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1章 建立学堂【1 / 1】

玛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十一章 建立学堂

之后他没有再在医学方面发展,而是先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在村里建了一座学堂,聘请了有学识的先生,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他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还利用自己所学的医术,在村里开设了一间医馆,免费为村民们看病,治疗疾病,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村民们的健康。

当然,齐征也没有忘记赚钱,毕竟想要维持学堂和医馆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更何况,他还要让自己的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齐征决定重操旧业,开始酿酒。

他酿的酒,和普通的酒不同,他在酒里加入了一些具有滋补功效的药材,让酒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还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他将自己酿造的酒,命名为“长生酒”。

长生酒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人们的追捧,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争相购买,希望能够喝到这种神奇的酒,以此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长生酒的价格,也被炒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一坛酒,甚至可以卖到上千两白银。

齐征靠着长生酒,赚得盆满钵满,很快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富豪。

没过多久后,齐征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为百姓谋福祉。

“蕙兰,采薇,我想在九湾村,建一座书院。”齐征看着两个妻子,说道。

“建书院?这倒是个好主意。”尹蕙兰笑着说道:“咱们村里的孩子,一直都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如果你能建一座书院,他们就可以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秦采薇也颔首:“相公,我支持你。”

“好,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开始行动吧。”齐征笑着说道。

说干就干,齐征立刻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开始在九湾村,修建书院。

他的举动,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拥护,他们纷纷出力,帮助齐征修建书院。

很快一座崭新的书院,就在九湾村里落成了。

齐征亲自为书院题名,叫做“清源书院”,取自“源清则流清”之意,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人才。

齐征不仅自己亲自授课,他还从各地聘请了许多有学识的先生,来书院任教,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

他的教学方式,也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清源书院的孩子们,都变得聪明好学,积极向上,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清源书院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前来求学,就连一些外地的富家子弟,也慕名而来,想要进入清源书院,学习知识。

这天齐征正在书院里,给孩子们上课,突然一个村民跑了过来:“齐先生,不得了了,城里来了一位大人物,说是要见您!”

齐征心中一动,难道是皇帝又派人来了?

他走出书院,来到了村口,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身穿华服的年轻人。

“不知这位公子,找在下有何贵干?”齐征看着那年轻人,问道。

那年轻人,打量了齐征一番,笑着说道:“你就是齐征?”

齐征:“正是在下,不知公子是?”

年轻人:“在下李白,字太白,乃是一介游方诗人。”

齐征闻言,顿时一惊,李白?字太白?莫非,他就是那个诗仙李白?

李白:“久闻齐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一睹齐先生的风采。”

齐征连忙抱拳,谦虚道:“先生过誉了,在下只不过是一个粗人,当不得先生如此称赞。”

李白:“齐先生何必过谦,先生的事迹,我早已有所耳闻,先生智勇双全,而且还热心公益,造福乡里,实在是令人敬佩。”

齐征:“先生过奖了,在下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李白:“齐先生,不知在下可否入村一观,也好瞻仰瞻仰,齐先生的清源书院?”

齐征连忙答应:“当然可以,先生请!”

齐征将李白,请到了清源书院,带着他参观了书院的各个角落。

李白看到书院里的孩子们,个个都精神抖擞,聪明好学,脸上充满了阳光和自信,顿时赞叹不已:“齐先生,你真是功德无量啊,你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齐征笑着说道:“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所做的,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而已。”

李白:“齐先生,你真是太谦虚了,你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

参观完清源书院,齐征又邀请李白,到自己家里做客,款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近。

齐征:“李先生,不知你这次来九湾村,所为何事?”

李白放下酒杯,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此番前来,是想要向齐先生,求一首诗。”

齐征:“求诗?先生说笑了,在下只不过是一个粗人,哪里会写什么诗?”

李白:“齐先生过谦了,我听说齐先生才华横溢,曾经在颐春楼,写下一首《泊秦淮》,震惊四座,让花魁宋清儿,都为之倾倒,难道此事是假的吗?”

齐征闻言,顿时苦笑一声:“李先生,你说的没错,在下确实曾经写过一首《泊秦淮》,但那也只是,一时兴起,随意之作,当不得先生如此称赞。”

李白:“齐先生,你就不要再谦虚了,在下这次前来,就是想要见识一下,齐先生的才华,还望先生能够成全。”

齐征:“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献丑了。”

他沉吟片刻,看着窗外,随口吟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听到齐征吟出的这首诗,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