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支书眉头紧蹙,不知如何抉择。
这手表票得来不易,是卖黑熊时钢铁厂领导给的,可到底该分给村里的李大文还是李旭安呢?这问题在他心里翻来覆去,搅得他坐立难安。
思索良久,老支书终于下定决心,让人去把李大文和李旭安找来,他想着,人多主意广,大家一起合计合计,说不定能找出个妥当的法子。
李大文和李旭安几乎是同时到达老支书家的书屋前。
两人目光交汇,眼中都满是疑惑。
老支书同时把他们叫来,能有什么事呢?两人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缓缓走进屋子。
一瞧见老支书,他们立刻挺直身子,恭恭敬敬地打招呼,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李大文心里更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他暗自琢磨,该不会是老支书要找他清算之前做生意赚钱的事儿吧?想到这儿,他的手心都微微沁出了汗,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老支书,您特意把我们叫来,是有啥重要指示吗?”
老支书看着两人,也不打算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其实也不是啥特别大的事儿。
之前咱村卖黑熊的时候,钢铁厂的领导给了一张手表票。
你们也知道,这东西稀罕,我正发愁该怎么分给你们俩呢。” 李大文一听,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原来不是算账的事儿。
他拍了拍胸口,连忙说道:“老支书,这手表票给旭安叔最合适不过了!要不是旭安叔当时舍身救我,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现在我哪还有脸去争这手表票,它就该是旭安叔的。” 老支书听了,心中暗暗点头,觉得李大文这孩子懂事,懂得感恩,是个有良心的娃。
于是,老支书看向李旭安,说道:“行,既然大文都这么说了,这张手表票就归你了。”
李旭安完全没想到,幸福会如此突然地降临。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手表可是个实打实的大件,平日里想买,那价格他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舍得花钱去买了。
此刻,他激动得舌头都有点打结,连忙说道:“哎呀,太感谢了,大文!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份情我记下了。” 李大文笑着摆摆手,说道:“旭安叔,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该谢的人是我,您对我的救命之恩,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 老支书在一旁看着两人互相谦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起手表票,郑重地递给了李旭安。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没停歇。
大家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饲料加工坊的建设中。
经过近一个星期不分昼夜、紧锣密鼓的忙碌,一座崭新的饲料加工坊终于拔地而起,矗立在村子中央。
老支书站在加工坊前,双手背在身后,眼睛里满是喜悦和自豪。
他看着这座凝聚着全村人汗水和希望的建筑,心中的喜悦再也抑制不住,当即扯着嗓子宣布:“乡亲们,都听好了!今天咱村这饲料加工坊建成了,这是大喜事!今晚咱们就在村里搞个吃馒头大赛,大伙都来参加,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老支书心里想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放松放松,也能增强村里的凝聚力。
梁六当时就在不远处,听到老支书的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连忙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支书,您看我们双田村的村民,能不能也参加这吃馒头大赛呀?” 梁六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能参加,那可太好了,多吃点就能多省点粮食。
虽说村里的大饭堂已经开伙了,可每个人的饭量都有限,想要吃饱还是挺困难的。
不过,比起之前挨饿的日子,现在已经好太多了,所以即便吃不饱,大伙也都没啥怨言,毕竟大家都知道,粮食短缺是当下全国都面临的大难题。
老支书听了梁六的话,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能参加!咱们两村向来亲如一家,有好事自然要一起分享。” 其实,老支书打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双田村的村民也参与进来,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多好。
原本,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都累得腰酸背痛,恨不得马上躺到床上好好睡一觉。
可一听说晚上有吃馒头大赛,瞬间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疲惫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李家庄都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着这件事。
村里的妇女们更是积极,她们自发地聚到一起,前往村里的厨房帮忙。
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揉面,有的烧火,有的负责蒸馒头,都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足够的馒头,好让比赛顺利进行。
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忙碌,热气腾腾的馒头终于摆满了蒸笼,阵阵麦香飘散在村子的上空。
前来参赛的村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村中心的广场上。
广场中央,一张长长的桌子格外显眼,上面堆满了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袅袅升腾,仿佛在向大家招手。
参赛者们站在桌子前,一个个摩拳擦掌,眼神中透露出兴奋和期待,都想着在这场比赛中好好表现一番。
老支书站在一旁,看着准备就绪的参赛者和热闹的人群,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我宣布,吃馒头大赛现在开始!” 随着这一声令下,参赛者们迅速伸出手,抓起馒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争分夺秒,都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多吃几个馒头。
周围的观众们把广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欢呼声、加油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