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父母爱情74【1 / 1】

谁家那谁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接下来孩子们的话,再一次验证了他们的猜测。

“以后我们每星期不能再往家里打电话了。”

“收到包裹和信件,也不能直接送到我们手里。每一个包裹和每一封信,都要先送到一个特殊的单位,然后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而且给我们的包裹和信件,也不一定能送到我们手里。哪怕能送到,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手续和一层层严格的审查。”

“可是信件和包裹经过的程序越多,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爸、吗,以后您们就别给我们寄包裹了。

包括家里人的照片儿,最好也不要再给我们寄。

因为中间不知道要经过许多手续,也不知道其中会不会哪里出现问题。万一有人通过家里的包裹做什么手脚,或者看到家里人的照片泄露什么信息,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

这些话听的秀娥愣愣的,“啊?不能寄了呀。”

“对,任何的包裹和家里人的照片,以后都不能寄。”

努力压下心里那股子酸意,秀娥只好红着眼点头,“那好,以后就不寄了,那能写信不?”

“信可以写,虽然时间会长一些,审查也会更严格一些,早晚总是会送到我们手里的。只是以后,我们可能不太方便回信。”

信都不能收了呀!心里就是一阵的抽疼。

还是老丁握着秀娥的手,说:“好了,我和你们妈都知道了,我们会看着办的。”

眼看着气氛不好,老丁赶紧又说:“幸亏你们妈接到你们要回来的信儿,早提前买了好些个胶卷。咱们就趁着你们在家这几天,多拍一些照片。到时候多的东西不能带,想来一张全家福还是允许的。”

接下来几个孩子也知道妈妈舍不得他们,当然他们也想自己的父母,三个少年赶紧撒娇卖乖的哄着秀娥高兴。

不管心里再怎么着,也得接受现实。干脆接下来几天,秀娥直接跟医院请了假,就在家里陪着孩子。

于是接下来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丁家所有人,甚至带上张大姐那是咔咔一通拍照。

各种各样的全身照、半身照、大头照,还有各种姿势的全家福,和不同组合的合影,秀娥买的整整十卷交卷居然几天就全都拍完了。

剩下两天时间,仨小子自己在家布置了个暗室。还特意叫老丁找到岛上的照相馆,买了冲洗照片的药水和全套的工具。

然后仨孩子简单跟照相馆的师父学了一会儿,就回家动手冲洗照片。结果自然是好的,照片冲洗的很成功。

至于秀娥和老丁,除了各种配合孩子们拍照之外。一个是有空就领着仨儿子在外头各种炫耀,当然按照老丁的说法就是带着孩子们参观一下他们长大的地方。至于秀娥,白天淘换各种吃食,争取在几天里多给孩子们补充一些营养。晚上就缝纫机踩的飞起,加班加点的给孩子做衣裳。

这会儿的时间似乎过的格外快,衣裳才刚做好,就到了孩子们离开时时间。

到了走的那一天,三个少年也是红着眼眶告别父母和只会傻乐的弟弟妹妹。带着沉甸甸的母爱,挥别了家人踏上了属于他们新的征程。

再一次站在码头,这次要目送载着孩子们的船离开,泪水再次止不住的流。

老丁也使劲眨了眨眼睛,揽着秀娥的肩膀安慰,“你放心吧,仨孩子身边的有人保护。他们回来的时候,是我的老首长给安排的警卫员。这回走,他们身边的警卫员都是我亲自挑的,肯定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一听说孩子身边还有警卫员,秀娥的那根神经立马就紧绷起来。

联想之前来他们家那位赵大姐,这会儿也顾不上离别的伤感,只一把抓住老丁的胳膊就压低声音问:“孩子们不是还没进保密项目吗?他们只是大学毕业生,怎么还有危险了,不然平白无故的怎么会给安排警务员?”

一看她这紧张的样子,老丁赶紧再接着安抚,“你放心吧,他们那么小,加上上头也没怎么传他们天才的名声。而且他们接下来要进的项目都是机密,孩子也只跟咱们夫妻两个透露点消息,别人都不知道的。

这也就是咱们都在军区里边,加上我在部队还身处这个位置,才能知道这么点消息。否则换了别人,连亲近的家属都不会透露。

而且你放心,他们到了地方,我这边儿都能收到消息。”

当然为了不叫秀娥担心,老丁没说的是,他收到消息也只是孩子们安全到达的消息。至于其他更多的,就连他都不能再打听。

秀娥能怎么办!也只能叹息着接受现实。

不过为了保密,接下来如果有人打听孩子的事儿,他们两口子统一对外的口径,就是说现在孩子们还在大学里跟着老师学习。

之前就是正常暑假回来探亲。

怎么那么着急走?还不是老师那边儿有个研究项目孩子们很感兴趣,也顾不上在家里多待又跟着老师学习去了。

爱学习?爱学习才能给国家做贡献。

过了这阵子,外头对孩子的好奇也就过了。再没人来打听孩子们的消息。倒是秀娥,自从孩子离家以后,着实又失魂落魄了好一阵子。

幸亏这回家里有张大姐在,不管是带孩子还是干家务,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好歹没让老丁再体会一回啃馒头就咸鸭蛋的生活。

又还好现在家里还有两个小的,正是刚会说话能跑能跳的年纪,很快就又吸引了秀娥的注意力。

当然她关注两个小的的同时,也没忘了三个大儿子。不能寄照片,不能寄包裹,但是书信她还是坚持一个月一封的频率往外寄。

为了不叫人察觉出他们家的变化,甚至该往外寄的包裹也没停。毕竟几年的习惯,突然改了肯定会引人好奇。

也幸好之前为了避免麻烦,他们给孩子们寄包裹都是和给老丁老领导的放在一起。包裹都是先寄到老领导那里,再由那边安排人送到学校孩子们的手里。

所以现在他们只是少了个孩子们的东西,日常的包裹一直没有变化。

甚至老丁每个星期跟京城通话的这个习惯,也刻意的保持了下去。

没办法,既然那些敌特盯上他们家,那么他们之前的习惯那些人肯定已经察觉。短时间内,他们肯定不能有任何变化。

京城那边儿老领导也明白两口子的意思,所以该收的包裹他们也接着收,只是跟老丁的联系更加频繁。

还别说,他们这种护孩子的举动,没想到给老丁带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那就是没两年的时间,军区的老政委退休,而老丁越过曾经的王政委,一跃成为军区的一把手,从副政委直接转了正。

而被老丁压了一头的王政委,(目前也是副职),心有不甘之下干脆想了个法子,带着几乎改头换面的老婆和唯一的儿子调离海岛,去了别的军区。