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02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夏的开国皇帝李恪其实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北伐的支撑点在何处?

在李恪时代,北伐的支撑点是江宁、苏常和荆州,也就是汉江以南。

但从地理上来分析,这三个地方都不足以支撑大军北伐。

北伐不仅仅要考虑战场上的胜利,还要考虑到后勤的问题,更要考虑到一旦出师不利,大军如何回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都汇聚到一个问题上:人口密集的后勤预备地,距离前线太远了。

一旦北伐大军出师不利,增援时间长,进一步增加战场的不确定性。

宋州还好,毕竟有汴河。

徐州和秦州就不一定了。

这些因素不是靠前线一次次战术胜利能弥补的。

长此以往,只会不断消耗大夏的国力。

所以,一定要建立大的前沿阵地。

也就是李彦之前说的建筑密集的城寨形成战略纵深。

而这前沿阵地,则必须依靠后面的民生来供给。

后面的民生却又不能全部指望苏常、京畿和荆州,因为调运粮食的损耗率最少50。

李彦可以从荆州、京畿和苏常拿钱作为军费给秦州、宋州和徐州输血。

粮食、兵源和城寨的维护,以及军队物资持续化的供给,由本州提供是最优解。

而徐州的问题是人口减少,田地荒废。

所以军费反而是表象,徐州的民生才是根本。

现在还是防御阶段,以后想要北伐,就必须重新发展徐州、宋州和秦州的民生。

这第三点是李彦详细向陆康描述的,并且他也给出了建议:在徐州南边靠汉江的地方,设立一个经济特区,用来吸引人口过去。

说白了就是在徐州最南面设立一个资源配给点,吸引人口和资金过去。

通过这个配给点,来带动徐州南部三个郡,尤其是广陵郡的发展。

广陵郡到彭城郡有成河,成河是徐州运输大动脉。

广陵郡发展起来,徐州战线的物资几乎都可以解决,兵源也可以解决。

至于广陵郡,则需要苏常两州来带动。

八月下旬,李彦在层岭尽染的姑苏感受着中秋的宁静,以及对苏州官场人事安排的执着的时候,西北的风已经带上了一些凉意。

郾城郡北面那巍峨的太行山最南端的绝峰岭像一支冲天而起的长戟,直插天地间。

苍鹰在周围盘旋,俯冲直下,盯着下面那座已经燃烧起来的巨城。

外面巨石撞击城墙的声音震耳欲聋,城内箭头在房屋顶燃烧,浓烟滚滚。

一队队铁甲步兵从前面赶来,长官们大声呵斥着:“弓箭手准备!”

士兵弯弓搭箭,抬起来瞄向城外。

尚未射箭,突然一声巨响,原本已经四分五裂的城墙被突如其来的一颗巨石砸崩塌。

无数碎块瀑布一般倾斜而下。

离的最近一批魏军士兵被淹没。

弓箭营来不及放箭,只见那震碎城墙的巨石竟然燃烧着熊熊烈焰,如同一颗灼热的太阳从而天降。

人们抬头望去,眼中露出了绝望。

巨石靠近的一瞬间,火焰吞噬了人们的毛发。

随后,铁甲变形,血肉糜烂,骨骼崩碎,迸溅出来的鲜血也在刹那之间被烈火烧干。

轰的一声巨响,巨石砸在地面上,在地面留下了一个足足有一米深的坑,火焰在地面铺开,吞噬周围魏军。

巨大冲击力让巨石继续往前推了一米,里面破碎的铁甲和血肉与泥土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