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42章:敲定人数【1 / 1】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支书挺直腰板,目光坦诚地直视梁村长,毫无保留地说道:“梁村长,我们村的辰溪刚提了个主意,想从你们双田村请些人手过来,帮我们搞搞建设。

别的不敢打包票,管饱饭这点,我们李家庄绝对没问题。”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前倾,双手摊开,仿佛在展示自家的底气。

梁村长听闻,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李支书,那你们具体打算请多少人过去呢?”他心里暗自盘算,公社那边已经抽调了二十人,村里的农田还等着人去耕种打理,后续还有一系列生产任务,实在不能再抽调太多人手了。不过,对于老支书抛出的这个橄榄枝,他心里着实有些心动。

如今这艰难时期,能有个包饭的活儿,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村民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至于额外的报酬,他根本不敢多想。

老支书微微皱眉,陷入短暂的思索,随后反问道:“梁村长,依你看,你们村能抽出多少人来支援我们呢?”他心里明白,虽说只是修建一座小型水库,但工程繁杂,需要大量人手。

再加上村里当下诸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处处都缺人力。若条件允许,他恨不得把修水库的活儿都外包出去,这样村里的壮劳力就能腾出手来,去做些更轻松、收益更高的活儿。

梁村长一听老支书这话,心中一惊,看来李家庄的需求不小啊。他稍作思忖,谨慎地说道:“要是不硬性要求必须是男劳力,我们双田村能凑出四五十个干活的好手。要是把妇女也算上,人数还能再多些。”

他在心里默默过滤了一遍,那些老弱病残的村民,实在不好意思提。

毕竟,把这些缺乏劳动力的人派过去,那不是给人家添乱嘛。、他深知,这次合作是双田村与李家庄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务必要挑选出村里最能干、最靠谱的人,否则,一旦搞砸了,可就再难有下一次合作的机会了。

老支书听完梁村长的答复,微微点头,说道:“四五十人,数量上是少了些,不过也勉强能接受。”

恰在此时,一阵“咕咕”声从梁村长的肚子里传来,那声音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突兀。梁村长瞬间涨红了脸,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但也无可奈何。

长期以来,他都在饥饿边缘挣扎,如今面对眼前热气腾腾的大面馒头、香气四溢的炒菜,甚至还能瞧见菜里零星的肉碎,那油花闪烁,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他实在难以克制食欲。

老支书敏锐地察觉到梁村长的窘迫,连忙笑着打圆场:“正好,我也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咱们边吃边聊,不耽误事儿。”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莲花白酒,动作娴熟地给每人都倒了一杯。

这莲花白酒,在四九城地区可是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著名佳酿。其酒性温和,香气扑鼻,素有高级滋补酒的美誉。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近人徐珂编纂的《清稗类钞》中曾有记载。

到了清代,莲花白酒的酿造更是选用万寿山昆明湖所产的白莲花蕊,其配制方法堪称封建王朝的御用秘方。

直到1790年,京都的商人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这御制秘方,经由京西海淀镇仁和酒店精心酿制,这绝世佳酿才得以流入民间,供百姓品尝。

梁村长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酒!”

这口感与他以往喝的散装白酒简直天壤之别。散装白酒入口辛辣刺激,而这莲花白酒则绵柔顺滑,酒液顺着喉咙缓缓而下,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全身。然而,想到日后恐怕再难有机会品尝如此美酒,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苦涩。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刻他算是深刻体会到了。

老支书看着梁村长陶醉的神情,豪爽地说道:“既然觉得是好酒,那就多喝点,千万别客气。”

梁村长带来的三个村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美食与美酒,喉咙里不断吞咽着口水。但他们见村长还未动筷,都不敢贸然行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内心的渴望愈发强烈。

终于,梁村长拿起筷子,开始享用美食。三个村民见状,也立刻拿起大面馒头,狼吞虎咽起来。他们每人手中握着一个馒头,两三口就消灭一个,腮帮子快速蠕动,仿佛饿了许久的野狼。

老支书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感慨:若不是李辰溪为李家庄带来诸多机遇与帮助,恐怕自家村子也会像双田村这般,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梁村长吃东西时,相较三个村民,显得斯文许多,但进食速度却丝毫不慢。他小口咬着馒头,就着炒菜,有条不紊地吃着,偶尔也会端起酒杯,浅酌一口莲花白酒。

而老支书则不紧不慢,拿起一个馒头,细细咀嚼,每一口都吃得很认真。他时不时端起酒杯,轻轻抿一小口白酒,目光在众人身上流转,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约莫过了十分钟,梁村长和三个村民都已吃得饱饱的。他们原本想克制一些,毕竟在别人家做客,但老支书热情地劝菜劝酒,让他们渐渐放下了拘谨,尽情享受美食。他们的食量惊人,四个人竟然吃掉了将近二十个馒头,桌上的炒菜也被一扫而空,就连菜汁都被他们用馒头蘸着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喝足的梁村长看着一片狼藉的桌面,满脸歉意地说道:“李支书,实在不好意思,看到这么好吃的饭菜,我们实在没忍住。”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仿佛做错了事的孩子。

“没事儿,吃饱了没?要是没饱,馒头管够。”老支书关切地问道,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他既然决定请人家吃饭,就打算让大家吃得尽兴。

梁村长连忙摆手,说道:“饱了,饱了。吃了这一顿,我感觉就算两天不吃饭,也能扛得住。”他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哈哈!那就好,出门在外,一定要吃饱吃好。”老支书爽朗地笑道。

随后,梁村长正色道:“李支书,就按刚才说的,我们双田村出五十个人手。村里还有些农活没干完,要是不抓紧,明年的收成可就悬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村里农事的担忧。

“好,梁村长,那就麻烦你安排他们两天后过来,我们这边也好提前做些准备。”老支书爽快地答应道,同时伸出右手,与梁村长用力握了握,表示合作愉快。

梁村长点头应道:“没问题!我回去就着手安排,保证按时把人带过来。”

两人又就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展开讨论,诸如人员的工作分配、食宿安排等。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们谈得十分投入,氛围也愈发融洽。

之后,梁村长起身,带着梁赞三人准备返回双田村。在回去的路上,梁村长一脸严肃地对梁赞说道:“梁赞,我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以后你带队来李家庄干活,一定要抓住机会,和李辰溪把关系处好。”

他隐隐感觉,李家庄能有如今的变化,李辰溪必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听说李辰溪在钢铁厂采购科担任股长,李家庄能摆脱饥饿困境,肯定离不开李辰溪的帮助。

梁赞听后,立刻挺直腰板,认真地回答道:“叔,我明白。您放心,我一定按您说的做。”在他心中,叔叔经验丰富,肯定不会害自己,只要听从叔叔的安排,把交代的任务完成好就行。

这时,梁六忍不住开口问道:“村长,我能不能也来李家庄干活啊?”他一边说,一边舔了舔嘴唇,脑海中还回味着刚才的美味馒头。他心里清楚,就算去公社修水渠,伙食也远远比不上李家庄。刚才那顿饭,是他今年吃得最香、最满足的一顿。

梁村长看着梁六,心中暗自思忖。梁六饭量大,刚才将近二十个馒头,他一人就吃了三分之一。

不过,他干活也确实卖力,力气大,是把好手。想到李家庄应该也不在乎多他一个人的口粮,于是说道:

“行,你也跟着去。到了那边,好好干活,别给咱村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