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比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月,太子李治监国,李世民巡游洛阳宫,对工程进度有些不满,
随即有官员上书直言百姓因长期承担宫室营造等赋役,导致民不聊生,堪比暴隋。
李世民十分不悦,下令按照秦浩当初的建议,改以招募的方式进行施工,随后兴致缺缺的回了长安。
三月,因后宫名额空缺,礼部奏请纳新,地方开始采选三代清白、才德兼备的良家女,上报户部审核后集中送往长安。
由内廷检查复核之后,选出丰腴端庄的一批开始接受宫廷礼仪训练,
四月,今岁的长安似是热得有些早,李世民已感烦闷,下令修建飞山宫作为东巡避暑行宫。
由于工程耗费巨资,一时征发了大量民夫,导致百姓渐起怨声。
魏征万般无奈,托着病体上论时政第一疏,良言苦口相劝,李世民虽当堂表扬了魏征,表示会有所考虑,然未有下文。
五月,魏征再上论时政十思疏,于朝堂之上亲自诵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李世民微微皱眉,而后靠于椅背,缓缓开口:“玄成,朕知你一心为国,所言皆为社稷考量。
朕亦明白,劳民伤财之举不可为。只是朕常年为国事操劳,夏日酷热难耐,实需一处清凉之所稍作休憩,以便更好地处理政务。
且朕所建飞山宫,规模并非奢靡无度,且自正则有所提议,一日两餐亦有供应,想来不至于对百姓造成过重负担啊。”
魏征闻言,再次拜倒:“陛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今日行宫之建,虽看似规模可控,然一旦开奢靡之端,往后或有更多耗费之举。
民心乃国之根本,望陛下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如此方能保我大唐长治久安。”
李世民听完,眼前瞬间闪过长孙的音容,心中一痛:“玄成的忠言朕记下了。朕亦非不知节俭之道,只是朕身为天子,总不能过于苛待自己。
飞山宫之事,朕会再加斟酌,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
房玄龄无奈摇头,不禁再次想起徒弟曾对自己所说的话,犹豫着要不要此时开口上报。
见高士廉满是希冀的表情看着自己,无奈出列开口:“
陛下,洛水泛滥成灾,来势汹汹,冲毁无数民宅,洛阳宫殿也未能幸免,惨遭损毁,飞山宫怕是真的要停修了。
据初步统计,已有六千余人不幸溺死,百姓流离失所”
李世民身躯猛地一震,霍然起身:“水患竟已至此程度?张亮素来治水有成,为何会发展到了这般境地?”
房玄龄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陛下,如今灾情紧迫,当务之急是拯救受灾百姓,秦浩三百里加急送来手书的堤防修筑技术献于朝廷。
臣恳请陛下即刻停止洛阳宫殿的修缮工程,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于治水救灾。否则,更多百姓将身陷水火,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世民长叹口气:“传朕旨意,朝廷即刻开展赈灾行动,务必保障受灾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
卢义恭,将工部所有的治水能臣都给朕派过去,命张亮亲临洛水灾区,全力治水,安抚百姓。
至于洛阳宫殿修缮一事,即刻停止,所有资源皆用于救灾!”
房玄龄眼中泛出泪光:“陛下圣明!”
洛州都督府,张亮看着刘平递上的明细,有些动容:“长乐公主心怀苍生,捐献钱粮助力治水,真是雪中送炭啊。
张亮在此,代受灾百姓深深拜谢公主的慷慨无私。”
刘平哪敢受张亮的拜,连忙闪在一边,小声提醒:“都督,驸马信中说了,国难当头,捐献些钱粮不算什么,
关键是要看管好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员,千万别寒了公主的心。”
张亮连连点头,回到正堂命官员立即处理物资,登记造册,忙碌之时圣旨又到,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夜晚房中,张亮有些唉声叹气:“不曾想刚刚到任,便遇到这等灾情,真是流年不利啊!”
李氏往脸上涂着乳液,不以为然:“老爷这话既对也不对,若是无事,如何能体现出老爷的能力呢?
只要水患一除,陛下定会对老爷刮目相看。”
张亮闻言,微微颔首:“夫人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为夫对水患倒是有些心得,
听闻工部派来的水部郎中亦是把好手,明日一早为夫就得去到堤坝盯着,直到水患结束。”
李氏有些皱眉:“那岂不是要离开许久?罢了,老爷的前程重要。方才先生来寻老爷,像是有急事呢!”
“能有什么急事,日后再说吧!”
说话间,公孙节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义父,先生有大事要与义父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