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伙子,你找谁啊?”一位大爷问道。
李辰溪递上一根香烟,微笑着回答:“大爷,请问陆国富陆放映员是不是住在这个院子里?”
“找国富啊?他就在我们院,前院住着。你来得正好,他今天在家呢。”大爷说着,便朝里面大声喊道,“国富,出来一下,有人找你!”
这已经跨了街道,人家不认识他李辰溪也很正常。
今天是他奶奶的60大寿,除了摆宴庆祝,李辰溪还想增添些节目。想到奶奶他们喜欢看电影,他便打听到了钢铁厂一位放映员的住所。
钢铁厂一共有三名放映员,这位陆国富是经验最丰富的一位,跟王股长还有些交情,也是王股长推荐的。
这时,前院左手边的厢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位中年人,正是陆国富。
其实,两边的房间都可以叫厢房。四合院大门旁边的房间叫倒座,以前就是下人住的地方。厢房,又称护龙,指正房两旁的房屋,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之分。东厢房在东边,坐东朝西;西厢房在西边,坐西朝东。厢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在尺度、工料、装修等方面都要稍逊一筹。一般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传统民居以东为尊,所以东厢房的等级高于西厢房,通常长子长媳住东厢房。
陆国富一眼就认出了走进来的李辰溪,热情地迎了上来。在钢铁厂,就算没见过李辰溪,也听说过他的大名。现在厂里新增的几个车间,都是因为李辰溪的发明而建立起来的。
“陆放映员您好!我是……”李辰溪看着迎上来的陆国富,准备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知道,你是李辰溪同志嘛!我跟你们王股长是朋友,不用这么见外。来,到我屋里坐会儿。”陆国富说道。
在钢铁厂,谁不想跟李辰溪攀点交情呢?
李辰溪跟着陆国富走进屋,边走边说道:“既然您跟我们股长熟,那我就真不见外了!您也别叫我同志了,叫我辰溪就行。我叫你陆叔,行不?”
陆国富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巴不得跟李辰溪拉近关系呢。他立即笑道:“行啊!那以后我就叫你辰溪了。以后别的事我不敢保证,但只要是放电影的事儿,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进了屋。
屋里还有一位妇女,应该是陆国富的妻子。还有两个青年,跟李辰溪差不多大,长得也挺像,估计是双胞胎。看他们的穿着打扮,估计还在读书。
随后,陆国富给李辰溪介绍了他的家人。
李辰溪没猜错,那两青年还真是双胞胎。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那两位青年竟然认识他。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他们是他的学弟。他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事迹,学校已经广为宣传,甚至成了佳话。
这也能够理解,毕竟自己的学校出了个天才学生,自然要好好宣扬一番,或者说是炫耀一下。学校还保留着李辰溪的档案,里面有他的照片等资料,所以学弟学妹们也都认识他。
“以后多向你们师兄学习,别整天无所事事……”陆国富又对着两个儿子进行了一番说教。
说实话,他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觉得两个儿子远远比不上李辰溪。其实,他对两个儿子的期望也不高,等他们读完书,就跟着自己学放电影。只要掌握了放电影的技术,他相信两个儿子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放映员可是个很吃香的职业。他们下乡放电影时,乡亲们为了能多看一部电影,经常会送些“土特产”给放映员,比如老母鸡、鸡蛋、大蒜、蘑菇之类的。
甚至有些寡妇,还会私下里邀请放映员去家里过夜。这种事,村里人其实都知道,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想多管闲事罢了。
寡妇也要养家糊口,村里总得让人有条活路吧?所以,即便知道了,村里人也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当然,私底下可能会有些长舌妇嚼几句舌根,但那也无关大雅。
不知道这两位学弟是受了什么启发,一个劲儿地追问他关于发明的事情。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对发明也充满了兴趣。
“师兄,您觉得我们发明点什么好呢?”陆学正一脸热切地问道。
李辰溪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陆国富在一旁笑骂道:“飞机大炮,你们能发明得出来吗?”
这种问题,简直是傻不拉几呀!
你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能发明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考虑发明什么比较好,那并不是你们当前需要考虑的事情。
李辰溪并没有打击两位学弟的积极性,而是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你们可以先从生活小用品入手,千万不要小看那些生活用品,它们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一盒火柴,它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
在火柴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取火是不是很不方便?
火柴看似很不起眼,但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火柴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十八世纪下半叶主要是利用黄磷作为发火剂,但由于黄磷有毒,后来又逐渐被硫化磷火柴取代。
然而,硫化磷火柴随时都有自燃的可能,很不安全。直到1855年,瑞典的一家火柴厂研制成功了安全火柴,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我这是在告诉你们,不要好高骛远,可以对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研究。
‘就比如我搞出来的压水井和太阳灶,它们也只不过是取水、烧水的工具而已。’李辰溪接着说。
陆学正和陆学义两兄弟一听,觉得好像也有道理,并不一定非要发明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再拿你手上的那支铅笔来说,以前的铅笔是没有橡皮帽的,后来美国的一名画家发现把橡皮擦安装在铅笔的另一头,可以大大方便书写和涂改,于是他就发明了这种带橡皮擦的铅笔。
这是不是很简单?
好像小孩子都能想到。
但你们知道这项发明给那位画家带来了多少专利费吗?”
陆学正两兄弟的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
‘多少?’
带橡皮帽的铅笔,这看上去确实很简单呀!如果换做是他们,也能想到。
‘55万美元,折合成我们的钱,大概是一百多万。’
此话一出,就连陆国富都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