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柳大姑:“”
老了老了,她是真的老了!
“哎,好好,姑知道了、知道了”
算了,别想太多,侄女说怎样,那就怎样吧。
第二天早上,柳采春、柳大姑一块儿带着初七去了柳里正家。
家里多了个人,还是个入赘的女婿,当然要跟柳里正打一声招呼。
初七的皮囊实在太好看,又是很沉得住气的那种,看起来踏实又稳重,也十分有礼,让叫人就叫人,眼神清正。
柳里正惊了一瞬,但看柳采春和柳大姑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这叫初七的年轻男人也不反对,柳里正反而替柳采春高兴起来,笑呵呵点头:“不错不错,这样也好,你也算是真正的有个家了,恭喜恭喜啊!”
柳采春和初七起身道谢,“多谢里正伯。”
“哈哈,客气客气!”
“这好歹也是个喜事儿,你们要不要办上两桌?我叫你伯娘、嫂子们都去帮忙操办。还有户籍也得上。”
这个时代的户籍上起来比较容易,按照柳采春的说辞,初七是从兄嫂家里逃出来的,自然不可能回去查户籍凭证了。那么只要柳里正作保,柳采春按了手印愿意接收,这事儿就能办下来。
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柳采春现在并不打算真的跟他把户籍锁死,办喜酒现在就更不必了。
柳采春便找了个借口先推脱了,又说起另一件事儿来。
“里正伯,我如今手里也攒了些银子,我想把我家房子重新盖起来,盖大一些、方便一些。”
现在那小破房子、小篱笆院子临时凑合还罢了,长久住肯定不行。
吃的方面现在已经解决了,住的当然也要改善。
再说天气大旱,到时候难保偷鸡摸狗的人就多了,本村柳里正管得严,加上大家卖菌子、笋子、染料都赚了不少钱,手头比别村的人要宽松不少,未必会有,别的村那就不一定了。
她们家一个女户,哪怕多了一个上门女婿,在外人眼中仍然弱小像小羔羊,真到时候乱起来了,恐怕她们家会成为最先被人盯上的一拨。
有个高高的院墙,门户结结实实的,也能减少不少麻烦。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自家要住的方便。
柳里正不知道柳采春心里想了那么多,但也十分赞同盖房子,“你说得对,这盖房子是头等要紧的大事儿,你手头若是银钱宽松,那就盖吧。要人帮忙你只管说。”
柳采春笑道:“就是要人帮忙呢,里正伯您也知道,我家还不起人工,我出钱雇人吧,一天二十五文,我想雇二十个人左右。”
柳里正点点头:“二十个人也好,虽然人多一些,但建的快也能早点住上。”
柳采春又趁机说了几个人,请教柳里正妥当不妥当?
盖房子也算是一门手艺,得有那懂行的人负责统筹安排,怎样挖地基、怎样夯砌墙壁、怎样安装窗户门户、怎样上梁、怎样盖瓦,都是有讲究门道的。
不是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能把墙往上砌的。
这样的手艺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一代代传下去,并不一定每个村里都有这样的技术人,但若是本村没有左右邻村肯定会有。
这些人平日里跟别的农家人一样下田上地干活儿,有人请他们盖房子他们就会去。
请他们的价格自然不可能一天二十五文,至少得五十文。
还有,雇的其他干活儿的人,至少得好几个是他们指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