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不合适啊!管饭就可以了”。
“听我的,这些都是为了全县百姓修建的,不是本侯的私活,和大家说一声,之前修建药坊的今天下午都发下去,不能遗漏”。
整个永乐村都调动了起来,李永生对仓库要求的比较严格,所用的木材和石料不是普普通通民房标准就能达到的,孙大壮请示了村正,几乎集合了全村的壮劳力,开荒的事只能交给了女人和半大小子。
梁山台划着带着小船队来了一次,送来了百十袋黑心果,带走了一千份墨玉止痛丹和一千份墨玉止痛丸,小船队会掉头顺流而下,去第一站没有受灾的宿州府打开局面。
皇都,严总管带着队伍到了,请示了小皇帝,把耧车和友庆父子直接带去了御花园,上次耕地的痕迹还在,一片翻整的土地在御花园里相当惹眼,皇上不说话,谁也没敢碰的,几场秋雨让土地平整了一些,现在正适合播种。
严总管属于大内高手,拉耧车当然算不得数,友庆父子卡车,小皇帝扶车,严总管在一边提醒着注意事项,文武百官在外面看热闹,耧车的三个硬足划破了松软的泥土,小麦种子刷啦啦的落下,一趟走完,小皇帝回头检查了一遍,几乎没有露在外面的种子。
严总管拿着个铁耙子跟在后面。
“陛下,用这个镂平整,就算是完成了”。
小皇帝接过耙子,一趟三垄小麦,正好一个耙子的宽度,镂完麦垄,看着平整的麦田,脸上的喜悦根本掩饰不住。
“大司农,带着你们的人把剩下的田种完,看看耧车,测算一下每亩地的耕种速度,小顺子,带这两位工匠去歇息,老家伙,跟我去养心殿,好好给我说道一下这个李永生”。
严总管赶紧低头跟上,小皇帝临走前瞥了眼文武百官,目光在站在边缘的御史台御史大夫身上停留了一瞬。
永乐村,李永生正带着张静怡研究模具,即使三十多个小姑娘搓丸子也不够用的,一个一个的搓太费劲了,李永生打算给药坊鼓捣一些模具,刚开始用的是泥巴,一块平整的泥巴挖出几十个小孔,干了后用来制半圆的药丸,用不了几次就裂缝了。
换了结实的松木,制作圆形需要两块模具,不易操作,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木块上钻出几排一般大的小窝,药膏糊进去,半干了后磕出来让姑娘们稍作团整就好。
张静怡哪有这个耐心,做了两个就不耐烦了。
“杏儿,搬桌子,打麻将”。
李永生直起身子伸了下懒腰。
“你们两个看懂了么?看懂了做就行了,最少需要两百个,和前面建房的一样,一天五斤大米,不着急,但已经要平均规格”。
两个木工拿着模具急忙点头,这活轻快,一天做个三四十个完全没有问题。
梁山台带着止痛药已经进了宿州城最大的连锁药铺同仁苑,有些磕绊,药铺的大老板根本不信有什么止痛药能立即见效并且百痛全消。
梁山台虽然贵为一方知县,但在一个州府的府城内也只能算是小角色,陪着笑容介绍自己的产品。
“何掌柜,贵店这么多抓药的,肯定是有因为疼痛难忍的,你看那个捂着腮的贵小姐,说不定就是因为牙疼,何不让她试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