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母倒是对沈砚这个名字有点印象,隐约听苏清荷提起过。
“咳咳~”苏母清清嗓子,“小沈啊,快请坐。”
沈砚恭顺地坐下,坐姿端正得像入伍多年的老兵。
“小沈啊,你跟我们清清交往多久了?”
苏母始终觉得这个沈砚很眼熟,先一步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试图验证心中的猜测。
沈砚与苏清荷对视一眼,如实道来:“我们认识六年,交往三年。中间因为误会,分开了三年。现在误会解除了,我们又走到一起。”
苏父听完很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你就是那个外交官?”
沈砚点点头。
早年间,苏父曾偶然听见过苏清荷与沈砚打电话,电话里的内容隐约可以得知,苏清荷的男朋友在外交部工作。
但父母俩旁敲侧击打听了很多次,苏清荷就是不肯将沈砚的情况如实告知。每次都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夫妻俩拗不过女儿,也就不再多问。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兜兜转转还是走到了一起。
苏父觉得,也是两人缘分未尽。
既然如此,那不如早点结婚。反正苏清荷的年纪也不小了。
想到这,苏父顺嘴问了一句:“小沈啊,你多大了?家中都有什么人啊?有兄弟姐妹吗?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啊?”
这一顺,顺得有点多。哒哒哒,像查户口一样。
苏清荷怕沈砚不方便说,连忙打圆场,“爸,您审犯人哪,问那么多。”转头看了一眼沈砚,观察他的脸色。
沈砚的脸上没有一丝不适,反而很耐心地做自我介绍。
“我今年三十二了,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健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体也都很好。我父亲也在体制内工作,我母亲自己做点小生意。”
苏清荷嘴角抽搐,心说你爹妈要是知道你这么介绍他们,会不会把你赶出家门儿?
老两口一听,这可挺好。父亲有退休工资,母亲还有点小买卖。
最重要的,沈砚是独生子,还有个稳定的工作。
作为结婚对象,沈砚的条件算是比较符合他们对未来女婿的标准的,就是年龄大了点儿。
又聊了一些家常,老两口便放过沈砚,钻进厨房专心备菜去了。
做菜的时候,两人交流着对沈砚的印象。
苏父:“模样不错,大高个儿,跟咱闺女很般配。”
苏母点点头,“家世也不错,双职工诶,多稳定。”
苏父咂咂嘴,“哪儿都好,就是这年龄。”
苏母眉毛一横,明显是维护沈砚的语气,“年龄怎么了,大点儿会疼人儿。再说了,只是大四岁又不是十四岁。咱清清今年也二十八了,俩人这年龄要孩子,刚刚好。”
苏父表示认同:“对,是该抓紧了。就咱老家那邻居,王双喜儿家,他儿子比咱清清还小一岁呢,家里孩子都三岁了。”
苏母又转而维护女儿,“跟他们比干啥,咱闺女是演员,哪个演员不是晚婚。
况且,现在也不算晚。趁现在怀,孩子生下来我还能帮着带带。
不是说孩子奶奶是做买卖的嘛,那时间也自由,也能帮着带。”
夫妻俩在厨房对苏清荷与沈砚的婚后生活展开畅想。
客厅内,沈砚正襟危坐。
饶是他见惯了大场面,但作为新女婿第一次上门,还是会很紧张。
苏清荷被沈砚石膏象一样的坐姿逗笑,抬手搭在沈砚的肩膀,故作亲昵:“沈大使怎么紧张了?这可不像你啊。”
沈砚皱眉,揶揄她:“别闹,让叔叔阿姨看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