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2章: 今天什么日子?【1 / 1】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社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公社书记本在办公室处理着各类事务,听闻有一辆卡车停在公社门口,且下来的是李家庄的大队长,不禁心生好奇,决定亲自出来一探究竟。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公社大院,目光落在那辆卡车和站在一旁的大队长身上。

稍作思忖,便走上前去,满脸堆笑地询问道:“李队长,真是稀奇啊,你们李家庄啥时候出了个卡车司机?”

公社书记心里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公社日常运输物资的需求不少,要是能和一位卡车司机搭上关系,往后运送物资、协调工作,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大队长心里明白,哪些话能说,哪些得藏着掖着。他微微苦笑,无奈地回应道:“书记,刚刚开车那位,是我们村的李辰溪。”

公社书记听到“李辰溪”这个名字,先是一愣,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这个年轻人的相关信息。

他不禁感叹道:“哟,没想到李辰溪这小伙子这么有本事,连卡车都能开得这么溜。”

话锋一转,公社书记接着问道:“不过话说回来,李队长,你今儿个特意坐着卡车跑公社来,肯定是有啥重要事儿吧?”他心里琢磨着,总不至于单纯为了显摆一下坐卡车的威风吧。

大队长这才猛地想起自己的正事,连忙说道:“书记,是这么回事。我们李家庄打算修一座小水库,这工程要是想推进得快些,得用些雷管。所以我来公社,想申请一批雷管,您看能批准不?”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枪支弹药的管控虽说也有一套规定,但远没有后世那般严格。只要申请流程合理,没有人为设置障碍,一般来说,申请通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公社书记听完,非常爽快地答应道:“行,没问题!你现在就去办理申请手续,我这就给你批条子。”其实,李家庄要修水库这件事,公社书记早就有所耳闻。

毕竟这可不是一个小村落的普通事务,而是关系到整个村子农田灌溉、农业发展的大事。村子主动搞水利工程建设,公社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不但不会阻拦,还想着在合理范围内给予支持,毕竟这对国计民生都有好处。

而且,公社书记还听说,李家庄连发电机都弄到手了。一想到这儿,他在心里暗自感叹,这李家庄可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啊!而这背后的关键人物,不用猜,肯定是李辰溪。所以,公社书记这次痛快地给大队长批条子,一方面是认可李家庄修水库这件事,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李辰溪一个面子。

要是换作其他村子的人来申请,即便申请雷管本身难度不大,也未必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当天就拿到批文。

大队长听到公社书记这么干脆地答应,心里先是一阵意外,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大概率是辰溪的面子起了作用。他在心里默默庆幸,还好让辰溪送自己来公社,这一趟可真是来对了。

“太感谢您了,书记!”大队长满脸感激,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

就这样,大队长顺顺利利地把雷管申请了下来。

……

此时的李家庄,村里热闹非凡。一桶棕油被几个村民小心翼翼地搬到了学校厨房。李志高夫妇站在厨房门口,望着那桶棕油,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李志高的媳妇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开心地说道:“你瞧瞧,十六弟对咱学校可真是没话说,啥物资都想着咱。”李志高点点头,深有同感:“是啊,咱村的孩子们,可算是有福气了,就拿吃的来说,现在可比以前强太多了。”

确实,如今村里孩子在饮食方面,在周边村子里那是出了名的好。当然,和李辰溪家相比,可能还是略有差距,但在整个村子的大环境下,这些孩子已经是吃得最好的一批了。衣食无忧,每天只需要安心学习。这一届的孩子,碰上了李辰溪这样热心支持教育的人,真是幸运。

“这一桶油可有五十斤呢,够咱学校食堂吃上好一阵子了。”李志高的媳妇一边说着,一边和旁边帮忙的村民一起把油桶往厨房里面挪。要知道,村食堂也才分到五十斤棕油,学校能有这么多,孩子们的伙食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学校厨房里,最近新来了一位帮手。原本就应付得来一百多个孩子饮食的厨房工作,现在更是轻松了不少。其实,以原本那位厨师的手艺和能力,一个人操持这些孩子的饭菜也完全不在话下,只是有了帮手,大家能更从容一些。

“厨房这边的事儿,你就多和六嫂商量着办,有啥问题随时找我。”李志高对新帮手和媳妇叮嘱道。他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学校的后勤事务,他相信媳妇和大家能处理好,不需要自己过多操心。

而且,到了晚上,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村里的成年村民们开展扫盲工作。虽然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李志高却乐在其中,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非常有意义。

……

另一边,李辰溪驾驶着卡车,一路疾驰,很快就把满满一车蔬菜运回了钢铁厂。在钢铁厂,他熟练地完成了卖菜的各项流程,从过磅称重到账目核算,一切都有条不紊。最终,他顺利拿到了卖菜的收入,仔细一数,差不多有三百元。

李辰溪正准备离开钢铁厂,这时,放映员陆国富远远地就看到了他,脸上堆满了笑容,脚步轻快地朝着他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热情地挥手打招呼:“辰溪,辰溪!”

