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那谁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尝试着针灸的时候偷偷往病人身上渡一点点灵力,果然效果奇佳,才扎了一会儿病人就缓解很多。
其实要是用上器灵空间里那些丹药,或者是她全身的灵力,这点病症痊愈不过分分钟的事情。可惜丹药虽多到底有数,她自己那点灵力更是有数,拿来给人治病并不现实。
何况现在的秀娥是一点儿也不敢轻举妄动,之前《赤脚医生手册》的事情让她清楚的意识到,在这里但凡做点儿什么出格的事儿,有的是人会把她的底子扒个干净。
而且她之前出了那么大的风头,那点底子早不知道被人扒了多少回。
她一个农村出身的没上过学的军嫂,能整理出那本书。还可以用书上记载的都是最基础、最简单、最常见的一些疾病,而且上面记载的治疗方法都简单有效,最适合她这种基础薄弱的人使用来解释。
也正是这样一本简单易懂的书,恰好能证明王秀娥同志心系百姓,说明她学习的时候努力用功。而且这是一个学了几年医术的人,只要有心就能整理出来的东西。最多也只是书里内容全面不全面的区别。
可若是遇到痛风和风湿这种千百年来,不管中医西医都治不好的疾病。她一个只学了几年医术的农村军嫂上来就能治好,那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万一那些个专家什么的要来和她学习交流,她也没有把握能用这个小世界的知识给他们说明白,总不能提什么治愈法术和丹药吧。
思量再三,秀娥给这些老人针灸的时候只是用了极少的灵力。效果只是尽量缓解病人身上的痛苦,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不影响生活。
连续出诊了一个月,终于秀娥坐在医院也有人上门治病了,对这种情况她很是满意。
终于把松山岛和周围几个小岛都走了一遍,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虽然针灸缓解疼痛的效果就不错,可那也需要长期坚持才行。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老人来说,他们宁愿在家里忍着,也舍不得隔三差五花一次挂号费来医院找秀娥治病。
了解到这些情况,秀娥直接找上了院长。
“是王医生啊,”院长看着秀娥笑的像个弥勒佛似的,要知道因为这位大名鼎鼎的军嫂,他们医院向上面申请资源的时候可比从前容易得多。所以院长面对着她的时候,从来都是好说话的样子,“今儿过来有什么事儿吗?”
秀娥可不知道院长肚子里的弯弯绕,她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表现出一副直爽的性子。
“院长,”她坐在院长对面,直接说了生活困难老人舍不得挂号费的事情。“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岛上人也不多,我这个中医科干脆免费给岛上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治病。当然,免费也只是我针灸免费。要是需要开药的话,药费还是得花,咱不能凭白消耗国家资源不是。”
院长一听,考虑了几秒钟就觉得这事儿可行。虽说免费治病,可也不耗费医院的资源。同时又能给医院挣个好名声,这妥妥的又是一大功劳!
当然不管是因为秀娥自己,还是因为老丁这个政治部副主任,医院是不敢贪墨这份功劳。不但不敢贪墨,还得找个好时机把秀娥的表现全都报上去才行。
所以秀娥的这个申请,院长几乎马上就拍板同意。
这一举动,让秀娥在军区甚至整个海岛的名声直接更上一层楼。以前遇见人,不是叫秀娥弟妹就是嫂子,要不然还得叫一声一样他娘。
现在呢,不管是不是部队里的人,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喊一句‘王大夫’。
随着秀娥的病人越来越多,她医术高明的事情也被传扬开来。上头又发下来一轮表彰,同时发下来的还有《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的稿费。
奖章秀娥收了,至于稿费全部被秀娥捐给了国家。毕竟一下子好几万块钱,甚至之后还有源源不断的钱到账,在这个年代还是太招眼了些。
“王秀娥同志,请问你真的要把这么一大笔钱捐给国家吗?”
虽然建国前后,一直有不少人打着支援国家建设的名头捐献家产。那些人大多都是些资本家之类的,他们捐家产多半是为了自保。可如今这位王秀娥同志,那出身可是八辈子贫农,丈夫也是农村出身的军官。
可以说他们家哪怕真的收了这笔巨款,虽然打眼却也很安全。毕竟王秀娥在上头大领导那边挂了号,领导对她还是一个劲儿的夸赞。旁人就是对这笔钱眼红,也不敢做什么。
如今这位农村出身的军嫂,看到这么一笔巨款居然没有一点犹豫,直接捐给了国家。那么这位同志,不是觉悟极高就是极其聪慧。总之不管什么原因,那位丁副主任能有这么个老婆真是上辈子积德。
没人知道这位特意上岛的上级领导心里那么多想法,王秀娥这会儿只想着赶紧把这笔钱给处理了才好。
“领导,我确定把这笔还有后续全部稿费全部捐给国家。”她的态度很坚定,一点儿不舍都没有。
“不用跟你们家丁主任商量商量?”领导好似玩笑着问。
“不用商量。”秀娥半点磕巴都没打,“我和我家老丁现在都有工作,我们的工资就足够家里的生活。而我和我们的家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所以这笔钱对我们家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看着会议室另一侧的几位上级领导,还有医院的领导们,秀娥接着表明自己立场。
“而我正是因为了解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才写出了这本能快速培训一大批适合最基层医疗人员的书。我也知道咱们国家才刚成立,正是百废待兴,而我也愿意为我们国家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话一出,会议室顿时掌声一片。
等领导们又一轮表扬过后,秀娥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当然,我对这笔钱的用途还是有点私心的。”不等领导们开口,她就把心里的话给说了出来,“就是我想着不管是培训乡村医生,还是在农村建立卫生所,能不能给我们老家那边一些优先政策。当然如果国家还有其他考虑,我们老家那边晚一点也行的。”
总之意思就是,她这笔钱不管早晚一定要惠及老家的父老乡亲们才行。
这话一出,那几位领导倒是哈哈笑了出来。
为首的那位直接保证,“王秀娥同志放心,这一点我就可以直接给你保证,保证先给你们老家那边拨款。”
这就行了,别的她也不再多求。
好几万块钱一捐,又是大大的功劳。不管是这个偏僻的小岛,还是外头,又让秀娥大大出了回风头。之前还没彻底过去的‘向农村军嫂王翠娥同志学习’的运动,再次掀起了一阵风潮。
接下来就是市里、省里乃至京城的不少军区或者地方的医院,都希望调秀娥过去工作。甚至京城的军区,还答应可以连同老丁一起调过去。
看着蠢蠢欲动的老丁,秀娥赶紧把人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