戳的把陆家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陆家在胡家湾生产队,确实算得上富裕人家,因为陆晓雪的父亲是生产队的赤脚医生,每年比普通队员多出来了一份工分补贴。
她二哥在部队当兵,还是个军官,每个月都是能拿工资津贴的,比乡下刨地的农民强太多了。
再就是陆晓雪还有一个姐姐,嫁去了城里,女儿女婿孝顺,也能时不时往家里补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