陆国富走到李辰溪跟前,满脸兴奋地说道:“辰溪啊,今天有空不?来叔家吃个饭呗。”这段时间,陆国富的心情格外舒畅。上次厂里举办的表彰大会,他的两个儿子在会上大放异彩,再次为家里争了光,获得了厂里的表彰和奖励,奖品是一个电饭煲。

这电饭煲可不得了!虽然是钢铁厂自己生产的产品,但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创汇了,在国内市场上,就算你有钱,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所以,这个电饭煲在当下绝对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的大件物品。

昨天,陆国富把电饭煲带回家,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邻居们听说他家得了个电饭煲,都好奇得不行,纷纷跑到他家来看热闹。毕竟在这附近几百米的范围内,估计也就他家有这么个新鲜玩意儿,大家都没见过呢。

而且,这电饭煲还是他两个儿子凭借自己的本事“挣”回来的,这让陆国富在邻里之间特别有面子。

所以,他一直想着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一下李辰溪。虽说电饭煲的创意是两个小子想出来的,但真正把这个创意变成实物,让电饭煲得以问世的人,是李辰溪。

“陆叔,今天是啥特别的日子啊,您这么热情地请我吃饭?”李辰溪笑着问道。

陆国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可不,今天就是个大好日子!你就别问为啥了,晚上来叔家,咱好好吃一顿。”

李辰溪爽快地答应道:“好嘞,陆叔,晚点我一定去。对了,陆叔,您最近忙不忙?我有个事儿想麻烦您。”

陆国富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个大概,笑着说:“是不是想请我去放电影啊?我最近有空,你想啥时候看?”要是换作别人找他放电影,陆国富可能还会拿捏一下架子,就算有空也得考虑考虑。但李辰溪不一样,人家帮了自己家这么大的忙,这点小忙他肯定得帮。

李辰溪说道:“就这两天吧。村里现在正修水库呢,大家白天干活都挺累的,想让大伙放松放松。”

陆国富一听,立刻说道:“行,那就今晚去!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

中午时分,李辰溪算着时间,差不多到了饭点,便朝着陆国富家走去。他去别人家做客,自然不会空手上门,手里提着几个罐头。在这个年代,罐头可是稀缺物资,一般老百姓平时根本舍不得花钱买罐头吃。这东西在走亲访友的时候,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礼物。

李辰溪来到陆国富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陆国富听到敲门声,连忙过来开门,看到李辰溪手里提着罐头,笑着说道:“辰溪,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啊,太见外了。快进来,快进来!”

走进陆国富家,李辰溪发现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满满一桌子,十分丰盛。陆国富本就生活条件不错,平时吃穿用度都不缺。

今天这顿饭,更是下了大功夫。餐桌上,一小盆小鸡炖蘑菇香气四溢,鸡肉炖得软烂,蘑菇吸饱了鸡汤的鲜味,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一条红烧鱼摆在中间,鱼身煎得金黄,浇上浓郁的酱汁,色泽诱人,光是闻着味儿,就能让人垂涎欲滴。还有一只烤鸭,外皮烤得金黄酥脆,泛着油光,看着就特别有食欲。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屋内最显眼位置的那个电饭煲。

电饭煲里盛着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电饭煲的外壳擦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淡淡的金属光泽,就好像被当成了一件珍贵的宝贝供奉在那里。

三道菜,全都是荤菜,这样的饭菜规格,在农村地区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就算是在城里,一般家庭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有这样丰盛的餐桌。不得不说,陆国富为了招待李辰溪,这次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下了血本。

“陆叔,这罐头是朋友送我的,我平时也不太爱吃这些,想着带过来给您尝尝。”李辰溪笑着解释道,把罐头递给陆国富。

这时,陆学正和陆学义两兄弟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李辰溪,眼睛一亮,连忙热情地打招呼:“辰溪哥,您来啦!”如今,这两兄弟在学校和家里都特别威风。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他们参与了电饭煲的发明,还因此受到了厂里的表扬和奖励,对他们都多了几分关注和赞赏。在四合院,邻居们也都对他们赞不绝口,这让两兄弟自信心爆棚。

“你们俩要好好学习,继续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脑子里那些新奇的想法都变成现实。”李辰溪微笑着鼓励两兄弟。

陆学正和陆学义听了,激动得满脸通红,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马上就要去搞出一个新的发明来证明自己。

“好了,好了,都别站着了,快过来吃饭!”陆国富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他还特意拿出了一瓶珍藏了好几年的茅台,这瓶酒之前他一直舍不得喝,今天为了招待李辰溪,他一咬牙,开了这瓶好酒。

李辰溪和陆国富面对面坐下,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愉快地聊着天。

陆国富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下乡放电影,走过不少地方,也听说过很多农村里稀奇古怪的事情。他绘声绘色地给李辰溪讲述着这些趣事,李辰溪听得津津有味。

酒足饭饱之后,李辰溪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该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