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余淑英瞄她一眼,心说你这确实平和,平和的太彻底,她都不习惯了。
赵玉华笑起来:“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婆家人好相处吗?”
昨晚闺女女婿歇了后,余淑英去了锦城屋里,问了他一些京都的情况,听了小儿子话后,总得来说她还是满意的,不管婆家人如何,首先得自己立起来,闺女现在这样就挺好。
赵锦舒:“不管他们好不好相处,反正我们各过各的,互不干扰,我公公婆婆为人还不错。”
赵玉华可不信:“住一个院子,真能互不干扰?”
赵锦舒:“他们好声好语,我也好声好语。他们恶言相向,我自然也不会客气。中间争了几次嘴,他们都是要脸面的人,就是心里不满,也不敢太过闹腾,再说我一没占他们便宜,二没惹他们,想找事也得有立场。”
余淑英点点头:“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要脸面好啊,要脸面说明还能和他们讲讲理,要是遇到那不要脸面的人家,理都说不通,你说这日子咋过?”
“咋过?”两人看向自己娘。
余淑英嗔她们一眼:“生了俩笨闺女,糊涂着过呗,你和讲理的人讲理,和不讲理的人,讲啥道理?讲也讲不通。这样咱就得摸清楚他们的路数,看他们行事学着点,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大家都不讲理吧。要不然还能咋办,让自己憋屈死?”
赵玉华就笑着说:“像二嫂?”
余淑英没好气地说:“你二嫂也不是不讲理,不过人家讲的都是他们家那一套理,我和她的理不通,我也不和她讲理,她愿意咋过咋过,我不管她,我愿意咋过,她也管不着。”
依着二儿媳妇的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家锦舒既然结婚了,就不能住娘家。
锦舒当时情况特殊,她总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这不是挖自己的心吗?
要说偏心,其他几个孩子都好养活,偏锦舒打小身子就不好,她操的心多,付出的心血几个孩子都没她多,她承认他们老两口是偏疼锦舒一些。
可他们也没亏待任何一个孩子,结婚时该给的给了,他们的孩子,哪怕她工作没时间带,也是给了钱的,就是三闺女,当初也是给了钱的。
该做的她都做了,她就想疼闺女多一点,谁都阻止不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理解不满意,说她不讲道理,通通没用。
再说瑾台没恢复工作时,他们家里偶尔也会寄钱、寄东西,他也下地干活挣工分,回来帮忙干家务,后来恢复工作了,赔偿了钱,瑾台有了工资,闺女每个月给她生活费,没白住。
余淑英:“当然,你二嫂对我和你们爹还是孝顺的,逢年过节也给我们买东西,平常从镇上回来看我们,也会割块肉啥的,你们也别挑你们二嫂的理。”
赵锦舒笑了下,她二哥在杀猪场工作,一家子住镇上,二嫂从不和婆家这些亲戚来往。
那些老表、堂兄弟、堂侄们,七大姑八大姨的,平常除了婚丧嫁娶都不走动,就是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人家也说了不用给他们和孩子买东西,更不用给压岁钱,给来给去,买来买去太麻烦,不如什么都不弄。
上辈子,赵锦舒从京都回来,给侄子侄女带过东西,这边给他们送了过去,那边人家就打听了价钱,以同样的钱给陆泽陆瑞买了东西送过来,颇有一点便宜不占的架势,两次过后,她就没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