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卷途
第一章
程远站在银行大厅的玻璃门前,看着自己的倒影——笔挺的西装,一丝不苟的领带,胸前别着闪亮的工牌:大堂经理 程远。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早上好,程经理!\"保安老张笑着打招呼。
\"早。\"程远勉强挤出一个微笑,走向自己的工位。时钟指向八点十五分,距离正式营业还有四十五分钟,但整个支行已经忙碌起来。柜员们正在清点现金,客户经理们聚在一起讨论今天的营销计划,后台工作人员抱着厚厚的文件来回穿梭。
程远打开电脑,屏幕上立刻弹出十几封未读邮件。他快速浏览着:总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培训通知、分行关于三季度考核指标的补充说明、支行长要求今天下班前提交的个人业绩预测每封邮件都标注着\"紧急\"或\"重要\"。
\"程远,来得正好。\"支行长刘志明从办公室探出头,\"进来一下。\"
程远的心沉了一下。刘志明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头顶已经有些稀疏,眼睛却总是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每个员工的心思。在支行里,大家都私下称他为\"刘剃头\"——因为他总能把人逼到极限,像剃刀一样刮去员工最后一丝懈怠。
\"坐。\"刘志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继续盯着电脑屏幕,\"三季度考核只剩两周了,你的个人存款指标还差多少?\"
程远咽了口唾沫:\"还差三百二十万,刘行。\"
\"三百二十万\"刘志明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你知道分行给我们的压力有多大吗?数字化转型,网点转型,智能柜台替代率要达到70上面天天喊着降本增效,可指标一年比一年高。\"
程远沉默地点头。他当然知道。自从手机银行普及后,来网点办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少。上个月支行只完成了存款任务的65,整个团队都笼罩在低气压中。
\"你是985的高材生,支行重点培养对象。\"刘志明的声音缓和了些,\"但职场上,学历只是敲门砖。现在这个环境,不拼是不行的。上周分行开会,已经明确表示,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的员工,要考虑调岗或优化。\"
\"优化\"这个词让程远后背一凉。银行里的\"优化\"从来不是指技术升级。
\"我明白了,刘行。我会加倍努力的。\"
\"好,有这个态度就好。\"刘志明点点头,\"今天下午总行有个"旺季营销动员会",你代表我们支行去参加。记住,回来要落地执行。\"
走出办公室,程远感觉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看了眼手机,母亲发来微信:\"儿子,你爸单位的老王说他女儿在银行干了五年才当上客户经理,你才一年就做大堂经理了,真给我们长脸!周末回家吃饭吗?\"
程远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最终只回复了一个\"好\"字。
\"程经理,有客户咨询大额存单。\"柜员小李打断了他的思绪。
程远立刻调整表情,走向等候区的一位中年女士。\"您好,我是大堂经理程远,有什么可以帮您?\"
女士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们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多少?\"
\"目前是305,20万起存。\"程远熟练地回答,\"如果您资金量更大,我们可以申请专属利率。\"
\"手机银行上显示是31啊?\"女士皱眉。
程远心里一紧:\"是这样的,手机银行有专属优惠活动,如果您不熟悉操作,我可以现场教您\"
\"算了,我自己在手机上弄吧。\"女士摆摆手,起身离开。
程远站在原地,感到一阵无力。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客户来了又走,最终选择更方便的线上渠道。而每次客户流失,都意味着他的业绩指标又远了一分。
中午十二点半,程远终于有时间吃口饭。他端着食堂的盒饭回到工位,一边吃一边翻看下午会议的资料。手机震动起来,是大学同学群的消息。
张阳:\"兄弟们,我司新一轮融资到账了,估值翻倍!急需技术大牛,内推成功奖励两万,有意私聊!\"
下面是一连串的祝贺和调侃。程远看着屏幕上闪动的消息,想起去年毕业时,张阳加入的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创业公司,而自己则选择了\"稳定体面\"的银行工作。如今不到两年,对方已经成了公司技术骨干,拿着自己三倍的薪水。
\"程经理,刘行让你去会议室,临时会议。\"行政小王的呼唤把他拉回现实。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气氛凝重。刘志明站在投影前,屏幕上显示着支行最新的业绩数据。
\"各位,形势很严峻。\"刘志明开门见山,\"分行刚刚通知,三季度考核权重调整,存款指标占比从40提高到50。按照新算法,我们目前完成率只有58。\"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信贷主管老陈直接拍桌:\"这不是耍人吗?季度都快结束了才改规则!\"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刘志明冷冷地说,\"从今天开始,全员营销。柜员办业务时必须开口营销,后台人员每天至少打二十个客户电话,客户经理全部外拓。程远,你负责统计每日进度,晚上九点前发邮件给我。\"
程远默默点头,心里计算着这意味着自己又要加班到深夜。自从上个月支行业绩下滑,加班已经成为常态。上周他连续工作了十二天,唯一的休息日还被叫来参加一个毫无意义的\"服务礼仪培训\"。
下午的动员会在大厦45层的总行会议室举行。程远坐在角落里,听着台上领导激情澎湃地讲述\"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幻灯片一页页翻过,满是\"赋能抓手闭环\"之类让人似懂非懂的词汇。
\"我们必须转变思维,从坐商到行商,从等客上门到主动出击!\"副总挥舞着手臂,\"总行最新推出了"星火计划",每位员工都要成为燎原的星火!\"
程远低头记着笔记,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这才想起自己中午只吃了几口饭,剩下的时间都在处理客户投诉。他悄悄摸出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甜腻的味道暂时压下了胃部的不适。
会议结束后已是傍晚六点。程远站在大厦楼下等公交,手机又响起来。是母亲。
\"儿子,吃饭了吗?\"
\"还没,刚开完会。\"
\"这么晚啊?银行不是五点就下班了吗?\"
程远苦笑:\"妈,现在哪有那么好的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爸最近身体怎么样?\"
\"老毛病,血压有点高。不过知道你工作顺利,他心情好多了。\"母亲的声音透着骄傲,\"你爸单位那些同事,听说你在银行当经理,都可羡慕了。都说银行工作稳定体面,找对象也容易\"
程远听着母亲絮絮叨叨,胸口越发沉闷。在父母和外人眼中,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名校毕业,大银行工作,年纪轻轻就当上经理。没人知道这份\"体面\"背后的代价: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随时待命,业绩压力大到失眠,还有那些永远完不成的指标
挂掉电话,程远走进便利店,随便拿了个饭团。回到支行时,大部分同事已经下班,只有几个客户经理还在加班打电话。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业绩数据。
晚上九点半,程远终于发完了汇报邮件。他揉了揉酸痛的脖子,准备关机时,刘志明的回复立刻弹出来:\"数据不够详细,请按客户分层重新分析,明早八点前发我。\"
程远盯着屏幕,突然有种把电脑摔在地上的冲动。但他只是深吸一口气,重新打开了excel表格。
走出银行大门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初秋的夜风带着凉意,程远裹紧了西装外套。公交早已停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走回家——打车要三十多块,相当于他两小时的工资。
空荡的街道上,程远的脚步声格外清晰。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小餐馆时,他看见几个穿着外卖服的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那一刻,他突然怀疑起自己的选择——985硕士,银行白领,真的比这些看似\"底层\"的劳动者更幸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