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行,我立刻召开社员大队,跟他们说这件事情,定下来以后,就发动人上山砍柳条,再秋收前能砍多少算多少,等过了秋天大家就不用闲着了,可以在家里编篮子。对了,知青点的那些人要通知一下吗?”知青点的某些人故意跟于静静作对,叫不叫那些人需要考量一下。
“还是叫了吧,要是不叫他们,他们肯定会说大队长对他们排外,歧视他们,别让他们闹到上头去。”于静静说。
她跟知青点的某些人只是有私人恩怨,没必要因为那些小事而耽误队里的大事。
大队长十分佩服:“于知青,你的大局观让我都感到佩服。反正叫了他们,他们会不会干,能不能干的成,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消息传到知青点的时候,宫樊蕊是第一次表示不参加的。
她来这里是当医生的,才不编什么篮子,谁爱编谁编。
江婉有些犹豫,她不想干那些苦力活,又想得到分红,便去叫方宇浩参加。
此时,方宇浩正和陈薇参加集体经济的事,江婉叫了他一声,他便丢下陈薇去找江婉了。
“方知青,我也想参加大队里的集体经济,可是我这几天手疼。”
“咱们先去看看,要是你干不了了,我可以帮你。”
“谢谢你,方知青。”
等方宇浩再去找陈薇的时候,那边已经没人了。
孙娜娜想要挣钱,也决定参加。
打算咱家的都去晒谷场集合,宫樊蕊为了凑热闹,也跟着去了。
很快,村里的社员大会就开起来了,社员和知青们都来参加了,大队里终于要有自己的集体经济了,社员们都十分赞同,来咱家的知青也没有反对的。
但是大队长有条件,每家每户可以自行砍柳条,也可以在家里编篮子,编好的篮子再交到大队部,统一送到镇上供销社售卖,前提是,他们编出的篮子质量一定要过关,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就只能留着自己家用了。
另外大队长还特意说明了这个点子是于静静出的,设计图纸也是于静静画的,以后挣了钱要给于静静百分之三十。
社员们说到分红利润的问题,立马相互讨论了一番,但他们都明白如果没有于静静,他们根本不会有这个机会,所以,并没有出声反对的。
而那些知青得知这个主意是于静静想出来的,李建民开始后悔没早早跟于静静交好,江婉和宫樊蕊此时却充满了嫉妒。
宫樊蕊属实没想到于静静会看病就算了,居然还能给柳树大队想出致富的点子。
不过,现在点子想出来了,能不能帮助柳树大队还未可知呢。
她以后可是要做大医生的人,于静静如此热衷于这种农村活计,以后就永远的留在这里吧。
大队长补充:“要不要参加,大家全凭自愿,不愿意参加的,不会勉强。”
包婶子也在人群里,她很是不屑,她儿子现在在革委会做事,她根本看不上这种集体经济。
“我不参加。”站出来,白了大队长和于静静一眼,拍拍屁股离开了。
大队长并没有跟她计较:“还有不参加的吗?绝对不勉强。”
省得有些事多的人以后因为一点小事抱怨。
接着就没有人再发声了。
大会开完,大家就积极地上山去砍伐柳条了,从山根到半山腰呜呜泱泱的全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